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李伯玉从第一天回家开始,每天不是接受拜访就是去拜访别人,忙的脚不沾地。

连出发的行李都来不及收拾,全托付给了乡君张罗。

就连李小翠的婚礼他也只是露了个面,其他事都是双方长辈张罗的。

他是密水县今年唯一一个考上进士的举子,在他之前,密水县已经连续三年没有考中的了。

他连二十都不到,这次又顺利授了官,明眼人一看就知道他的前途不可限量。

于是乎,不管是本地的县令县丞这些正经官员,还是典史狱吏等小吏,弯门盗洞都过来攀附起交情来。

县令等人毕竟是官身,做事还有点章程讲点脸面,说话也很委婉。

那些低级小吏就没那么多讲究了,有一个最过分,直接领了一个女人过来拜访。

幸好当时周围没有外人,让李伯玉直接拒绝了。

开玩笑,他可是吃软饭的,这事若让乡君知道了,指不定明天他就要被扫地出门了。

有一些之前的同窗更是一波又一波的过来,他们大部分都止步于秀才,没了进一步的空间。

李伯玉马上要走马上任了,他是苦出身,哪怕娶了宗室女,底子也薄,连最起码的幕僚师爷这些为官的班底都没有。

与其用别人用过的老人,不如用他们。

别的不说,忠诚绝对有。

李伯玉也正有此意,如此互利互惠的事他自然没有拒绝的道理。

于是乎,同窗的见面寒暄成了李伯玉招聘幕僚师爷的面试。

见一个人往往要小半天,一天下来最多能见四个,有时候赶上饭点还要象征性的供饭。

折腾了几天下来,李伯玉也算小有收获,招募了一个昔日同窗和一个懂税收律法又通文墨的小吏跟随自己去往任地,职位待定。

师爷的人选则由乡君写信向周彻求助。

并州是大景朝最靠北的一个州,再往北走就是胡人所在的幽云十六州了。上谷县是并州靠南的一个小县城,那里非交通要冲,农业手工业也不甚发达,总人口还没有密水县多。

但谁也不能小瞧了上谷县,因为距它不到一百里的地方便是并州南大营所在地——北望镇。

并州作为大景朝北方的了望台和前哨站,一共在这设立了两个大营,除了南大营外,北大营所在地肃河镇,就在十六州和并州的交界处不远。

赵小山自从知道这上谷镇的重要性后,便知道周彻绝对不会让李伯玉当官当的轻松了。

他要不搞点事就不是他了。

为了搞钱都愿意娶无盐女,他什么事干不出来。

李伯玉前前后后忙了好些天,将李小翠送出门后总算能抽出时间和赵小山碰面了。

赵小山在书房门口接到李伯玉时,装模做样的作了个揖,嘴里说着恭维的话:

“呦,李县令前来寒舍,真是蓬荜生辉啊,欢迎欢迎热烈欢迎。”

李伯玉懒得理他的装腔作势,径直走向椅子,坐下后直接后仰,闭着眼睛说道:

“别整那些没用的,赶紧给我上壶好茶,累死了……”

赵小山撇了撇嘴,“回来这么多天不见你人影,一来了就指使我,哪来那么大脸。”

嘴里说着难听的话,动作却是没停,到底让朱丰收泡了一壶好茶叶端了上来。

李伯玉喝了一口热茶,满足的喟叹一声,再睁眼时说道:

“我打算五天后出发,到时候借我一千两银子,另外牛大我也要一起带走。”

“噗……”

赵小山一口茶水喷了出来,被呛的咳个不停。

“你说啥?一千两?你以为我这是提款机还是票号?你咋那么敢呢,开口就是一千两?你看我像不像一千两?你觉得哪值那个钱直接拿走。慢走不送!”

一千两,李伯玉怎么敢啊。

别看他摊子弄的挺大,手里现银真没多少,毕竟挣钱的大头是李伯玉,他不过是小头。而且他的钱要不就是买原料要不就是买房置地,镇里村里四个学堂那么多张嘴等着他呢。

他是虚胖,不是strong。

“你媳妇儿不是乡君么,你既已经吃了软饭,吃一碗和吃十碗有什么区别,朝我借什么钱,我真没钱,有钱也不能借你。”

李伯玉抬头,见赵小山神色认真,知道他没说谎,说没钱估计是真没钱。

他叹了一口气,“之前我要读书考试,吃喝都是乡君的,可现在我要为官了,再总是花用乡君的便说不过去了。”

朝廷授官后虽然给了差旅钱,不过满打满算才二十两银子。

除了他爹娘外,他还要带着仆从和幕僚,一路从密水县出发前往上谷县,这一路吃吃喝喝的,二十两哪里够。

乡君说费用她出,可自己又有何脸面一直花媳妇儿的。

“一千两没有,五百两总有吧?实在不行三百两也行,我先打个欠条,等以后还你。”

三百两倒是可以考虑……

有鉴于李伯玉轻易不张嘴,赵小山到底去程理那支出来三百两银子借给他。

钱交出去后赵小山想起刚才里伯玉说的话,皱眉道:

“你出任县令俸禄是多少?可别为了还钱刚上任就贪污吧?李伯玉,咱可是穷苦出身,可千万别为了三瓜俩枣犯那原则性错误。”

李伯玉嗤笑一声,“对啊,读了这么多年书,哥哥终于达成所愿,当然是第一时间肆意盘剥,尤其是你这样的商户,必须纳税,多多的纳税!”

赵小山听他这么说气的一拳打了过去,直打的他嗷嗷直叫,一点当官的威严都没有。

两人是老相熟了,并没有因为身份的差异变得疏远,反而更加亲厚。

玩笑过后,李伯玉叮嘱道:“我听我爹说你用了我二叔做小管事,我知道你怎么想的,大可不必,我二叔那人好高骛远又能力欠缺,趁早找机会撤了他,别耽误你正事。”

李伯玉不说赵小山都能感觉出来,李全上任这半个多月的时间已经闹了好几出事了,让赵小山十分恼火。

“我爹要随我去上谷,村里的族长之位就空出来了。我爹说还要从李氏族里选,我没同意,你家伯父是皇帝亲封的县男,当之无愧是村长的下一任人选。”

这个事倒是赵小山没想到的。

李安马上要走了,这村长一职便要空下来了。

古仙村之前一直是李家人当村长,那是因为李家是本地大户,人数最多,势力最强。

现在李伯玉考上了进士,势力更上一层楼,按理说村长当还是李家人。

可赵家现在实力也不容小觑。

赵小山兴办免费村学让村里的孩子识字上进,兴办作坊让家家户户有了进项,推广的玉米能活人无数,还被皇帝表彰过。

李伯玉当官只是他自己发达了,赵小山却是带着全村人一起发达,功绩可比李家大的多。

赵家人出任村长确实当之无愧。

尤其这话还是李伯玉亲口说的,更让人暖心。

“你不用担心李氏会阻挠,一切有我在,我会劝服族人的。”

有了这句话,赵小山心中大定,“就是不知我爹会不会同意,他没做过官,连字都不认识几个,可能做不来。”

“这有什么,我爹也不认识几个字,照样做了二十多年。再说了,一切有你呢。”

“行吧,晚上我和我爹说说,看看他什么意思。”

两人商量完村长的事后又讨论起京城的局势来。

听说恩科大榜出来后,皇帝又病倒了,连琼林苑都没去,由三皇子代为主持的。

“以往春闱那些新晋进士光侯官都要半年之久,这次很快便授了官,而且除了个别几个留在了翰林院,其余全都派到地方,也不知是何用意。”

说起时局,李伯玉脸上的神色逐渐凝重起来。

“我猜测是陛下自认为不大好了……”

若皇帝当真驾崩了,那这些进士便要全部滞留在京城,万一被卷入什么纷争,以后能否得用就难说了。

这时候远离京城,以后新皇椅子坐稳了,也算是储备的人才。

赵小山没见过庆元帝,但他私底下觉得他还是不错的。

不论是家里种地还是经商,赋税都还可以,并没有特别繁重,老百姓每年交完税后多少有些盈余。

作坊没兴办之前,村里虽然普遍都穷,但没有一家卖儿鬻女的,多少能过的去。

徭役也一样,除了前年赵大壮去服了一次徭役,这两年朝廷并没有额外征派。

庆元帝还十分重视稼樯农事,知道他们培育出了高产作物,还千里迢迢派人来密水封赏。

当初京城那场动乱,若是一些暴君定会将闹事的学子全部处死,可他并没有,只是禁止他们再科考,甚至保留了他们的功名。

可以说,现在的庆元帝虽然称不上雄才大略,一个守成之君还是当得起的。

就是他的几个儿子有点糟心,拖了他的后腿。

“我觉得陛下并不是特别中意三皇子,可其他几个皇子年岁还小,这般看来以后能登大宝的只能是他了,只不过这位三皇子……唉,不说也罢。”

李伯玉没说的话,赵小山也懂了。

前头倒台的太子和大皇子是又蠢又坏,这个三皇子也不是什么好鸟。

听闻他十分暴虐,府里经常有奴婢的尸体抬出来,死状十分可怖。

听闻有一次京郊一户农户找到顺天府衙去告状,说女儿被三皇子掳走了,虽然三皇子府的管家应诉时矢口否认,但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怎么回事。

当时这事闹得挺大,只不过后来被摆平了。

这种消息连赵小山这种只在京城待几天的人都听说了,可见三皇子的口碑有多差。

见李伯玉还皱着眉头,赵小山拍了拍他的肩膀安慰道:

“唉,谁当皇帝和咱小老百姓啥关系,咱该怎么过日子怎么过日子。你去了上谷县,山高皇帝远的,全国有那么多县,也注意不到你,怕啥。”

李伯玉也知道多说无益,又说了一些别的话题将此事岔了过去。

送走李伯玉后,晚饭时赵小山将村长一事和赵来福说了。

赵来福听罢连筷子都没拿稳,直接掉在了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