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浩可是一早就瞄准了2008年的次贷危机,2008年的次贷危机,可以说是往后10年最大的机遇了,林浩现在就在布局了,收购宝盛银行就是其中的一环。
这场危机的导火索正是由\"次贷证券化\"衍生出的金融衍生品,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cdo和cdS。所谓cdo,即\"债务抵押证券\",而cdS则是\"信用违约互换\"。
cdo将借款人向债主出具的借条(次级贷款凭证)包装成名为cdo的债券,如变戏法般迅速转手给其他人以获取现金。
接手者继续按照同样的方式操作,将债券转售给更多人,每次转手都能获得大量资金,当然也伴随着高额的利润。通过cdo,购房者的债务关系从最初的金融机构或银行转移到了更大的市场,使得更多人共同承担购房人的风险并分享更高的利润。
但是,这也意味着整个金融体系的风险被分散到了更广泛的范围。前提就是,房价不能下跌。只要房价不下跌,能一直往涨上去,这个cdo就能无限循环下去,“造福”许许多多参与其中的人。
然而,这个cdo虽然赚钱迅速,但风险也相当大。如果某天购房人遭遇不幸,无法继续偿还贷款,那么cdo将成为一颗定时炸弹,随时可能爆炸,给持有它的人带来巨大的损失。为了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参与次贷衍生品的投资,必须将产品包装得更安全,这就需要引入保险公司作为后盾。
于是,华尔街那些聪明绝顶的数学家们在cdo的基础上,又创造了一个新的金融产品,叫做cdS,cdS的原理很简单,就是大家把cdo中的一部分资金交给保险公司,作为保费。
如此一来,一旦有人遭遇困境,无法及时还款,导致贷款违约的情况发生,这个时候保险公司就得承担起赔偿投资者损失的责任。
通过这样的方式,cdS宛如一个坚固的盾牌,为投资者提供了安全的保障,降低了投资者对cdo的风险忧虑,从而提高了市场的吸引力和活跃度。
同时,对于保险公司来说,他们可以收取保费,如同收获了丰硕的果实,并通过合理的风险管理获得利润。在当时的市场环境下,对于保险公司来说,这简直就是天上掉馅饼,不费吹灰之力就获得了巨额财富。因为当时陷入疯狂的美国人都坚信,美国的房地产业将如日中天,绝对不会发生大规模违约的事儿。
就算是有个别倒霉的人在如此大好的形势下还能出问题,让保险公司赔了钱,只要这些人属于极少数,保险公司就依然可以稳操胜券。所以说,在那个时候,保险公司的生意如日中天,几乎没有什么风险可言。
而且,由于cdS市场的繁荣,保险公司也能够从中赚取巨额的利润。因此,许多保险公司如过江之鲫般涌入这个市场,希望能够分一杯羹。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人开始意识到这个看似完美的体系可能存在着巨大的风险。毕竟,房地产市场不可能永远保持上涨趋势,一旦出现大规模违约事件,保险公司将面临巨大的赔付压力。
但是,在当时的狂热氛围下,很少有人愿意去思考这些潜在的问题。大家都沉浸在赚钱的喜悦中,根本不愿意去想那些可能的风险。就这样,一场金融风暴正在悄然酝酿,而人们却浑然不觉。
在这种心理的支撑下,保险公司欣然受命欢欣鼓舞,如饿狼般杀入战场,cdS市场迅速火爆了起来,其劲头一点儿不亚于先走一步的cdo。
这下子可好,cdo加cdS,如两驾马车,一个比一个猛,一个比一个给力,美国的次贷证券市场一时间火爆异常,上到各大投资银行、对冲基金,下到一般银行、普通百姓,全体美国人民仿佛都在一夜之间浸淫于次贷的狂欢当中。
火热的房市加上火热的次贷债市,让本已疯狂的美国人更加找不到北了。他们又干了一件匪夷所思的大事儿,终于把这场“次贷狂欢”推向了最疯狂的巅峰!
cdo 和 cdS 为美国人带来了丰厚的利润,然而,贪婪的华尔街天才们并不满足于此。他们的创新热情和对金钱的渴望愈发强烈,似乎没有什么能够阻挡他们的脚步。
于是,他们将从 cdS 获得的巨额资金作为保证金,再次创造了一种更为庞大的基金产品。这个新产品不仅在美国国内销售,更是迅速推向全球市场。而正是这一举动,使得世界各国成为美国本土危机的买单者。
与此同时,世界各地的人们对于美国繁荣的房地产市场和债券市场早已充满期待。这些人自然而然地成为了这场次贷长跑的接力者。
因此,当cdS基金首次登场时,立刻引起了美国民众和全球投资者的热烈反响。无论是各类退休基金、教育基金还是各种理财产品,甚至包括各国的商业银行、金融机构以及企业和个人等,都迫不及待地争相申购,希望能分得一杯羹。大家都认为,这是一次难得的机会,可以分享由美国天才们创造的无尽财富。
随着cdS基金越来越火爆,它的杠杆率也越来越高。从一开始的大约1比10,一路飙升至1比无穷大。这种情况就如同将一块巨大的蛋糕切割成无数微小的碎片,而每一片碎片都能够撬动一笔令人咋舌的巨额资金。
投资者所面临的风险呈几何级数般增长,然而,潜在的收益同样异常诱人。所有这些收益的源头,可以追溯到一个看似荒谬却又普遍接受的假设:“美国房价将永远上涨”。
也就是说,所有这些丰厚的利润,实际上都是建立在美国房价持续攀升的基础之上,一旦美国房地产市场出现任何细微波动,这座看似宏伟壮观、金碧辉煌的“次贷大厦”便可能在瞬间分崩离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