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都市言情 > 黑心大小姐带着空间下乡啦 > 第561章 林书记被找上门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书记,”

老程一愣,

“不是说老刘的事吗?咋,咋说到我们村了?”

这程家堡子的木耳说起来这年头也不短了,当时一起去程家堡子学做木耳菌的可不光是三五个村子,刘家屯当时穷,没抢上,但是周围的村子可有七八个也跟了。

结果也就种了一茬,不知为何,都纷纷的打了退堂鼓,回去后也都闭口不言。

自那以后,东北这片,程家堡子的木耳也算是一枝独秀了,这是程家堡子人引以为傲的东西,说出去别人都高看一眼得意着呢。

这也是这些年老程在其他村子面前一直的优势,他也早就习惯了这种被众人捧着的感觉。

突然间,一直被他踩在脚底下的最穷的刘卫民,突然间就翻身了,跟他不一样,人家这还是真的名正言顺的合作社,这一看就是要发展的趋势,这,最不高兴的就是他了。

这才撺掇着十里八村的都过来给林书记施压。

老百姓的普遍心理,谁也不愿意惹众怒,毕竟以后还要生活,惹了众怒,不说寸步难行。

同时,还有一种随众心理,那就是法不责众,所以这些人也没多想刘卫民那到底是什么,被老程一忽悠,就都跟着他去找了林书记。

林书记那眼神,这么多年也不是白干的,一听老程的话,再看看其他傻子的表情,不由得发出一声嗤笑,

“咋的,都了解啥情况吗,就跟着过来起哄?

人家老程有情可原,怕他们的木耳受到影响,你们呢?就单单的眼红吗?人家给村里谋福利,错哪儿了?

是没按政策办手续啊,还是影响了国家的统筹统销?

统筹统销是有特殊情况是例外的,允许农业合作社,自产自销,自力更生,自负盈亏,我记着,我开会没少说吧?

老程,这个,你也是清楚的吧?”

几个村长长大嘴巴面面相觑,半天,才有个村长讷讷的开口,

“可是,书记,那为啥是老刘啊?

那我们哪个村不比刘家屯强啊?你是不是因为他们村今天弄来了一个拖拉机,才对他们另眼相看的?”

“是啊,书记,他们这么多年都是最穷的,你不能因为这个就特别补贴他们啊?”

老程也跟着架秧子,

“这么多年都没有门道,那咋现在突然就有了?谁知道,他们是使了啥手段?”

其实他们想说的话,还有更难听的,但是都知道林书记的性格,刚正不阿,眼里看不了自己人的勾心斗角,老程也只敢这么点一下,再说下去,林书记指不定就又得拍桌子了。

很显然,其他人也是差不多的疑问,林书记倒是有点心寒,这机会都想要,那没问题,这暗戳戳的踩人家一脚,这算是咋回事?

他们当兵的,就看不惯这种行为,顿时他这脸色也就带出来了点不高兴,

“是啊,咋就突然有门道了?想办法呗?”

看了一圈不忿的表情,就在有人又准备撒泼耍赖的时候,林书记问出了一个风马牛不相及的问题,

“你们各村,和下乡的知青,关系怎么样?”

有人准备往地下坐的动作一顿,有人眼神躲闪,就连老程,也不自觉的站直了身子,

“书记,咋,咋问起知青的事了?是有人来告状了吗?”

对于下面村子和知青之间的矛盾,林书记也是有耳闻的,这次也是想借机敲打敲打,但是没想到,老程这态度,这么轻飘飘的?

“告状?

老程,这个问题你还没有记性吗?还要我咋提醒你?

上次的人命的教训,还不够大是吗?”

几条人命,血淋淋的现场再次呈现在老城面前,让他刻意遗忘的记忆再次翻腾出来,顿时这脸色就灰白下来。

若不是程家根基深,程家堡子的木耳也确实是出名,村里人也借光,生活水平确实比外村要好上不少,这么多年的也算是有贡献。

多方考虑,村里族中作保,他这个村长算是有惊无险的没被踢下去。

村里到现在这气氛都还紧张着,原本他们本村人就有着天然的优势,尤其是对外嫁进来的媳妇,那态度自然也说不上好,瞧不起那都是最基本的。

出了这事以后,这段时间,村里人默不作声的对知青和下放的人员,都采取了漠视的态度,不打骂,也不说话,就当没有你们这个人。

也算是生气的一种发泄。

但是,这个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事,村里孩子说亲都没有以往那么顺畅了,尤其是各家的小子,之前一听是程家堡子的,那都欢天喜地的。

现在,但凡是有一点疼孩子的家庭,都是犹犹豫豫,人家也怕这欺负儿媳妇是一个村子的风气,尤其这程家堡子还是一个不小的宗族。

同根同族,同气连枝。

他们希望孩子过上富足的日子没错,但是前提是不能受婆家磋磨,不然还不如就在一个穷人家好好好活着呢。

林书记倒也不是故意戳人伤疤,而是他是看出来了,这程家堡子,真的是好了伤疤忘了疼,自家的问题还没解决,又来挑唆别人出头。

这几天,上面的文件精神他也仔细研究了,这知青下乡,和下乡改造的情况,一时半会的也没有要偃旗息鼓的迹象,反而是有点愈演愈烈的架势。

若真的这样,就程家堡子这个风气,早晚还要出大事。

不说别的,他这个位置危险是小事,但是人命可是大事,他不可能拿知青和下放人员的圣母开玩笑,况且,就这个风气,嫁进去的小姑娘的生命安全都没有保障。

这种恶行,他不敲打是真的不行了。

老程脸色灰白,这事对他的打击也不小,这些年顺风顺水的,村里的木耳生意在县城也算是挂了名的,他接手后,也一直干的好好的,村里人的生活在公社乃至县城也都是排的上号的。

这么多年,跟其他村断层的差距,让他一直有种高高在上的感觉,以为自己这个村长做的很到位。

这次的事,刚开始他还是不以为然的,这种事情在村里都不是秘密,他也只以为是碰巧赶在一起了,尤其是出事后,村里,族里都积极的出面帮他解决,他就心安理得的享受着现成的一切。

但是,当林书记把这一切都说破了,这层遮羞布,终究还是被揭下来了。

林书记也看出来他的神色变化,暗暗摇头,这就受不了了?

若是不约束,以后可有的愁呢。

“我也不瞒你们,刘家屯这次,确实是遇上了好事,不过,可不是我偏心,而是,那根本就不是我找的门路。

我知道你们咋想的,不就是看人家老刘村里穷吗,见着人家要起来,这就坐不住了。

那你们倒是想办法去呀?

我就告诉你们,这次的事情,是老刘自己找的门路,而且,”

他看了眼老程,

“而且,那贵人,是他们村里的知青。”

底下几个村长顿了一下,这脸色也说不好是红是白。

这知青,没有哪个村会喜欢,肩不能挑手不能提的,说句大白话,那就是下乡来跟乡亲们抢粮食的,那乡亲们能有好脸色就怪了。

不过,国家政策,他们也不得不接受就是了。

“你们想说什么,知青为什么会帮村里人?是吗?

你们老是说,知青是外人,是来跟你们抢粮食的。

是,我知道,你们都嫌弃知青娇气,干不了农活,又怕把村里的风气带坏了。

那咋的,就一点好处都没有吗?

那人家老刘咋就知道知人善用呢?

那知青大部分都是高中毕业,是高学历吧?

你们村里没有识字的人,给你们送来了,你们还不用?

行,大人不想学,那咋的,孩子也都当一辈子文盲,以后人家去考个岗位啥的,你们还让孩子也眼睁睁的看着?

你们啊,这眼皮子浅,就能看着眼么前这点东西,就知道刘家屯穷,没看上人家,也不愿意跟人家打交道,是吧?

要不是去年老刘他们弄来个拖拉机,你们怕是现在还不愿意跟他说话吧?”

底下几个村长有点脸红,都是穷人,越穷越光荣,他们这样,确实不好。

林书记看在眼里,也不点破,

“我就这么跟你们说吧,以前刘家屯是最穷的,以后,还真就不一定了。”

有了现在这个合作社,这话倒是没有人不信,只是不服气还是有的,好几个汉子,都梗梗着脖子,就是不说话。

林书记心里念叨着,一个个都是榆木脑袋,还不得不捏开了揉碎了,跟他们解释,

“刘家屯学校开课了,你们知道吗?

你们村的娃娃,还在村里疯跑,玩土玩泥巴的时候,人家的孩子已经开始认字,能看小人书了。

你们的娃娃一天到晚就知道玩,吃,打仗,调皮捣蛋,人家已经开始讲卫生,讲礼貌,能帮着爹妈算钱了。

也不用多,过个三年几年的,你们村里,孩子长大了,跟着爹妈接着种地。

人家老刘那儿,估计啊,都能学到中学了,哎!”

说着,他一击掌,自己感叹,

“行啊,就算考不了大学,这中学生,在咱们这公社也算是有学问的人了,回头走到哪儿,那也说的出去,也不怕被人骗了。

那就是小姑娘,那有学问的,在婆家,那都得比别人高看一眼,那以后的孩子啊,不用说,有个有学问的妈,咋不比大字不识一个的强?

要是有几个能一直学,学到高中,那可就好了,到时候有个啥厂子招人的,到时候走出农村,我也光荣。”

别的倒还好,就这个进城,进厂,这个问题,是他们几个村都没有解决的难题,这个就像是一根胡萝卜吊在前面,让几个村长不约而同都抬起头来。

“真能,进厂?”

林书记煞有其事的点头,

“那人家工厂招人这可是最基本的要求。

那工厂里基本也都是机器,不说让你研究机器,最起码你得识字,能看得懂人家的说明书,文件啥的吧?

不然你们说,他们为啥不在农村招人呢?还不是咱们不重视教育,你们哪个村有几个高中生?就是知道厂子招人,有几个能考进去的?

你们啊,我知道,不就是看人家知青现在落魄了,看现在也考不了大学了,就觉得学习没用了。

你们啊,也不想想,要真是没用,那像你们,村里头要是有点什么事,算个账啥的,是不是要找上过学的?

读个信写个信啥的,不认字行吗?

像你们,都这么大岁数了,等你们退下去,在找接班人,你们是愿意找个识文断字明事理的,还是跟乡亲们一样,大字不识一个的,你们自己说?

就算是进不了厂,那学到的知识也是自己的,我就说句不好听的,人家城里人为啥嫌弃农村人,不识字,不懂礼貌,也是一点。

还有,我说个最实用的,前些天,就这个供销社,有几个人拿着票还被人骗了,那是哪个村的?啊?还是几个大老爷们,说是急的都快哭了,是不是?”

底下一静,然后一个村长慢悠悠的举起手,脸上都是尴尬,

“书记,这事,你咋还知道了呢?”

林书记都要气笑了,

“我咋还知道了?”

大手气的直拍桌子,

“人家有人特意来我面前气我的,说咱们公社都是文盲,文盲!

说咱们公社,连粮票布票都不认识,说我这个书记,应该回家种地去了。”

这话说的,没有人敢说什么了。

刚才说话的村长也闭嘴低头,这话有够侮辱人的,但是他们却没有底气反驳,人家说的都是实话,他们的村民绝大部分都是不识字的,跟数字有关,记得最清楚的就是钱,至于票,他们农民一年到头也没有机会看到几次,还真的是,就是教,他都没有东西教。

没脑子的还在郁闷,生气。

有脑子的已经开始考虑林书记刚才的建议了。

他们大人咋滴都这个年纪了,咋都过了,但是孩子还都那么小,一想到,自家孙子孙女的,哪天也被人这么指着鼻子侮辱,该是怎么样的难受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