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实际上,还在我大汉控制之下的凉州,满打满算不过州治所在的汉阳郡,临近汉中和扶风的武都郡,外加战略防御重地的陇西郡。”
宜阳文学院的藏书楼中,刘景坐在上位,看着郭嘉和戏志才,分析局势。
郭嘉话刚说完,戏志才便接着好友的话说道:“武都郡和汉阳郡,目前还在朝廷王化之下。”
“陇西虽被攻破,但也有郡中官吏镇守,按奉孝所言,可算作其一。”
“安定郡轻视多变,起起伏伏,在郡治迁往临泾之后,虽然有大量羌族部落残留,姑且也算是重归我汉家统帅,说是四郡稍显勉强,但是倒也不差。”
刘景二话不说,只管点头。
...
“不过大王 也不能小觑了凉州群雄,要知道在凉州,我汉人百姓不过十之一二,往大了说,也就四十来万人。”
“凉州虽然世家豪门不多,但是羌人、胡人、匈奴人,地方豪强,马匪旱贼,陇右叛军,各方势力犬牙交错,情势繁杂,难以理顺。”
郭嘉看到刘景对凉州群雄一副并不是很重视的模样,还是劝谏道。
戏志才也说道:“不错,现在的凉州就是一个争权夺利、武力至上的混乱之地,但是只要有外部强力势力插手,以忠愚见,怕是会导致凉州的各方纷乱势力,在短时间内,被迫扭成一股绳,从而形成一致对外的格局。”
“朝廷几次派遣大军征讨、平叛,最终无功而返,就有这种原因存在。”
郭嘉皱了皱眉头:“大王,西征,可不是一件美事啊!”
...
刘景啧啧两声,小手有些紧张的搓了搓自己的脸蛋。
“如此说来,这凉州,还真不是可以一战而定的啊。”
戏志才点点头。
“凉州虽在我大汉治下,但是却并不是以我汉人为主导,所以...”
刘景突然发问:“若是孤尽起大军十万,再从中原募集劳力四十万为我大军后勤,能否直接血屠凉州,将所有反对的声音、跳脱的势力以及野心勃勃之辈,通通诛杀殆尽。”
刘景越说越兴奋:“杀尽凉州百万兵,腰中宝剑犹血腥。叛军不识英雄主...”
“只要孤在凉州犁庭扫穴,再迁徙汉民,归于凉州,分发土地,供给粮草,想来凉州定会成为我汉家之凉州,未来凉州也不复再反,反而会成为孤背后的安定之地。”
郭嘉刚抿了一口香茶,听到刘景那杀气腾腾的话,一口喷出。
戏志才也愣在当场,一时之间,竟然不知所云。
一直笑呵呵坐于一旁的荀攸,脸上的笑容也僵住了。
...
“大,大王,嘉以为,还是攻心为上,攻城为下。”
“大王,志才也是这般想法,凉州虽有异族,但是我大汉西北边陲的防务,也是依靠大量的羌胡之人支撑起来的啊,他们很多人的祖上,也是有功勋之人。”
“啊对对对,而且我大汉与羌胡之间虽然百年来,交战与归顺辗转交替,但是在羌胡的势力之中,也有大量的部落和我汉人习性逐渐相近,不仅有畜牧,而且也开始大量种植粮谷,汉羌的交流也愈加深刻,实在是杀不得啊!”
“大王,抛开事实不谈,难道在凉州的汉家官吏,就没有一点错误吗?”
“根据臣的考究,除了趁火打劫以及野心勃勃之辈,还有很多都是被无道官吏逼反的啊!”
“大王,在叛军之中,我汉人百姓和领导,也不在少数啊。”
...
看着三人嘴巴不停歇的说个不停。
刘景有些尴尬的一笑:“此话,出的孤口,入得你三人之耳,天知地知,再无旁人所知。莫要外传,卿等,权当戏言耳。”
郭嘉和 戏志才这才松了口气。
二人接着对刘景分析凉州之事。
荀攸再次摸着自己的胸脯坐下喝茶。
“大王,也不必心急,如今我秦王府兵强马壮,猛将如云,区区凉州,不过纤芥之疾,早晚必被大王所平。”
戏志才心细如发,先是安抚刘景一番。
“听说北地郡,现在的太守是董卓?”
郭嘉突然开口。
刘景称是。
郭嘉笑了:“听闻董卓在凉州,经营日久,尤其是羌人部落,董卓颇有威名。”
戏志才皱着眉头道:“董卓此人行事多豪侠之风,看起过往,倒也是有本事之人。莫非奉孝,想要征调董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