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北汉风云录 > 第289章 万人规模的大会战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兴汉镇对于新甘州城的定位是一座商业和文化之城。

商业方面,这个时期正处于玉石之路的末期和丝绸之路的初期,中西商业交流频繁,在商业繁盛时期,每年通过丝绸之路输出的丝绸达百万匹。

即便是每匹收益一千钱,这条丝绸之路每年也会为大汉政府赚取到十亿钱的利润,这也是为什么维持西域驻军需要花很多钱,但是无论是哪个汉朝皇帝,都从不放弃的主要原因。

除了丝绸之外,从民间征收到的海量丝绢等实物税,都会通过官方控制的交易,转化成更加值钱的香料、玉石或者是金银铜等贵重金属。

因为海量的交易,同时也促成了这条道路上城邦文明的繁盛,在全盛时期,出玉门关之后,沿途经过的城邦国家有十数个,这些城邦国家,只是为途经的客商提供服务,就能够维持城邦的基本运转,可见这个时期丝路的繁盛。

到了新朝之后,因为土地兼并等原因,加上对西域地区控制力降低,这才导致了商路断绝,往来客商稀疏,最终造成了新朝财政的入不敷出。

兴汉镇善待西来客商,在济民垦区大力发展农桑的原因也正在于此,按照兴汉镇的规划,以济民垦区的气候来看,一亩地保守也能生产三千斤桑叶,按照三十斤桑叶生产一斤蚕丝的比例来计算,每亩桑田能出产丝绸二十匹。

济民垦区先期发展的五十万亩桑蚕,能出产近千万匹丝绸,在工业化生产模式下,五十万亩蚕桑可以产生约百亿钱的利润。

也就是说,若是维持这条商道的正常运行,仅仅只是丝绸一项,每年就能为兴汉镇赚取到百亿钱的利润,而在大汉极盛时期,岁入也不过六十亿钱而已。

还有兴汉镇的玻璃器、瓷器、各式出版物,这些都会为兴汉镇带来可观的利润,这也是为什么兴汉镇在初步解决了人口问题之后,战略重心向西、向北发展的主要因素。

在文化方面,因为儒家文化的内敛,西来的商业交流,同时也会带来西方文化的逐步渗透,若是能够在甘州地区形成一个文化交流的中心,凭借着远远领先于时代的文化产品,必将会对西来文化进行有效的狙击。

既然兴汉镇对于甘州城的定位是商业和文化,那甘州必然就会成为一处大规模的人口聚集地,作为弱水上游的甘州,土地广袤,气候多样,产出丰富,尤其是发源于祁连山的弱水河,为城市的发展提供源源不绝的水源。

作为荒漠地区最不缺水的绿洲城市,即便是在后世那个缺水的时代,甘州也从未出现过水资源的匮乏,这也是兴汉镇着力发展甘州的重要考量。

河西五城,金城位置过于靠南,凉州仅仅凭借石羊河,发展潜力有限,而肃州和沙州的党河和疏勒河,生态环境又过于脆弱,只有甘州,既有连通南北东西的便利,又有资源丰富的优势条件,具备了成为区域大城的一切先决因素。

随着兴汉镇行政机构的完善,甘州新城的营建,在老白带队抵达之后,就马上运营了起来,老白先是发出了甘州的人员募集令。

在募集令当中,凡是曾经甘州城营建的工匠,即便是普通的力工,每日的薪资也达到了惊人的二十钱之多,在人均收入普遍不超过十钱的时代,这的的确确算得上是高薪了。

从兴汉镇取得甘州之后,就开始的大规模钱行动,也在春耕之后达到了顶峰,高薪无与伦比的吸引力,立即就吸引到了来自附近凉州和肃州的劳动人口。

在去年的兴汉镇道路大建设当中,一些来自凉州和肃州的劳动人口,就已经得到了第一波红利,而今,随着东西商队把甘州用工的消息散播开之后,大量的人口就朝着甘州汇聚而来。

除了凉州和肃州之外,位于祁连山山南的羌人各部,都派出了自己的奴工队,这些奴工百人队,都是伏我这个牛头羌的首领,组织从山南买来的人口。

在与甘州的集体用工协议当中,伏我承诺在完成今年的用工之后,将会还这些奴工以自由之身。伏我之所以会如此慷慨,最关键的还是伏我从与兴汉镇的交易当中,获取到的巨额利润。

一个最低级的奴工,日薪二十钱,一百人每天就是两万钱,在十个月的施工工期当中,一支百人队,将会为伏我带去二百万钱的利润。

这些从山南买到的奴工,伏我为之付出的,不过是每人不到三百钱的成本而已,而且在集体薪水的支付上,兴汉镇将会采取钱货两种支付方式,伏我还能从中再赚一波。

本来在兴汉镇来到甘州之后,从最开始的兵败之后,伏我已经决定就此偃旗息鼓,但是在经过半年的商贸之后,牛头羌已经成为了山羌当中经济实力最为雄厚的部落。

雄心勃勃的伏我,组织了近百支商队,其足迹遍布山南各地,最远甚至到达了蜀地,这些商队为伏我带来了更加巨大的利润,同时也交易到了数之不尽的奴隶人口。

伏我和山羌的一些部落头人,已经在山外置办了宅第,不但子女都在兴汉镇的学堂读书,就连他们本人,也逐渐喜欢上了甘州的便利生活。

“长史大人,经过半月的募工,现有在册工匠八千人了。”

“哦,募工不要停,而且要多多鼓励工匠来新甘州做工、居住和生活。”

刚刚完成了沿河工坊巡视,回到州牧府驻地的老白,马上就此发布了命令。

“凡外地来甘州做工、居住和生活的人口,我们会给予各项扶持,民事那里,要尽快拿出具体的方案出来,在施工期间要多多宣传。”

“是,长史大人。”

老甘州城不过近千户居民而已,而尚处于图纸上的新甘州,兴汉镇的规划是当年上万户,三年内要形成一个常住人口十万人以上的城市。

没有人口,规划再好的城市,也不过是空心城市而已,而这一批工匠,既然愿意来甘州做工,兴汉镇绝对不会让建设者成为候鸟。

在老白的初步计划当中,随着各个工坊的完工,将会不断从施工工匠当中招募正式的职工,而正式职工无论是待遇还是各个方面,都会强上普通工匠不少。

一名正式的职工,只是凭借着薪水,就能轻松养活一家人,只有这样的劳动收入,才能够吸引到大量的人口来甘州定居和生活。

也只有这样规模的人口,才能支持起后续的发展,为此,兴汉镇甚至不惜当起了人口贩子,那些伏我等山羌部的奴工队,就是双方共同合作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