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花开彼岸,晴若无殇 > 第132章 太后寿辰(上)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一路上,众人的脑海里仍不断浮现着昨晚那场烟火带来的震撼画面,心中满是期待。幸运的是,明天同一时间,这里将会举行另一场相同的彩排,意味着他们有机会再次目睹如此壮观的景象。如果再加上寿宴当天,那么总共可以欣赏到三次这样的盛景。

次日,同样的地点、同样的区域,甚至连酒水瓜果都与昨日如出一辙。自然而然,表演节目也是毫无二致。然而,这丝毫不影响姑娘们观赏的兴致,她们依旧像昨天那样满心欢喜。

当李琴的演奏结束后,象征着太后五十大寿的孔明灯纷纷升上夜空,紧接着便是众人期盼已久的最美丽烟火——\"天火流星\"。正当人们沉浸在美好氛围之中时,吴晴伸出手,天空竟然再度下起雨来,而且时间点与昨日惊人地一致。

相较于昨日,今日的雨势稍大一些,但仍然不足以让人全身湿透。雨水滴落在地面上,只有一丝积水,倒是给这个热闹的夜晚增添了一丝清凉之感。

吴晴远远地就注意到了少司命今日同样站立于广场之中。

他凝视着少司命缓缓伸出手,仿佛正在触摸雨水带来的清凉之感。随后,他抬起头来,用与昨日吴晴一般无二的神情仰望天际。

吴晴心中了然:原来少司命亦对此深感好奇——为何在这不似降雨之天象下,却有雨水落下?

待夜幕降临,彩排结束之后,吴晴嘱咐冷弃护送诸位姑娘先行返回歇息之处。起初冷弃执意不肯,但当见到陈瑞林已现身宫外静候时,方才不情不愿地点头应承下来。

而吴晴,则独自留在皇城内等待少司命完成事务走出宫门。

待人都走后,陈瑞林小心翼翼地靠近吴晴,将嘴巴贴近她的耳朵,压低声音轻轻诉说着什么。原来,他正在向吴晴汇报一些重要的情况。

没过多久,少司命就从皇城里走了出来。当他看到吴晴站在那里时,脚步不由自主地加快了一些,迅速走到了吴晴面前。

\"今日这场雨,几乎与昨日一样准时。\"吴晴语气轻柔地说道。

少司命点了点头,回应道:\"昨天你提到这件事后,我也特意去询问过其他人,他们的确都感受到了降雨。所以我今天专门来到这里观察一下,没想到真的又下起了雨。\"

吴晴抬头看了看天空,发现此刻的天色并没有要下雨的迹象。

尽管心中有些疑惑,但她并没有立刻意识到有什么不妥之处。毕竟自然界的变化常常让人难以捉摸,也许只是一个巧合呢。

“我查出了一些东西。”吴晴毫不拐弯抹角地对少司命说道。

“查到了什么?”少司命迫不及待地追问。

吴晴回答道:“我让陈瑞林去调查了一些事情,他刚跟我汇报过。”接着,她又瞄了一眼少司命,继续说道:“关于火药,其实还有另一种获取途径。”

“是什么方法?”少司命赶紧问。

“购买!”吴晴吐出这两个字。

“购买?”少司命满脸狐疑,显然无法接受这个答案,“这不可能!火药可是明令禁止买卖的……哪有可能买得到啊!”

然而,就在这时,少司命的脸色突然变得僵硬,像是突然想起了什么似的……

“你是说……烟花?”他瞪大了眼睛,难以置信地脱口而出。

看到少司命终于回过神来,吴晴开口道:“你总算是意识到了啊!陈瑞林调查发现,近年来每逢节日,总会有人大量采购烟花爆竹。我仔细算了一下,如果把所有火药提炼出来,那可不是一个小数目。经过深入追查,原来是荣亲王府的人在大肆购买这些东西。而且,如果再加上这些火药,然后从制造‘天火流星’的火药里扣除一部分,那么就足以摧毁整条地道了。”

少司命静静地聆听完后,对吴晴道了一声谢,便赶忙离开。现在的他更需要时间。

将事情告诉完少司命后,吴晴便让陈瑞林推着自己离开。

第二日清晨,天色微亮,吴晴还沉浸在梦乡之中,就被巧珍轻声唤醒。她手脚麻利地将那件吴晴总共也没穿过几次的华丽朝服取来,小心翼翼地替吴晴穿戴整齐。

此时,马车早已准备妥当,陈瑞林正负手而立,静静地站在车旁等待。今日的他身着一袭庄重的官服,这并非平日里所穿的京畿处飞鱼服,而是符合其品阶的正式礼服。毕竟,在北国太后的寿宴这样的重要场合,穿着京畿处的飞鱼服难免显得过于张扬夺目。

待吴晴登上马车后,车夫挥动马鞭,马车缓缓启动。它首先驶向使团驻地,与其他成员会合。随后,这支队伍将一同作为北国的代表,踏入皇宫之门。

今天是北国太后寿辰。整个北国都处在一片祥和喜庆的氛围中。

皇城外,阳光明媚,微风拂面。各位王公大臣们身着华丽的朝服,按照各自的品级秩序井然地站在皇城门口,每个人都带着精心准备的寿礼,脸上洋溢着恭敬和期待之情。

其中,南国使团显得格外引人注目。他们整齐划一地排成一列,队列前方高举着南国国旗,旗帜随风飘扬,彰显出国家的威严与荣耀。由于这次访问事关两国邦交,南国使团得到了特殊待遇,被安排在较为靠前的位置等待。

没过多久,皇城门口的安检工作开始有条不紊地进行着。侍卫们仔细检查着每个进入者携带的物品,确保安全无虞。南国使团因为身份特殊,所以专门为他们安排了人员进行安检。

进入北国皇宫后,眼前展现出一片宏伟壮观的景象。金碧辉煌的宫殿群错落有致地分布在广阔的庭院内,气势磅礴令人叹为观止。红墙黄瓦、雕梁画栋,处处透露出皇家的尊贵与奢华。

在这北国权力的核心所在地,南国使团成员们饶是都是见过大世面的人物,心中也不禁为之震撼。

在主事太监恭敬而严肃地引领下,南国使团成员们穿过一层层华丽的宫殿和廊道,最终被带到了庄严肃穆的大殿之前。

这座大殿气势恢宏,殿内金碧辉煌,雕梁画栋,彰显着无尽的威严与尊贵饶是南国使团都是见过大场面的,但是在这大殿前自带的威严中,居然还都有了一丝敬畏之心。

就连一向没个正行的陈瑞林,居然也有些恭敬的感觉。

包括吴晴在内的所有人都感受到了一种沉重的压抑感。

他不禁抬起头来,目光落在了大殿之上。经过一番仔细观察,他终于意识到问题所在:整个大殿的布局、墙上的绘图以及那些纯金的装饰品,表面上看起来毫无关联,随意摆放,但实际上却蕴含着深意。它们相互呼应,共同构成了一个精妙的阵法。而这个阵法,再加上宫殿所处的方位,营造出一种令人心神不宁、心生恐惧的氛围。

长时间处于这种环境之下,恐怕即使是使团中那些心志坚定的人也会大汗淋漓,而那些心智不够稳定的人甚至可能会头晕目眩,昏倒在地。然而,当吴晴将目光转向北国的大臣们时,却发现他们似乎并未受到丝毫影响。

吴晴微微皱起眉头,嗅了嗅周围空气中的气息,突然间恍然大悟。原来,每一位北国的大臣身上都散发着一丝丝淡淡的薄荷清香。吴晴暗自揣测,这些大臣之所以能够免受阵法影响,一方面可能是因为他们每日上朝,对这里的一切已经非常熟悉;另一方面,则很有可能是他们随身携带了薄荷,以此来抵御心智被迷惑的风险。

这显然就是想要看到南国使团有人会在这个大殿之上直接晕厥过去,成为众人眼中的笑柄啊!

吴晴当然不能够让这样的事情发生。 他下意识地伸手去摸自己的衣袖,原本是打算施展出自己最为擅长的银针渡穴之法,好帮助这些人缓解一下身体不适的状况。谁曾想,这一摸却是什么都没有摸到,整个袖子里面空空如也。直到这时,他才猛然想起来,这里可是北国的皇宫内院,为了避免引起一些不必要的麻烦,他早就把平日里随身携带的那些尖锐锋利之物统统留在了学宫里。不仅如此,就连她坐着的轮椅以及手中拿着的折扇,也都被换成了再寻常不过的样式。

吴晴苦笑着摇了摇头,心中暗自叹息。事到如今,也只能另想他法了。于是乎, 他只得装作若无其事的模样,与周围的诸位大臣们闲谈聊天起来。而趁着大家不备的时候,则不动声色地拿起手中的折扇,借着打招呼的动作,巧妙地敲打在那些南国使者们的后背上。表面上看起来似乎只是一种礼貌性的问候,但实际上,她却是在用折扇敲击对方身上的穴道,以此来确保他们能够保持头脑清醒、心神安宁。也在如此轻描淡写间化解了使团的一次潜在危机。

大约过去了一盏茶时分左右。一名御前小太监快步走来,轻声告知诸位大臣,让他们稍作准备,因为太后即将驾临此地。

没过多久,只听得一阵高亢嘹亮的通报声:“太后驾到!”这声音响彻整个宫殿,余音绕梁不绝于耳。闻声,在场所有大臣纷纷跪地行礼,并齐声高呼道:“太后千岁千岁千千岁!”其声如洪钟大吕般震耳欲聋。

此时此刻,吴晴坐在轮椅之中,静静地聆听着周围的一切动静。从刚才那声高亢激昂的呼喊声中, 他敏锐地察觉到这位传话的太监竟然身负不俗的修为实力。

紧接着,在一群宫女和太监们的簇拥之下,太后面带威严、仪态端庄地缓缓步入殿内。她一边走着,目光却始终没有离开过坐在轮椅上的吴晴身上,仿佛对他充满了好奇与关注之意。而太后所经之处,众大臣皆低头不敢仰视,以示敬畏之情。

最后,太后终于来到了大殿中央的高台上,在贴身太监的小心搀扶下落座。自始至终,她的视线都未曾移开,一直紧盯着下方的吴晴,眼中闪烁着复杂难明的光芒。

落座之后的太后缓缓地收回了注视着吴晴的目光。她端坐着,挺直了背脊,散发出一种令人敬畏的气势。随后,她用那低沉而富有威严的嗓音说道:\"众爱卿平身。\"

随着这句话出口,朝堂之上的众人纷纷起身,动作整齐划一,显示出对太后的敬重之意。

一切都按照既定的流程有序地进行着。在北国礼部官员的主持下,首先开始诵读北国太后的丰功伟绩。他们声情并茂地讲述着太后的种种善行和伟大成就,每一个字都充满了敬意与赞美。接着便是一连串呜呼哀哉的词汇,表达着对太后的生辰的庆祝之情。这些话语无非是强调北国有太后这样德高望重之人乃是上天庇佑,祝愿北国能够长治久安、千秋万代。

或许是因为南国使团在场,那些过于激进、暗示一统天下的词句并没有被提及。然而,这番冗长的诵读持续了足足半个时辰之久。吴晴静静地坐在轮椅上,起初还能保持专注,但渐渐地,困意袭来,让他不禁打起了哈欠。尽管努力想要保持清醒,但眼皮还是越来越沉重,仿佛随时都会合上。

在诵读完之后,一场盛大而庄重的献礼仪式便拉开了帷幕。只见王公贵族们身着华丽的服饰,面容庄严肃穆;六部官员们则整齐地列成一排,手持珍贵的礼品;而来自其他各州府的官员们也纷纷献上了别具特色的贺礼。

对于北国的各大官员来说,这无疑是他们最为看重的时刻。他们心怀期待,迫切希望自己精心准备的礼物能够得到太后的青睐与赞赏。因为这不仅关乎个人的颜面,更关系到未来仕途的发展。所以,每个官员都竭尽全力,力求将最好的一面展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