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满殇 > 第94章 妈妈偏心!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段文君做的都是家常便饭,简单却营养又健康。

熬的五谷稀饭,自己蒸的馒头,白水煮鸡蛋,一个凉拌黄瓜,一盘酸辣土豆丝,一盘面皮,还有一盘蒸红薯。

颜色搭配的很好,味道调的也好,有干的有汤的,色香味俱全,吃起来很滋润。

“这都是我们这边的家常便饭,不知道你能不能吃的习惯?”

段文君坐在一边,看着他们两个吃,自己只吃了一个鸡蛋。

“阿姨,您做的饭菜很好吃。”

蓝桉喝了一碗稀饭,又吃了一个馒头,尝了几口凉拌黄瓜,感觉确实都很不错。

稀饭熬的浓香,馒头劲道,凉菜爽口,这是在外面饭店里吃不到的味道。

这是家的味道,蓝桉已经很久都没吃过家里做的饭菜了。

蓝桉的爸爸喜欢厨艺,以前有空的时候还会经常给他们做饭,他做的最好吃的一道菜就是东坡肉,肉块大,炖的却很烂,肥而不腻,大人小孩都喜欢吃。

后来他越来越忙了就很少做,再后来,爸妈离婚了,蓝桉就再也没有吃过家里做的饭菜。

在蓝桉印象里,妈妈很少做饭,几乎从来不进厨房。

她偶尔会做一次饭,也是煮一碗挂面,炒一个西红柿鸡蛋,面里下几个绿叶子菜就算好了。

要说搭配,还行。

要说营养,也还说的过去。

可是总吃这个,时间久了也会烦的。

蓝桉已经记不起来家里的饭菜到底是什么味道了,真的好久好久都没吃过了。

如今,看着萨满妈妈亲自做的这些家常便饭,蓝桉却觉得比他吃过的那些山珍海味都要好吃千倍万倍。

“好吃你就多吃点。”

段文君又把盘子往蓝桉面前推了推,拿起一根红薯递给他。

“谢谢阿姨,我自己来。”

蓝桉笑着接过红薯,慢慢的撕开外面薄薄的一层皮。

“这个红薯是小满姥姥自己种的,你也尝尝。”

段文君笑着说完,又喝了一口稀饭。

“妈,红薯是姥姥自己种的?甜不甜?我也要一个!”

萨满边喝稀饭边伸出手,看着妈妈。

“自己拿!”

段文君拍了拍萨满的手,笑着就是不给她拿。

“妈,我也要吃红薯!”

萨满又伸出手看着妈妈。

“这孩子!多大了?也不怕你同学笑话!”

段文君说着,拿起一个红薯,却没有给她,而是自己拿在手里慢慢撕开皮。

“妈妈偏心!”

萨满放下碗,再次伸手往红薯盘里伸过去。

看来,还得自己动手,才能丰衣足食!

妈妈也太偏心了吧?明明自己才是她的亲女儿!

萨满暗想着,不觉偷偷瞟一眼蓝桉。

他正慢条斯理的撕着红薯皮,一个红薯都快被他剥光了,可是他还一口都没吃。

“来,吃吧!”

段文君和蓝桉同时伸出了手,两个人手里都拿着刚撕好皮的红薯。

萨满大眼瞪小眼,抬头,看看妈妈,再看看蓝桉,然后笑嘻嘻的接过妈妈手里的红薯。

“谢谢妈妈,我就知道还是妈妈最好了!”

萨满拉着妈妈的胳膊,把头靠在她肩头,一脸满足。

“也谢谢你,你吃吧!这可是我姥姥亲自种的,尝尝看怎么样?”

萨满咬一口红薯,感叹道:“嗯,姥姥还真是厉害,种的红薯比外面买的甜,好吃!”

“确实不错,很甜。”

蓝桉看着她,也咬了一口。

“小满,妈妈一会儿要去诊所,今天还有几个病人,都是昨天约好的,你们先吃,吃完了休息一下,下午没事带你同学出去转转。”

段文君吃的差不多,先离开餐桌,等她收拾妥当,又来到餐厅,继续给萨满交代。

“中午妈妈给你们做米饭,米饭已经准备好了,菜和肉也都准备好了,中午回来一炒就可以了。”

她又不放心的一一给萨满交代,说完,又给蓝桉笑着说。

“你们都折腾一天了,吃完饭在家先休息休息,下午让小满再带你出去转转,阿姨还有点事就先走了啊!”

“谢谢阿姨,您忙你的,不用管我们。”

蓝桉连忙起身,目送着段文君出门。

“妈,外面路上都结冰了,很滑,你还是坐车吧,别骑车了。”

萨满追着妈妈到门口,给她提醒。

“知道了,这几天下雪,妈妈都是坐的公交,没骑车,放心吧!”

段文君摸了摸女儿的头,露出了笑容。

女儿长大了,再也不是以前那个天天跟在她屁股后面哭着的小丫头了,也不再调皮捣蛋了。

萨满小的时候可粘人了,谁都不要,就天天粘着妈妈不放,妈妈去哪她跟到哪里,妈妈上厕所,她都要站在卫生间门口等着。

一晃女儿都这么大了,小时候那么调皮,让人头疼,没想到现在长的这么好看,还这么懂事,也知道好好学习,竟然还考上了那么好的大学。

真是女大十八变,越变越好看,以前的假小子现在也变成了一个亭亭玉立的大姑娘,不知道将来便宜了哪家的小子?

萨满知道妈妈坐公交车去,放心了一些,她知道妈妈骑车水平不咋样,这样的路况骑车真的很让人担心。

以前爸爸在的时候,他们出门都懒得走路,他们去哪里都是爸爸开车接送,爸爸就是他们全家的专用司机。

妈妈以前连个自行车都不会骑,像个大小姐一样养尊处优,爸爸走哪,妈妈就走哪,他们每天一起出门去诊所,晚上一起回家。

他们的诊所在镇上开着,可是他们的家在县城,每次去诊所开车需要20多分钟,坐公交大概40多分钟,如果走路的话,至少需要一个半小时。

爸爸走后,妈妈每天去诊所就比较麻烦了,再也没有那么方便了。

她不可能每天都来回走路吧?坐公交也不实惠,没节省多少时间,钱也不少花。

关键是县城的公交,它和城市公交不一样,车次没有那么频繁,一般每隔20分钟才有一趟,而且一趟最少需要2块钱,还有的车一次3块钱。

没办法,妈妈学会了骑电动车,天天坐公交跑来回太不方便,也太花钱了。

其实,他们诊所最早是在老家南寨村里开着,用的是家里的房子,爸爸医术好,收费低,病人很多,口碑很好。

后来爸爸在梓潼县城买了现在这套房子,他们都搬了出来,诊所也从村里搬了出来,在南庄镇上重新开了起来。

这诊所是爸爸妈妈一手创建起来的,因为爸爸医术精湛,口碑一直都很好,虽然搬了新地方,病人还是一如既往的多。

以前,诊所一个月可以净挣二三万,主要都是靠爸爸。

他的中医水平很高,在整个梓潼县很难找到第二个再像他那样的人。

他是自学成才,后来才有机会上了卫校,正儿八经又系统的学了一回理论知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他才能那么出类拔萃。

他的中医水平在整个梓潼县都是出名的,很多人都是慕名而来。

一传十,十传百,人越来越多,有时候忙的都顾不上吃饭。

爸爸走后,收入大幅减少,妈妈把几个雇来的护士都辞了,只留下一个人帮忙,现在一个月诊所的净收入只有五千多。

日子虽然艰难,可是慢慢的,他们也都熬过来了。

生活就是这样,不会让你永远一帆风顺,也不会让你一直坎坷。

先苦后甜,还是先甜后苦,它总要让你尝遍各种滋味,才善罢甘休。

有黑夜,就会有黎明。

有风雨,就会有彩虹。

冬天过去了,春天还会远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