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大明:我只想做一个小县令啊 > 第720章 认罪赃孝孺谈百姓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收到苏谨在江南‘胡闹’的消息,朱棣面露苦笑将奏报搁下,忍不住摇头:“也不知谨弟图个啥?”

大部分时候,苏谨在朱棣眼中,都是多智近妖的一个人。

但就是不知什么时候,他就会失控,‘孩子气’大冒,搞出这种无伤大雅的玩笑。

哦,也不能说无伤大雅。

至少现在,朝中的那些官员都快翻了天了。

尽管这些都是犯官,但那也是朝廷要员,读着圣贤书长大的,怎能受如此羞辱?

斯文扫地,斯文扫地啊!

果不其然,弹劾苏谨的奏疏如雪片一样飞到朱棣案台上,拦都拦不住。

这次就连李仕鲁都有些看不下去,选择默不作声。

他这个都察院老大,对属下弹劾苏谨的事,就当看不见。

接连几日,就连正事都快议不下去了。

只要一上朝,几乎只有一个主题——让苏谨赶紧滚回来,削职、罚俸、道歉!

但朱棣统统选择看不见,奏疏全部留中不发。

他心里很清楚。

这些官员为什么弹劾苏谨?

因为怕。

兔死狐悲。

他们怕自己有一天,也会因为犯事而被如此折磨。

到了那个时候,恐怕就算陛下饶了自己的命,也没脸活下去。

可这一切,不就是朱棣要的吗?

就连姚广孝也不得不承认,苏谨的这些小损招,还挺好使。

杀头固然令人惊惧,但社死有时更令人恐怖。

因为恐惧,就会忌惮,只要忌惮,就好管理。

黑衣丞相这些日子,更是养成了每日看报的习惯,

他就想看看苏谨在江南又作了什么妖,引为一乐。

别看朱棣在早朝的时候,因为大臣嘈乱弹劾苏谨心烦。

但只要一下了朝,那嘴角压都压不住,都快要裂开了。

这日,刚刚打发走了任亨泰和李仕鲁,朱棣悄悄松了口气。

“大师,你说古雍和宗孔怎么就不能体会朕和谨弟的苦心呢?”

姚广孝笑道:“二位大人是读书人出身,自然不愿见到读书人受苦,可惩可罚,却不可辱。”

“哼,读书人?朕最烦的便是这些读书人!仗义每多屠狗辈,无情最是读书人!”

“你看看这次谨弟破的大案,那害民虐民的,可不正是这些读书人吗!”

“也不能这么说。”

姚广孝想了想:“我记得苏大人提过,这是人的贪欲、本能所致,与读不读书关系其实不大。”

“哼,朕瞧这些人就是书读多了,就自觉自己高人一等,不顾百姓的死活!”

“书,都他娘的读到狗肚子里去了!”

姚广孝无言。

他自己有时候也搞不清楚,人,该如何度化?

儒教人拿起,佛教人放下。

可拿起后,又如何舍得放下?

倒不如苏谨说的,管他拿起还是放下,不听话的老子统统拿下!

“皇爷,方先生来了。”

黄俨躬身站在御书房门口,低声说道。

“哦?让他进来吧。”

得到朱棣首肯,方孝儒信步走入御书房。

“草民方孝儒,见过陛下。”

平日里,朱棣召见他的时候,虽谈不上有多尊崇,但至少态度还算客气。

但今日只是微微抬眸扫了他一眼,就不再说话。

一时间,御书房的气氛陷入诡异的冰点。

方孝儒来之前,似乎已经猜到了什么。

等了半天,见朱棣都不说话,他选择自己先开口:

“不知陛下今日招草民前来,是有何事?可是有什么古籍需要释言的吗?”

朱棣微微抬头看他一眼,默默叹息。

方孝儒此人,为官虽有大害,但却不得不承认,在做学问上,可为大才。

他不也曾止一次起过招揽的心思,但最后却都选择了放弃。

其心不正,能力愈大,破坏愈大。

朱允炆不就是个活生生的例子吗?

用谨弟的话说,明明一把天胡开局的好牌,却因为这些蠢驴木马的掺和,生生打成了诈胡!

其之蠢,令人好笑又好气。

若真的只是闹了场笑话也就罢了,最多丢个人。

他老朱家乞丐出身,也不怕什么丢不丢面子的。

但就是因为他们的胡来,导致无数百姓流离失所,更是害死了自己的老弟。

也是因为他们为了争权夺利的纵容,才有了江南官场,这年贪万万两白银的滔天赃案,这就不能忍了!

今日召方孝儒来见,其实朱棣也没下定决心,决定再和他谈一谈。

“方孝儒。”

朱棣也没耐心再称什么‘先生’,索性开门见山。

将手中电报译变的账册递给他:“这账册,你眼熟吗?”

本以为方孝儒会装傻充愣,至少也得高呼几声冤枉。

哪知他却坦然点头:“认得,乃是江南数省的账目。”

“你认了?”

朱棣被打了个措手不及,情绪都不连贯了。

“不错,是草民做的,也没什么不敢认、不能认的。”

“你认了便好。”

朱棣哼了一声:“贪墨了如此多的银子,心中惭愧吗?”

方孝儒笑笑:“不惭愧。”

“呵,你倒是坦然。”

朱棣冷漠扫过他的头顶:“抬起头来,朕倒想知道,尔缘何不惭愧?”

“那可是近万万两白银!你可知这些银子能活多少百姓!”

方孝儒抬头,坦然与朱棣对视:“秦王失鼎,天下共逐之。”

“什么意思?”

方孝儒微微一笑:“民,乃国之基业不假,但治理这偌大一个国家的,靠的还是我们这些读书人。”

“陛下虽夺天下这口大鼎,但烹火煮肉之人,不也还是咱们这些读书人吗?”

“所谓百姓,不过是鼎内的肉汤罢了,可用,但不可重,否则岂不是阴阳颠倒,大厦不复?”

“简直一派胡言!”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江水不在,舟翻人倾!”

“哈哈哈哈哈!”

方孝儒嗤笑:“你我都知道,这不过是说给您听的‘金玉良言’罢了,再说,何谓‘百姓’?”

“百姓是自古传下来的名门望族,是这天下的基业,不是那些蝇营狗苟的升斗草民!”

“我拿这钱,是为了自己吗?”

方孝儒自觉心中坦荡,无不可说:

“我拿这钱,是用来修善书院,为那些读不起书的士子予一份餐食,一张书桌罢了!”

“说到底,我是为了陛下您的大明,在培养治国的人才!”

“如此,老朽又有何好愧疚?”

“说得好,说得好啊。”

朱棣都忍不住为他的无耻鼓掌:

“说什么为国培养人才!你不过是为了培养你们士族的读书人罢了,又关大明什么事?”

“既然是为了读书人,怎么不把钱拿出来,上缴国库,用来修建书院?”

“说到底,尔不过为了一己私欲!”

闻言,方孝儒沉默。

良久后才缓缓开口:“铁打的士族,流水的王朝,千年以来一向如此,又有何可说?”

“承认便好!”

朱棣愤然起身:“可你当真以为,你们这些士族,真的是‘铁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