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于感情和责任的双重角度考虑,也为了能与这五位少年取得良好的关系,并将这种良好的关系永远的保持下去,丁瑜洲除了通过言语上来说服这位少年,当然他还需要做的是必须用实际行动获得这五位少年的绝对信任。
确切得说丁瑜洲必须达到言行一致,才能够让这些敏感的少年真真切切的信服于他和拥护于他。
丁瑜洲知道了这些少年的姓名和身世,在可怜和同情他们的同时,更多得是想着觉着自己应该尽一份作为老师的责任,尽量让他们走上正规的道路,而不是在原有的邪路上越走越远。
自己也不知道哪里来的这么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或许他是对于这位少年那声名赫赫的令尊的一种尊敬,也或许是因为致力于研究历史的专业人员角度对历史负责任的考虑。
反正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也或许是综合各种原因的结果,丁瑜洲对这些少年上了心。
丁瑜洲认真分析了这五位少年的具体情况,并且逐个对他们进行了剖析和审视,针对他们的不同性格特点和不同的身世遭遇制定了一对一的教学方案。
丁瑜洲如此用心的教学,传达了孔夫子所提倡和遵循的教学理念,“因材施教”才是对每个学生最大的重视。
丁瑜洲除了每天通过语言的鼓励来督促这位少年勤学用功,同时他还努力做出一些现代大学生所比较喜爱的物件,来帮助他们排解学习过程当中的痛苦,比如丁瑜洲继续发挥他的雕刻技能优势,为每一位学生制作了精美的笔筒笔架等物品,并且每一个学生的笔筒笔架都不一样,都尽量符合他们的审美情趣。
比如丁瑜洲为长孙浩然雕刻的笔筒就是结合了他的性格特点,长孙浩然是那种高冷的公子,但是内心却是火热的,只是没有一种表达的途径。
丁瑜洲符合了长孙浩然的这一特点,大胆地为雕刻了一个美少女的形象。
栩栩如生的美女站在一片竹林中,静静地矗立在寒风之中,衣袂飘飘,如仙女下凡一般的意境。
为程青雕刻了一把武士刀,因为他喜欢学习之余练习拳脚功夫。
为秦如祖雕刻了一个文昌塔造型的笔筒,因为他希望他能够继续着他的文学爱好之路,而不要有任何家族的负担和包袱。
有了学习用品,丁瑜洲还在周围学生的学习内容安排方面也着实下了功夫,他知道这五位少年对于经史子集这些经典不太感兴趣。
其实不光这五位少年,大多数学生对于这枯涩难懂的经典是不太感兴趣的,所以这对丁瑜洲的教学提出了很大的要求,同时也让丁瑜洲觉得可以改变一下教学内容和方法,而不是约定俗成必须按照经典学习来评论学生的才能。
对于教学理论,丁瑜洲虽然是学习历史专业的,但是十多年的求学经历,让他对于教学理论还是有着很深的研究。
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吗?
丁瑜洲如此戏谑地称呼自己。
如此大胆的设想和勇敢的尝试,改变了国子监一直以来所坚持的教学安排,他对于教学内容进行了严格的划分,按照这几位学生的认知特点,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不同的种类,并在这不同种类下划定了不同的学习书籍,比如初级定位学习《三字经》《千字文》等初级科目,中级则随着学生能力的提升和认知水平的提高,相应提高难度,学习《论语》和《诗经》以及隋唐以来的诗歌。高级就是学习儒家的经典着作《孟子》《中庸》《大学》《周易》等。
除了学习这些经典之外,丁瑜洲还大胆创新将唐传奇这类文学题材,就是类似现代的小说的东西,引入教学课堂,鼓励学生们阅读自己喜欢的课外书,增长才干,开拓视野。
丁瑜洲如此划分,其实是非常科学的,符合学生们的认知水平和发展情况,对于这五位学生而言,他们很快接受了这种教学安排,同时在学习之余,丁瑜洲还让他们积极参加各种体育活动。
比如上午参与经典学习,下午进行骑马射箭打球踢足球拳脚功夫的训练。丁瑜洲亲自当起了武术教师,将自己所学的拳击柔术等功夫都派上了用场。
毕竟男孩子们是喜欢动的,尤其这种体育运动具有攻击性,更是符合男人之间的搏斗,所以体育运动的课堂引用让学生们对丁瑜洲喜爱有加。
丁瑜洲的所作所为,是之前没有任何一位先生如此这般做过的。
由于丁瑜洲功夫精湛,在这些学生面前大露了一手,不仅征服了这五个少年那躁动不安的内心,而且也让这些少年心服口服。
这五个少年都不是丁瑜洲的对手,所以丁瑜洲在体力和招式上也占了绝对的上风,也彻彻底底征服了这五个少年对他这位老师的尊敬和爱戴。
经过这种劳逸结合的安排,这五个少年渐渐的走上了正规,偶尔有时候也会懈怠,但是大体方向是对的,他们改变了以往的作风,开始变得尊敬师长友爱同学,也改变了原有的恶习。
丁瑜洲和他的学生们的这些变化,被叶静能和国子监其他官员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中,更是被其他国子监学生所深深羡慕。
对丁瑜洲的这种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的安排,其他院落里的学生渐渐提出要让自己的先生也效仿丁瑜洲的这种教学模式。
好在叶静能思想灵活,眼光长远,能够认真倾听学生们的呼声,所以他一拍桌子一拍脑袋,做了个勇敢的决定,允许其他院落学习崇德堂的教学模式,开展试点。如果效果不错,就可以一直保留推行。
国子监这么一试验丁瑜洲的教学模式,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果然大大提高,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也明显提高。
教学内容和教材教学模式的安排,全都借鉴了丁瑜洲所提出的这一创新举措。
整个国子监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场面。
总之,就是因为这种原因,让丁瑜洲在国子监里名声大振,许多官员对丁瑜洲纷纷竖起大拇指甚至夸赞,就连国子监的太学生们见到丁瑜洲也更是礼让三分,尊敬有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