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爷闻言,不禁哑然失笑,他看着妍清,眼中流露出一丝宠溺和无奈,轻声说道:“你呀,整天都在胡思乱想些什么呢?”
说罢,他抬起手,轻轻地刮了一下妍清的鼻梁,笑她聪明的小脑袋瓜,也不免有糊涂的时候,又像是在逗弄她一般。
不过,他并没有嘲笑妍清的意思,反而觉得她这样的表现十分可爱。
妍清之所以会担心年家的事情,是因为她心系于他,哪怕心里吃醋,不愿意看到自己宠爱年氏,却还是问了出来提醒自己。
“年家是爷的属下人,年氏进了雍亲王府,吃穿不愁,年家能有什么意见?”四爷说完不等妍清回答,又霸气的补充了一句,“就算有意见,他又当如何?”
“……”行吧,只要四爷心中有数就行,妍清心想,四爷现在似乎还未将年家放在眼里,那年羹尧呢?
她看过的帖子不是都说年羹尧是雍正的心腹,因手握兵权,跋扈无礼,居功自傲而得罪,导致身败名裂的吗?
“听说年格格的二哥年轻有为……”
“年羹尧其人确有才学,博闻强记,文誉甚彰,为官办事也不差,不过,性格儇佻,恃才傲物,意气颇盛,是个可用之材,却并非忠心可信之人。”
能被皇阿玛破格提拔为四川巡抚,年羹尧确实有才干。
不过身为四爷的属下人,每年的请安拜帖、贺礼节礼理应按时奉上,和四爷属下其余人家相比,年家在这方面表现连平常都算不上。
别的不提,就连去年苏乐大婚之喜,年羹尧不但没有贺礼,连个道贺信札也没有,毫无主属之谊,偶有请安的书信,落款只称职衔,不称奴才,可见并未视他为主。
听着四爷细数年羹尧的错处,妍清心思急转。
历史上,敦肃皇贵妃雍正三年去世,去世后没多久,雍正就处置了年羹尧,也就是说年羹尧的主要政绩还是集中在康熙晚年。
他在对四川的治理以及驱逐准噶尔部、保卫西藏等方面都有着不可忽视的贡献,而他身上的军功,则主要集中在雍正初年,他与岳钟琪一同平定了青海地区的叛乱。
然而,仅仅一年多之后,年羹尧却因居功自傲而最终被赐死。
年羹尧是否是雍正的心腹暂且不提,只一点,年羹尧自康熙四十八年外放四川,到雍正登基继位,十三年时间,一直在四川任上,能为四爷夺嫡提供的帮助十分有限。
总不可能是年羹尧在四川等候四爷一声令下,只要有人要造反,就立刻率军进京勤王吧,四川距离京城十万八千里,就算年羹尧能打到京城,四爷只怕都要凉凉了。
或许也正是因为没有从龙、拥立之功,年羹尧才会倒的比隆科多更早,四爷之所以会看重和亲近年羹尧,恐怕更多的还是因为康熙以及年贵妃的缘故。
“原来如此。”想想也是,四爷心思缜密、深谋远虑,考虑的肯定比自己全面,既如此,自己又何必担心,想到这里,妍清的心情顿时就轻松了。
……
次日清晨,年若芙早早地起床,精心打扮一番,精致的发髻,配上精心描绘的妆容,比未上妆时更加漂亮。
“格格可真漂亮。”桑落忍不住夸赞。
“是你手巧。”年若芙笑着夸桑落,也觉得满意,昨天没有见到王爷,也不知道去正院请安时,能不能见到。
今天是她进府第一次见人,就算王爷不去,她也要好好准备,不能丢了面子才是。
“走吧,我们去正院给王妃请安。”年若芙站起身,带着桑落去正院给王妃请安,她是刚进府的新人,要早早过去才行。
妍清和四爷一起用过早膳,将人送走后, 正重新梳妆打扮,也准备去正院走一趟。
秦升候在门口,一个小太监快步走过来,向秦升禀报:“住在后面的年格格,已经往正院去了。”
浅画正好准备进屋,听到小太监的话,停下脚步,转头看向秦升。秦升将小太监的话复述了一遍。
“知道了。”浅画点头应了一声,然后转身走进屋里。
这些年府中进新人,次日正院请安,主子愿意了会去正院见见人,不高兴过去就在无虞院等着新格格过来请安。
今天用过早膳,主子就命人重新梳妆,显然是打算去正院的,浅画进屋后,将小太监的话告诉了妍清。
妍清左右转转头,检查了一下自己的妆容,确认没有问题后,才站起身,“那咱们也过去吧。”
正院中,除了年格格,其余几位格格也都到齐了,安静的喝茶等候,偶尔低声交谈几句。
妍清踩着时辰,在王妃出来之前进屋,一眼便看到位于末位的年格格,一身莲粉色绣花锦旗装,貌美出挑,在一屋子女眷中也十分出众。
妍清眼中闪过惊艳之色,快速的将人打量一番,就收回视线,走到她的位置坐下。
随众人一同行礼的年若芙,也好奇的看向妍清,她未参加选秀之前,就听说过慧侧妃,前不久在宫中,更是时常听到有人提及慧侧妃的种种事迹。
羡慕她下五旗出身,能被皇上指给当时还是四贝勒的雍亲王为侧福晋,羡慕她倾城之姿,十几年荣宠不衰,羡慕她福运,能为皇室诞育龙凤胎,被皇上称赞、亲赐封号……
一个人的内在难以窥视,外在却很容易被议论和评说,慧侧妃为何能倍受雍亲王宠爱,外人难以说清道明
有一点却是大多数人猜测中的共识,慧侧妃如此受宠,相貌必定倾国倾城。
今日一见,年若芙只觉传言果然没错,慧侧妃一身浅紫色旗装,眉眼如画,瑰姿艳逸,仪静体闲,罗衣璀粲,瑶碧华琚,颜炜而含荣。
犹如精雕细琢的艺术品,每一处都生的恰到好处,般般入画。
年若芙一向对自己的容貌颇有自信,今日得见慧侧妃,也不得不承认,慧侧妃姝色无双,全然看不出已为人母,说是桃李年华只怕也不会有人怀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