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一起诉说着当日被县令欺压的惨状,大仇得报时的痛快,这些年来各自遇到危险的事情……
时间很快的来到了十月份,郑宝又有了一件喜事,那就是他的妻子糜贞又怀孕了,并且已经有孕两个多月了,这真是让郑宝既心疼又高兴。
为了安全起见,郑宝也安排人马全副武装,准备返回豫章,毕竟他可不能太久的时间离开政治中心,好兄弟张多虽然依依不舍,但他也明白事理,于是便挥手告别。
郑宝的嫡长子郑隆也已经一岁零三个月大了,这一路走来并没有生病,都是多亏了张仲景徒弟的医术妙手。
……
郑宝回到豫章郡时,又是一番欣欣向荣的场景。由于有了大量兵马的驻扎,所以使得豫章郡城外非常繁华,当地的百姓利用空闲的场地和军营里的士兵做起了生意。双方都得到了便利,也没有耽误军营里的训练,郑宝便没有去阻止这件事情。
郑宝也收到了现任豫州刺史、后将军袁术的书信,在信中袁术已经隐隐有了想要称帝的想法,现在的袁术比历史上的更加强大,如果再加上割据在江南的郑宝,可以说周围的诸侯联合起来也没有他的势力强大。
“看来袁术称帝的时间可能要提前了,真是让人叹息啊!”郑宝喃喃自语的说道。目前他手上的玉玺对于想要称帝的袁术来说作用可是极大的,如果能用它来换来扬州剩下来的庐江郡和九江郡,那是一件再好不过的事情了。
不过此事确是不能操之过急,要找到一个适当的时机,然后来换取最大的利益。
郑宝思索了许久,给袁术回了一封信,在信中表示自己支持袁术的任何想法,毕竟他可是四世三公之后,自己一定唯他马首是瞻。
得到信的袁术非常高兴,现在有了郑宝的支持,自己的南方和东方就后顾无忧,只要再等两三年的时间,自己把所有的准备工作做好之后,就可以称帝自立。
虽然他手下的谋士杨弘和阎象等人纷纷劝阻,但是仍旧改变不了袁术的主意,他无法忍受袁绍作为盟主出尽了风头,自己这次一定要敢为人先,联系那些门生故吏,支持自己称帝。
不过他手底下的武将如纪灵、张勋、陈兰等人,还是非常支持他的想法,毕竟这些武将基本上都有勇无谋,只看到了袁术称帝后自己成为大将军的好处。
此为后话,现在不表。
……
剩下来的时间郑宝基本上都在处理公务,了解民情,发展扬州的势力。
现在他手底下兵强马壮,兵多将广,原本的交趾太守士燮和交州刺史朱符两人已经摒弃前嫌,联合起来共同抵抗扬州军在交州的势力。
当然他们也不敢明目张胆的进攻,毕竟他们的实力太过弱小,在扬州军的铁骑之下就犹如螳臂挡车一般。
在兴平元年剩下来的两个月的时间里,扬州平安无事,对比于中原各州动荡不堪的局势来说,简直就是人间乐土,所以北方的大量士民纷纷逃难来到扬州。
郑宝然是来者不拒,并且还贴心的安排各地的县令组织人手负责安顿流民,大量的人口涌入到了扬州,扬州的实力极大的提升。
……
兴平二年(195)年初,李傕、郭汜、樊稠、张济等攻陷长安,共执朝政后,互相猜忌,矛盾渐起。樊稠将出关东,请求李傕增兵。李傕素忌樊稠勇武而得众心,暗伏武士于座中刺杀樊稠。
于是诸将更相疑忌,李傕、郭汜起兵相攻。献帝使侍中、尚书等为李傕、郭汜讲和,皆不从。郭汜与安西将军杨定谋劫献帝。李傕闻讯,抢先将献帝迎至其营。
又纵兵抄掠宫中,劫取御府金帛、乘舆、车服等器物,随后放火焚烧宫殿、官府、民房一时悉尽。献帝使太尉杨彪、司空张喜等大臣十余人至郭汜处讲和,郭汜不从,反将杨彪等扣留营中。
这件事的发生让天下的诸侯震动,不过却没有人派兵出征,进攻西凉军。
益州牧刘璋因为他的父亲刚刚身亡,所以才堪堪接手了益州的事情,所以根本没有余地抽出时间和精力。
荆州牧刘表同样作为汉室宗亲,不过却一直在平衡荆州四大家族和他之间的关系,还要提防北面的袁术,所以也抽不出手来。
而在兖州的吕布和曹操两个人打得不可开交,虽然曹操地盘基本已经丧失,但是却牢牢的占据了兖州的两个郡,双方打得有来有回,火热朝天。
河北的袁绍实力最为强大,却不想迎接皇帝,毕竟他也有一些别样的心思。当然,此时他也正在和公孙瓒两个人打的热火朝天,眼看就要将公孙瓒消灭,他是绝对不可能放弃这个机会的。
身在豫州的袁术,正在准备称帝的事情,自然也是顾不上那么多了。
……
其他各路诸侯也都是有各种各样的理由,所以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大汉的皇帝一天天受辱。
而作为扬州刺史的郑宝,却正在和手底下的文臣武将激烈的争吵着。
“现在天子受辱,各方诸侯按兵不动,如果我们能够将天子接往扬州,挟天子以令诸侯,定可让我们威势大涨!”戏志才面红耳赤的说道。
“可是天子一旦过来很可能形成尾大不掉之势,到时候我们想要全面控制,估计会难上加难。”一旁的鲁肃担忧的说道。
一向为人谨慎的史慈也说道:“从扬州前往洛阳,还需要经过多个诸侯的地盘,一路上风险极大,还是要多做考虑。”
“现在我们抓住时机,一定可以打西凉叛军一个措手不及,到时候赢回天子,主公的声望必定大涨,到时候天下有识之士必将云集来投。”黄忠确是要支持迎回天子。
要知道现在大汉虽然日渐势微,但仍然是法理上的天下共主,只要能够顺利的迎回皇帝,那么一定是对扬州有极大的助力。这是所有有识之士的共识,只是其中牵扯的关联太深,所以很多人也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