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宁说着,拿出专门去买的钩针,用黄色的毛线起了6个短针。
她边钩边教,一朵黄色的小花就在她的手底下诞生了。
然后她又将小黄花和红色的毛线发圈钩织固定,最后剪掉多余的线。
王玉欢拿着发圈爱不释手,这个也太好看了,她崇拜的看着苏宁,觉得苏宁就像魔法师一样。
她觉得能想出用碎布头做头花就已经很厉害了,没有想到苏宁还会用毛线钩出头花。
“你觉得这样的发圈可以卖多少钱?”苏宁问她。
“这个我觉得至少可以卖五六块,我看见都想买。”王玉欢说。
“我教你怎么做,你多做几个就会了,这种发圈配色是关键,你对这方面很敏感,配的色总是让人惊艳。”
听见苏宁夸她,王玉欢的脸都红了。
“其实,还有一种,那种更复杂,用的毛线也比较多,这样我们投入的成本多了,暂时我们不忙学。”
苏宁主打的就是一个,人无我有,人有我精的路线。
王玉欢在苏宁的指导下,磕磕绊绊的勾出第一个小黄花的发圈。
虽然,有些地方的线勾松了,但是也不影响它的完整,相反看起来是另外一种风格。
“这个我买下来自己戴,我再钩一个就顺手了。”王玉欢有点不好意思。
“我觉得挺好的啊,第一次钩成这样,已经很不错了。再说,你戴着就当打广告了,哪里需要花钱买。”
苏宁笑着摇摇头,太实诚的孩子。
在苏宁的鼓励下,第二个就很正常了,第三个第四个....王玉欢钩上瘾了。
她还学会了配色,用其他毛线勾了不同的小花,甚至在苏宁指导下,用白色的毛线给小花勾了花心。
这下,配色更加多彩,层次更加分明。
等杜丽做好午饭从厨房里出来时,就看见桌子上放满了漂亮的小花发圈。
“这也太好看了吧?小欢,全是你做的?你也太厉害了!”杜丽爱不释手的拿起这个看看,又拿起那个往头上比划。
“是苏宁姐教我的。苏宁姐才是真正的厉害。”王玉欢说到这个,一脸崇拜。
“哎,对于你苏宁姐啊,只有一个字,牛!两个字,真牛!三个字,非常牛!”
杜丽被自己说的话逗笑了,忍不住趴在苏宁肩膀上直唤\"唉哟...\"。
苏宁终于明白陆毅峰的耍宝性格从哪里来了。
一个下午,苏宁和杜丽两人就一人一台机子开始缝制的确良的花发圈。
王玉欢就用毛线缠发圈,缠累了就上手钩小花,配色也是越来越精致。
等到所有人都回来时,就看见了几大箱的战果。
对于新的花色发圈,大家都很喜爱,都觉得可以定价五块,光是毛线缠的那种,卖一块。
苏宁建议,还是先卖之前的纱头花和布头花,等所有的销的差不多的时候,再开始卖毛线的。
她又拿出今天下午和杜丽制作的发圈给大家看。
黄色的的确良上面有红点白的小圆点,做成发圈也很漂亮。
偶尔有一两处印染缺失的面料,因为做成了发圈,相反不明显。
分完今天的账后,苏宁又把钩花的技术教给了杜丽和王玉琴。
她也教了两姐妹怎么缝制海军服。
因为她周末的那个摊位她还要继续经营。
日子如流水,转眼就到了苏宁全家出发的日子。
王铮专门开了一辆车来送他们,因为巷子太窄,就停在了巷子口。
苏宁看见的时候倒抽了一口气,还好停在外面,要不然就要引起围观,走不了了。
一家几口好不容易才挤上火车,卧铺车厢的人不太多,王铮给他们买了两张下铺,一张中铺。
一上车,琉璃和卫礼就对中铺特别感兴趣。
卫明护着弟弟妹妹在那里爬上爬下,王铮和卫昭在一旁说话。
他把京市房子的钥匙拿给卫昭,“那边出站后,我安排了人过来接你们。”
他有点担心他干女儿,到北京会不会不习惯。
卫昭看着他的表情有点无语,感情这个干爹更像是亲爹?
“赶紧走,赶紧走,这次承你的情,回来请你喝酒。”卫昭挥挥手赶人。
王铮想抱一抱琉璃,被耍的正高兴的琉璃一掌推开。
卫昭不厚道的笑了,王铮狠狠的捶了他一拳才依依不舍的下车。
转眼就到了吃午饭的时间,两个小的终于爬累了,一个找爸一个找妈蔫了。
卫礼对面中铺的是个中年人,穿着中山装,戴着一副眼镜。
上车就拿着一张报纸在看,这会看两个小家伙蔫了,就从包里拿了三个苹果,递给三个孩子。
“饿了吧?伯伯请吃苹果。”他摸摸琉璃的小羊角辫。
“谢谢伯伯。”三个小孩子异口同声的说。
卫昭拿下行李包,从一个口袋里拿出苏宁准备的干粮。
他先拿了一份卤兔子,凉黄瓜丝,一大袋凉面,还有一小包油辣子的调料。
苏宁拿出两个饭盒,挑出两份凉面,放入黄瓜丝,又放了辣子油调料,拌匀后将饭盒递给琉璃和卫礼。
卫昭将兔子往中年人那里递了递,“尝尝这个,我妻子的手艺,可好吃了。”
中年人笑着用手捻了一块,慢慢放进嘴里,眼睛一亮,又将整块都扔进了嘴里。
“你妻子自己做的?”中年人边吃边问,还往剩余的兔子那里看。
“我自己做的,要不然你坐过来和我们一起吃吧?”
苏宁看他脖子伸的很长的看着他们的饭菜,又看他买的是车上的饭盒,但是都没有怎么动,估计是长期坐车的人,已经吃腻了。
中年人一听,就端着饭盒坐到卫昭旁边。
卫礼很好奇他的盒饭,他就把饭盒里没有动过的地方,让给卫礼吃。
卫昭一看儿子把他的饭菜吃了,就请他和他们一起吃凉面。
中年人一脸迫不及待的样子,让苏宁怀疑他是不是一开始就冲着她们的饭菜来的。
中年人边吃边和卫昭交谈。
原来他是京大的大学教授,叫张开学,这次是去地方挖数学竞赛苗子去的。
这次,有个小道消息,说是有个速算神童,特别厉害,他专门坐车去,结果发现就是炒作,孩子也就是心算能力强一点而已。
\"我哥哥也是去参加竞赛的!\"琉璃在旁边插嘴。
“什么竞赛?数学杯全国赛吗?”张开学惊讶的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