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这张寄托着少女心思的白纸从空中飘落,房内顿时弥散着一些尴尬的气氛。
黛玉紧紧攥着信纸,心中忐忑。
兄长是看见了?还是没看见?
贾瑜也默不作声陷入纠结,自己是不是应该装作没看见?
好在雪雁的动作飞快,没过一会儿就将黛玉沐浴用的热水准备好,贾瑜也择机从房中离去。
他还要在扬州停留一段时间,心中纵有千般情话,也不急于此一时。
#
#
翌日。
经过昨夜的薄雨,天色一片朦胧。
贾瑜一大早换好总督装束,在数十卫士扈从的跟随下,先骑马去了贾氏盐号的商行。
此时,贾琏正拍着老腰从柔软的床榻上起身,在新买的几个侍妾的服侍下梳洗。
自从去年年底过来后,贾琏每日可谓乐不思蜀,因为借着贾瑜先前的余威还有父母官林如海的势头,扬州境内大大小小的势力都要敬他三分。
虽然没有什么大钱,但是隔三差五的孝敬却也少不了。
最关键的是,再没人能对他呼来喝去!
至于往常在京城里的那些‘寡妇琏’的外号,自然也是再也听不到......
在这里,贾琏是琏大爷!
揽过正弯腰为他系腰带的侍妾的腰肢,贾琏手掌在对方身体上游弋,坏笑道:“小娘,怎么几月不见你又丰腴了些?”
那女人仰头媚笑道:“琏大爷龙精虎猛,自妾上次一别,可是一直记挂着大爷.....”
“俗话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这一来二去的,可不就有了些变化吗?”
若是贾瑜在此,凭他那过目不忘的记忆力,说不准还会回忆起这女子的身份。
正是他去年抄家的黄府上的一名小寡妇!
其相公是黄府家主黄万金手下的亲信,也是数十名被钦定抄斩的人员之一!
这小寡妇徐氏生得有几分姿色,最关键是这温温柔柔、百依百顺的态度实在让贾琏欲罢不能。
以前和性格泼辣强势的王熙凤待久了,他对这种性格的女人是最没有抵抗力的。
当然,对于贾琏来说寡妇身份也是重大加分项......
眼看着怀里的女人一副娇媚可人的样子,贾琏心头一热,就要抱起再回床上大战一番。
门外却走来一位老者,在门上敲了敲,通禀道:“二爷,漕运总督一等伏波将军,东府的贾大人已经到了!”
这人正是鸳鸯的父亲,也是贾瑜当时亲点的商行负责人金彩。
贾琏闻言,心头一惊。
莫说对金彩口称‘二爷’的不满,就是刚才心头刚升起的欲火也唰的消失不见。
他面色变幻,将解到一半的裤腰带一把系起,急急忙忙开门道:“瑜兄弟不是昨儿才到,怎么来的这般着急?”
贾琏其实也是收到贾瑜到来的消息后昨晚才回来的,之前他一直在扬州周边游山玩水,甚至错过了迎接贾瑜的时间.....
金彩的目光从贾琏背后的女人身上一眼扫过,垂眸不答,只是无声催促道:“二爷,贾大人已经在前厅等着了。”
闻言,贾琏也顾不上这些乱七八糟的,赶忙在金彩的带领下赶往前厅。
徒留下寡妇徐氏一人,在房中看着贾琏离去,眼中光芒闪烁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前厅里,贾瑜坐在椅子上慢慢品着茶水,等了一小会儿才看见衣着凌乱的贾琏急匆匆的从后边出来。
他屁股都没抬起来,只是坐在位置上拱手道:“一别半年,琏二哥别来无恙?”
贾琏哪里敢怠慢,连忙笑道:“托瑜兄弟的福,愚兄一切都好。”
他挪了挪脚步,这才发现平常都是自己坐的主位被贾瑜坐了去,只得讪讪前往一旁的下首处坐下。
贾瑜挥了挥手吩咐道:“都下去吧,金伯留下。”
少年一声令下,伴随着细微的铁甲铿锵声,数十名玄衣甲士从厅中无声退去。
贾琏这才注意到这些分立两侧,像是雕塑一样的卫士。
他偷偷咽了口口水,心头无声感叹道:瑜哥儿的威势愈发重了.....刚才这两下令行禁止的模样,倒是和他小时候记忆里的国公爷差不多了.....
“琏二哥.....”
“诶!”
贾瑜招呼了一声,就见到贾琏似乎是过激一样,蹭的从位置上起身,应了一声。
他失笑道:“来了半年多,琏二哥在扬州这边可还呆的习惯?”
贾琏笑道:“瑜兄弟忘了?咱们家祖上也是江南氏族,这哪里有不习惯的道理?”
他也知道轻重,还不忘补上一句:“若不是老太太和父亲母亲都远在京城,令我时常挂念着,只怕这里的日子比神京城还要舒服哩!”
贾瑜点点头不置可否,继续道:“琏二哥,我来时嫂子还说.....”
没等他继续,贾琏便不耐烦的打断道:“你凤嫂子说的话我猜都猜得出来,不外是那些话,瑜兄弟不说也罢!”
贾琏来了扬州这么久,最怕的就是王熙凤三字。
听到这个名字,他就回忆起了往常被这母老虎欺负的时候.....
“行吧.....”
目光从贾琏领口处漏出的红印上一扫而过,贾瑜也懒得多话。
王熙凤、贾琏这对夫妻其实早就名存实亡了。
两地分居只不过加快了几许进度而已,让原本的巧姐都没来得及登场,就宣告了二人婚姻的结束。
他目光转向一侧,问道:“金伯,这半年盐号的账目怎么样了?”
在贾瑜的要求下,盐号这边每个月其实都会呈递一份月报进京。
金彩连忙道:“大爷,咱们盐号目前累计开业有七个月零十四天,在薛家帮助下,共在九省中开设了近百处商点.....”
先是将大致的经营状况说了说,金彩最后汇报道:“半年下来,咱们这边最后的净利大概在一百一十万两左右,不过下半年可能会有缩减。”
他看向贾瑜,细细解释道:“因为大爷先前对新盐的价格进行了降低,再加上咱们家的盐质量极好,所以不少百姓都是抢着买。其中一次买了一年甚至数年者,大有人在。”
盐业的暴利可见一二。
贾瑜麾下一家盐号,仅仅半年就是百万两的进项。
扬州盐商大大小小几十家加起来,一年千万两左右的进项轻轻松松,赶得上景朝好年景时,一年赋税的半壁江山.....
而对于现在的贾府来说,这笔银子更是不可忽视的存在。
原作里,贾珍为了一年几千两的收成都要大肆追究,可见贾家经济已经败坏到了什么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