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房盖好后,玉娘又求着村里各位婶子,给暖房上面编了草毡子,盖在上面。
屋里还挖了地暖,是玉娘突发奇想,临时加上的。这样,暖房一分为二,一半种蘑菇,一半种青菜,互不干扰。
暖房盖好,最高兴的就是村里的孩子们,整日都往暖房跑,就盼着玉娘赶紧叫他们种蘑菇,种青菜。
玉娘这些日子想了想,想到几种发菌的办法,当然这也全拜她前世刷的各种小视频才想到。首先就是先想到了木屑发菌的办法。
木屑在这里最好找,尤其是曹木匠那里,不一会儿曹小二带着人就背回几麻袋。
这个时代还没有塑料,玉娘就用木匣子代替,这个也是从曹木匠家借来的。谁让曹小二现在是小队长,干活可积极了。不用玉娘多说,能在自家找到的,都会拿来。
其实不管曹小二,这里任何一个孩子都这样,他们现在最积极。
光有木屑也不行,玉娘又让大家去山上挖生菌的土,最好带着菌菇的。大家不懂什么是菌菇,可知道玉娘要的是蘑菇的长在土里的那一部分。
现在才八月,山上的植物还在飞快生长,一群孩子,很快就找来玉娘要的菌菇。
把它埋在木屑里,又在上面浇了浇水,最后在上面盖上了一层破棉被。
玉娘打打手上的土,对身后的一群人说道:“你们每日都要有人来看看,保证这里面要湿的,还有屋里的温度。大家记住了吗?”
“记住了。”大家纷纷答应。
玉娘又说道:“行,以后这里就交给你们了。你们四个队长商量下,每日要来几个人,如何安排,商量好了就严格按照规定做就行,有问题来找我。”
说完,玉娘也不管他们如何商量,给他们空间,让他们去成长。
玉娘从暖房出来,就回了新房。他们和里正家在同一天搬回来村里住。自此,山上就没有人住了,只留下一片木屋,还有一间竹子屋。
新房晾的差不多,一家人就按照玉娘之前设计的住在各自的屋中。
不过,李郎中还是没住到主屋,和明学住在了东配房,西配房还是药铺。一进的主屋,东面现在是明志一个人住,玉娘和秀秀住西面。
明志本来是让李郎中和明学跟他一起住东面。
可两人都说明志大了,要不了多久就要娶妻,他们还是要搬出来,索性就不住在一起了。
玉娘又劝着李郎中和明学住西面的两间房,李郎中还是不愿意,说他黄土埋半截的人了,没必要非要去主屋住了,不给孩子们找晦气。
无论大家怎么劝,李郎中就是不去住,还说要是再劝他,他就搬到山上去住,反正那里的木屋还在。
大家没办法,这才依了他,他和明学就住在东配房。
玉娘怕冬天他们这个屋子冷,先给他们的东配房挖了个地暖,这样到了冬天这里也不怕冷了。
搬家的那日,张氏还让明学和明和去山上找了竹子,在大门口点了点,也算放了炮。唯一差强人意的就是屋里还是用的旧家具。
新的还没打出来。
饶是这样,大家依然很高兴。
晚上张氏又把珍藏的腌肉拿出来,给大家偷偷炖了一顿肉,算是庆祝乔迁之喜了。
日子过的很快,转眼就到了十月。天气已经渐渐开始冷了。
玉娘已经穿上了两层衣衫。
这日,玉娘先去了一趟暖房,现在蘑菇已经长成了,村里每日都能吃上新鲜的蘑菇,后面还会不断的长出来,这个冬天不用发愁菜了。
就是有些单一。
不过现在暖房,可不光只有蘑菇,还有各种青菜。
玉娘让每个人去家里找点菜种子。若是以往玉娘一定会自己想办法,可自从二婶口中知道有人能养鸡后,她就知道村里有很多能人。
果然,四十个孩子,有十几个人能从家里拿出一样菜种子。
玉娘就让明学教给大家如何在暖房种青菜。这个是他们之前在老房子种过的,明学都跟着,每一步都知道该怎么做。
明学现在已经是玉娘的小副手,许多事玉娘交给他就行。
暖房里除了种蘑菇和青菜,还养了活物,就是之前村里养鸡的人家交上来的鸡蛋。
周大郎刚开始让大家攒着,后来有人见玉娘他们盖的暖房,就给周大郎说可以在暖房里孵小鸡。等暖房种上各种青菜后,周大郎就找到了玉娘,给辟出一点地孵小鸡。
孵小鸡这种事,就不需要玉娘看着了,村里很多女人都知道该如何弄,而且这是为了村里好,家里有母鸡的人家都不需要别人找,就主动抱着抱窝的母鸡来了。
现在暖房里已经有了第一批小鸡,大概有十来只。
孩子们可宝贝这些小鸡了,每日都有人惦记着给他们喂青菜叶。这里的温度又暖和,长的可快了,估计一个月后就你那个长成了。
不过要下蛋还要等一等。
暖房有了这小鸡,每日一进来就叽叽喳喳的,很有活力。
玉娘对未来又感觉到了希望。
从暖房出来,玉娘就去土窑了。现在土窑每一次开窑都能烧出两千多块砖,多是红砖,大家觉得红砖更喜庆。
土窑里的活都不需要玉娘操心,周大郎和李兴发两人盯着就行,玉娘来这里只有一种可能就着周大郎商量事。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情,
大家看到玉娘过来,早有人去喊周大郎了。
等玉娘过来的时候,正好周大郎从里面出来,“玉娘,过来有事?”
玉娘道:“周大叔,天要越来越冷了,我恐怕今年大家都会挨冻。”
周大郎叹息道:“眼下这也没办法,咱们又不能随便出去,再说就算能出去,外面带回来的东西,咱们也不敢用,今年大家就凑合一些,等明年吧。”
玉娘道:“也只能是这样,不过若是大家想在家里烧地龙,可以仿照暖房挖的地龙,冬天一定暖和。就是出门就各自想办法了。”
“这已经是很好了。冬日又没什么事,在家猫冬吧。”周大郎觉得之前大家都这样过的冬天,没有什么难熬的。
玉娘今日来还有一件重要的事情,笑道:“还有另外一件事,周大叔,我想试试做麻布,要是能做出来,以后大家做衣裳也不愁了。不过我还没准,要不让两个婶子一起吧。正好五六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