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新顺十五年,三月初八。

王三在顺天府的皇宫,如往常一样,翻阅文书,只是看了一会儿,他就看到了南洋发上来的:《论先进与落后文明之间的交流必定产生技术大爆炸》。

大体看完,王三的眼睛亮亮的。

这人研究中表示,是他对于落后部落的观察,但也发现本地汉人遗民,也会对本地技术进行吸纳,进而推进了本地整体文明的进步。

可大可小,所以他建议大顺想要在本地长治久安,就必须有意识建构出一套除了同化贵族之下的另一套隐性规制,用来防止这些部落发展过快,产生不可控脱离事件时,朝廷可以动用这一套备胎来获取利益。

王三看完,很赞。

果然,如这文章的作者所言,落后学习先进,先进同样也会学习落后。

或许在后世人看来,种姓制度很落后,但用对地方他就是先进的。

对于一个国家来说,重要的从来不是技术的爆炸与否,而是制度与所出的环境。

大顺的科技发展,是以他王三为核心推进的。

因为王三是穿越者,穿越者可以理解为先进技术载体,与古代人接触之后,只要这个载体掌握一定方向与技术,即九年义务教育不漏网的话,基本上是能完成穿越者本世代或者次世代的技术迭代,更不要说我们进入的是信息时代。或许迭代信息时代很难,但蒸汽时代就很简单了,因为明末的一切技术都到位了,只要推一把,绝对不是问题。

下一个方向是电炁时代,而电炁的认知,从古代就有,有九年义务教育,关于磁电转换的概念还记得话,发电机也不难搞出来。

所以,电炁是花点心思还是搞得出来的。

因此不管是先进文明还是落后文明,只要一接触,观察,就会在最短时间内产生技术爆炸。

这是三体的概念,也是三体之后,欧美科幻被杀死的根由。

当然,所谓文明的先进与落后,其实是生产力与哲思制度的双向作用。

除了落后学习先进,还有先进学习落后的例子,比如五胡乱华之后的隋唐,胡人开化、追平、扩张、融入之后国家就要开始同化其他胡人势力,于是隋唐立刻开始扩张、直到受挫、收缩、最后完成升华。

所以宋代成为封建时代的经济、科技、文化的巅峰,但很可惜,宋代的政治制度,因为受到了唐末影响,锁死了扩张的积极性,这才让宋代的新路线被阻断。

升华之后,应该是重新进入扩张、同化、发展、融合,将文明宽度彻底推出去。

但辽金西夏反哺出来的蒙古,先宋代一步,完成了追平,而且是多范围的扩张跟接触。

哪怕是最后蒙古因为人口劣势与政治制度的因由分化成大元与四大汗国,然后走向最终的被各地区域文明主体所同化。

所以,宋代失去了对先进或者落后文明载体的接触机会,最终慢了蒙古一步,被蒙古所灭。

不过好在蒙古因为人口劣势与制度问题,分裂出了大元这个新的中国载体,但也是因此帮助了中国之外的各方势力快速崛起。

尤其是天方世界的迭代。

随着天方重新崛起,南洋的三佛齐就崩溃了。

原本三佛齐还能坚持,但蒙古西征带来的工匠与技术,帮助天方雄起,并且随着蒙古没落、波斯与突厥继承了蒙古在天方的一切,成为了西方五百年挥之不去的噩梦。

也逼得西方一边学习天方,迭代十字基督,然后探索航线,殖民新大陆的同时,也是对本地部落的消解与同化。

这个时候不管本地部落先进还是落后,西方都没有让本地部落有崛起的机会,因为他们用屠戮的方式直接干掉了对方的载体。

人都没了,还有个屁的文明与进步。

所以,王三看完,觉得写这文章的人是个人才,居然已经发现了大顺对于四方同化方式中的劣化风险。

那就是蛮夷戎狄有可能通过追平的方式,在大顺能掌控的洼地,形成敌对的文明势力。

比如辽、金、西夏、蒙古、满洲,就是中华文明区域的边缘势力,通过追平发展的方式,快速进步,然后进化成巨无霸。

如此,隐形种姓制度,是必要推进的。

在之前的番邦蛮夷的婚配基础上,要在哲思上推进枷锁。

“四书五经?不妥……对了,礼制。”王三站起身,在书架上找了一会儿,取下来一本书。

打开一看,上边写《周礼考》。

王三翻了一会儿,片刻之后合上书,开始泼墨写字,不多时写出了一套完整的《世界大同礼札》:规定世界语:官话。

规定世界字:通字。

规定世界必修课文:大同论。

然后王三将之前留下没有补充完整的三百年规划,全部拿出来梳理了一遍。

三百年内,上可九天揽月,下可五洋捉鳖,世界一体,大同风伦。

写完这一套规划,王三让人送去刊印。

半个月之后,群臣手里有一沓书。

第一个一百年,一匡世界,统一寰宇。

第二个一百年,弥合差距,协调发展。

第三个一百年,踏足太空,游迹深海。

看完这一套书,群臣就感觉眼前有一张大饼放着,然后他们都吃饱了。

解决了文化上的差错,就能开始协调世界发展,一起迭代升华。

所以第一个一百年,从原本的简单的国民发展,开始转向扩张与发展兼顾,用扩张所带来的荣耀感,洗涤掉传统的国民存有的安土重迁思维。

也就是从传统小农,朝着工业化进步。

至于之前那个学者提出的隐性种姓制度,并不需要写出来或者提及,因为在更加宏大的宏愿、规划面前,不能跟上国家步伐的人,自然会掉落成为二等人。

这并不是人为分化,而是文明升华过程之中必然发生的结果。前一百年的扩张,必然会导致资源倾斜出现偏颇。

所以,总会有人分不到足够养活家人的资源。

任何时候,任何地点,任何族群,都会产生分化,这种分化是潜移默化,悄无声息的。

用一句话来说,就是生产力覆盖不了国人生活所需,所以必然产生这种问题。

但那个是后世那个世界被瓜分的时代,而这个时代,棋手是中国。

所以,遭殃的只会是那些蛮夷戎狄。

他们除了融入之外,就是接受大顺扩张所带来的影响,或生或死,别无选择。

并且还不会留下种姓隐患。

一举多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