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都市言情 > 天堂里的马车夫 > 第176章 抓住了焦虑就抓住了机会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76章 抓住了焦虑就抓住了机会

对于李愚同来说当领导其实已不再陌生,但他还是觉着自己在学着当个领导。

只是现在每天要起得比过去早了,这倒也好。

六点多起床,做好早饭,七点吃完后,他开车就走了,一般20多分钟会到达学校。

进办公室后放下东西,倒杯水,抽根烟,然后他会到校园转一圈,有时也会到教学楼或宿舍去看看,然后就回办公室。一般上午没有课,下午有节历史课。政教上有事主任会来给自己说,或办公室会把相关文件传来,需要安排的事,他会叫来主任安排一下,需要别的处室配合的事,他也会把几个主任找来说一下。

然后就是很随机的事了,要么校长叫去说个事,要么安排一个什么会要去开,要么有什么活动要参加。什么有关学生的事要协调,要处理,或有什么事同校长商量、汇报、请示。如果没什么事了,他会在房间看看书或思考什么问题,或找人说个事,上午时间过得很快,中间还有个大课间,到11点半左右,已是吃午饭的时间了。

午饭后抽根烟,同老师们聊些天,也会回房间休息一会儿。下午上节课,又忙些杂事,就到了下午活动课时间,再后就是晚饭了。如果不值班也没事儿,他会回城里。当然走前会同校长见个面,或者校长有事已早走了,自己就同其他带班领导打声招呼,一日很轻松的。

一个学校终究不大,需要解决的问题并不多。特别很多问题是内部的,就更好解决了。在这个校园中,自己还是自由的。当然与过去相比,生活变的简单和封闭了,至少是与外界的联系少了许多。

在学校做个副职权力是小了,可责任也小了,你不必为学校的方向,发展等根本性的问题太费脑筋。

事实上,在这种现行体制下,一个校长并不如人们想的那样可以发挥多大的作用,很多事情只是随着大流向前,能改变的只是很小的局部。

对于学生和老师所能用的管理手段也就那么几种,而且这些手段也有明显的体制特点。

更为重要的是体制内的学校不是开放性的单位,它一般既坏不了也消亡不了,也没有无限发展壮大的可能。

对一所高中而言,升学率、考大学是它最根本的事情,但恰是这些最根本性的事情目前的体制和制度已规定好了你发展的天花板,你是不可能带着学校走到这些天花板以外的。事实上,在愚同看来,投靠朝廷本身就决定了你的发展,因为你所在单位的发展是与这国家息息相关的,你只是国家这台大机器中的一环,而学校更是附属性的最基层的一环。

如此,你既不能有方向性的突破,也不会在方法、形式上有根本性的创新。所以让学校平稳运行,让一级级学生相对健康成长,让能考上大的学生,尽可能地到高一级学校去学习,就是你大体能做的事情。

所以李愚同到东城高中后,一个切实的感受就是自己的生活彻底安静了许多,偶尔局里或市局检查的人来后会说起上面的一些事,但愚同对所谓上面的事也少了过多的兴趣。

一般情况,对于县局和市局他已很少提起,每个地方都有生活也都有意义,只要你找着了,这个地方就可以安身立命了。

要说有什么不好,就是除了呆在学校,你无处可去。周围是农村和工矿,办个什么事都要到城里,不能如在机关时边上班也可以办不少的私事。当然,对他来说,要走也自由,打声招呼也可以,只是到底要开车离校的,而事办完了也要回来的,所以能不离开就不离开。

这不离开的时间长了,自然会有种寂寞。而学校具体的工作更是比不了在机关那种宏观的决策和安排部署。机关那种宏观的工作会给人一种错觉,总觉得自己在掌控着什么,在决定着什么。只现在回头想想也不过就是工作的一个流程,并没有多少重要。

相反,愚同自己做着副校长时却羡慕那些可以集体办公的老师。一群人在一个办公室,有说有笑的,既相互帮助又相互厌弃,一起说学生,一起议论学校,国家,也谈汽车,美容,旅游和美食。

细想,那种教师的生活也充实,或更真实。

自己从阳湾走出,到了小学,然后一步步又离开学校,到机关走了一圈。再次回到学校,而且在一所高中,算是把基础教育的三个学段都经历的人。虽然每周只上两三节课,但站在教室面对学生时,愚同的感触还是很多的。

一个老师不论有什么样的缺点与不足,站在课堂上,他不会有不好好讲的想法,不会有把什么隐瞒起来的念头,更不会有不想让自己的学生听不懂,学不会的想法。在那三尺讲台上,他的内心是澄净的,只想把自己的所学全讲给学生。那时说在教室如同在天堂,或就是这种感觉,在教室时一个老师的内心是最圣洁的。

而离开了教室,就会进入世俗中。虽然世俗中有各式各样的平台,但在这些平台上,个人的利益就会变得重要,就会成为考虑很多问题的第一出发点。这与在教室的感觉完全不一样。

然而如同说商业是最大的慈善一样,越往世俗里走,世俗会是另一个天堂。这点在愚同去参加莫船的青鸟集团成立大会时感受到了。

愚同是年前去参加莫船的青鸟教育集团成立大会的。

那大会,让愚同知道莫船在那个世界是好的,成立大会上聚集了许多各行各业的人物,看来莫船用一个支点撬动了很多东西。

成立大会是在位于市中心的财富大厦商务中心举行的,集团总部与青鸟图书出版公司、青鸟网络教育公司同一大楼办公。通过大会愚同了解到青鸟集团主要有五大板块,除了上面两大块外,一个大块就是青鸟旗下的培训业务,目前有十个校区,市区六所,县上四所。还有就是青鸟文化娱乐投资公司旗下的一家酒吧和网吧,最后就是即将成立的青鸟私立中学。从成立大会的内容看,这次大会倒更像是青鸟私立中学融资大会。

坐在下面听莫船侃侃而谈青鸟私立中学的创立初心,运行模式,发展远景以及融资情况时,愚同能感到这个家伙是抓住了这个时代焦虑的核心,而抓住了焦虑就抓住了机会。

青鸟私立中学分两步走,第一步是发展初中小学教育,第二步是高中教育。建设也分两步开始,运行的模式将是面向精英层的精英教育。学校总体规模控制在1000人,第一步按500人进行建设,其中小学200名,初中300名。小学生源以青鸟培训生源为主,将在其中招收200名全日制学生,进行从小学起步的青鸟精英教育。初中仍将以青鸟培训学员为主,招收300名学生开展青鸟名校精英教育,前期投资4000万元,由青鸟集团出资2000万,融资2000万,每股以50万起步,入股人员子女免试进入青鸟旗下的各类教育机构。当场向有关参会人员发放了融资说明书。

愚同不知是莫船已前期做了工作,还是青鸟培训这几年的红火吸引了大家,总之融资情况很是火爆。当然从参会人员来看,自然是莫船特意邀请的。

愚同对坐在旁边的丽丽说,我可没钱,不知莫船叫我来干什么?对了,你打算入多少?丽丽说,莫船为这事儿费了好多心思,从目前的情况看,他的想法还是好的,由青鸟培训过渡到青鸟学校,或许可以再造传奇。他跟我说过几次,我当初答应入股100万,现在看来少了,至少得200万。

春华说,你们到底是有钱了。丽丽却说,钱或是有了些,可也比你们更缺钱。但这如同投资一样,没钱是要想办法的,莫船怕也是把所有能动的钱全拿出来了,他是有点儿赌了。你们是干教育的,你们听莫船说的行么?

春华说,别的不说,单从我们学校看,家长为上学为孩子成绩好,一年所花的培训费少则几千,多则上万。如果如莫船所讲,将培训由校外转到校内来完成并取得好成效的话,我相信家长是愿意的。加之青鸟培训的声誉我觉得会成的。

愚同说,春华考虑到了这个培训与正规教育的衔接,倒也是一个点,在我看莫船把精英教育与名校挂钩更是会吸引人的,如果他最终能打通高考就彻底成功了。

丽丽问,可总体生员控制在1000人能有多大的规模效应?愚同说,这不是平均数,能有100名顶尖学生,会带动900名其他学生的。如果这100名每人一万,那么,后面的学生怕就不是一万了,现在的关府中学不就如此么?

丽丽问,你现在也到高中当校长了,你觉得最终会如何?愚同说,形势是好的,莫船也把握住了这个点,但最终要走到那一步并不容易,越到教育的终端,政府的力量就越大。你不看政府不投入的领域民办都蓬勃发展吗?培训就是,再次是你的幼儿园,越到初中,高中政府的投入都大。目前的一中,关府中学虽是民办化运行,但政府仍旧主导着,要让青鸟中学与它们竞争,甚至超过它们,莫船碰到的阻力将极大,主要的阻力不会是市场而是政府,这可能就是最大的不确定性了。

丽丽说,这你倒看得透,他也想过,可他还是相信大势的。愚同说,但政府的竞争有时只需改变一个政策就行。不过从常识看,社会终是前进的,结果不会太差,但其间会很艰难,不过看大家都挺充满信心的。

丽丽说,今天能来的这些人都是有意愿的,青鸟教育这几年风头太盛了,让多少人眼红,觉得不可思议。你们还是要多同他聊聊,我觉得他都有些变了,更大胆也更固执了。

当天的融资意向金达到了2800万。中午吃饭时,那种喜庆很浓,莫船也被众人围着。愚同想同莫船说些什么,可没有机会。看着莫船同大家觥筹交错,愚同知道莫船同他已不在一个世界了。

那天,连舟因学校有事没有来,饭后愚同就回了关东。坐在车上,他想莫船的路,想这个世俗里的天堂,想这个天堂里的精英教育?

精英教育中有钱呀,精英也舍得为子女在教育上花钱。而事实是父母在教育子女时是跟着希望走的,越有希望越舍得花钱,越有前途越舍得投资。而上青鸟是这种希望的起点,但像东城高中的这些学生已在莫船所言的精英教育以外了,人的分化就是从最初的教育分化开始的。

大家小时候看起来都天真无邪的,但随着教育的不同,教育的分化作用就显现出来了。而教育的分化主要的载体就是不同的学校,不说莫船搞的私立学校了,就公办高中现在的招生方式不也就是一种造成不同学校的分化吗?

一个学生进入到不同的高中,他的愿望,他所能考的大学已完全的不同了。想想这些阶层的分化固化,就是种必然的事了。而柏校长看来还是想折腾些,对这些固化并不认可,也不服气,说没有教育不好的学生。

昨天开会时,柏校长居然训了教师。

那种训在愚同看来有些霸道和无知。不是聪明的孩子都会学习好的,不是只要用心学就能学习好,学生是活生生的人,他们是各种影响因素的共同产物。而柏校长认为学习营造的氛围不够,不好,没有那种愚公移山,铁杵成针的狠劲。他给自己讲,要打造出一种拼搏的,敢于亮剑的,不怕吃苦,流血流汗的精神。

他还说要开班主任会,要让班主任学会做工作,学会演讲,要能激发学生,煽动学生,让学生有种亢奋,要用精神的力量去弥补物质的不足。他说他不信没有学不好的学生,只是我们没有想到足够好的办法。

昨天他跟自己谈时很激动,只自己倒有些沉默。李愚同能理解校长的心情,可愚同知道,教育不只是精神问题,学习不是干一件体力事,不是拾柴,跑步。

但他是校长,既如此说了愚同就想自己怎么召集班主任会,怎么营造这种人定胜天的拼搏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