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小面摊不大,但味道是真的好。

香料和配菜都是花的功夫的,吃起来别有风味。

连小摊老板都说,他这面摊上一些特色香料和配菜,得是有知青从滇省那边回来才有,要是没人回城,那这些特色也没了。

“你们没试着找过运输队帮忙带吗?”这会面摊上的人不多,谢泷西边吃边问。

老板点了点头又摇头。

怎么没试过,他们想了不知道多少办法,但要么是费用太高,要么是人家瞧不上这点小油水,要么是不上心保存不当,带回来的根本就没法用。

“不过我们也想开了,有的做的时候就做,没得做的时候,做别的嘛,反正下乡几年,别的不说,厨艺是练出来了。”男知青还挺乐观的。

说着,又抬起下巴,点了点篮筐里新鲜青绿的青菜,嘿嘿直乐,“种地种菜也不错,都是我们自己种的。”

他们没地,但家里有院子。

回来闲得慌,遭家里嫌弃,就开了地种了点菜,没成想这会开小摊还用上了。

最主要的是,别看摆小摊辛苦,但真能赚着钱。

去年刚回来那阵子,突然回来也没个工作,在家里吃白食,结果高考还落榜,爹妈不说,哥哥嫂子都开始摔碗了,连侄子侄女话里话外都瞧不上他。

菜也是心里太苦闷才种的,顺便叫上关系好的胡同兄弟一起种。

后来菜太多,还想过去卖菜。

但他们根本就拼不过郊区的老农民,人家有地,品种多还舍得吃苦,天不亮就新鲜采了担出来卖。

他们试了几回,这活太累太细碎,为了几毛钱跟婶子大娘掰扯不完,心累。

后来也是几个人坐一起怀念当知青时的日子,觉得那会虽然辛苦,但大队还有他们的容身之处,桌上多吃口菜也没人天天摔碗挤兑。

说着说着怀念起那边的食物来。

后来就顺理成章支了这个小摊,正是开学那阵开起来的。

说起来还怪心酸,当年的中学同学,不分高低贵贱通通下了乡,又一起回了城。

结果人家高高兴兴去大学报到,他们成了人人看不起的小摊小贩。

不过等周末一统账,心酸就淡了。

“你们也是知青吧,来寻门路的?”老板善谈也是有原因的。

自从他们这小摊支起来,每天都有好多对未来迷茫的知青上门取经。

虽然大家不是在一个地方下乡,但都是同命运的苦命人嘛,他们几个能说的都说。

支小摊会遇到的麻烦困难,怎么解决,都不藏私。

至于赚多赚少,这就没法明说了,只能说只要能吃苦,绝对比当无业游民要强。

干这个还得有强大的心理素质,顾客不嫌,但家里亲戚、朋友,还有四邻嫌啊。

出门进门都是窃窃私语。

他说掏心掏肺全说也不怕别人抢生意,别看摆小摊赚钱,但也不是一开始就赚的。

开始你得投入吧,光这一步,就拦倒了一半人。

正干起来,也不是马上就有客的,得等客人来,有客人来了,做吃的,你还得口味好,才留得住客。

前头没回本又辛苦的时候,又有一半人又放弃。

这一半又一半,最后能坚持下来的,都是少数,而且也不是所有人都有手艺,更多的是进货卖货。

“对,是有这个想法。”谢泷西笑着点头。

她和裴照临趁没课的时候也出去跑过了,现在不是恢复高考前那会了,那会还有门路可寻,路子能打通。

现在回城知青那么多,人家全是本地土着。

不说本身有关系,就是七大姑大八姨的,也都是人脉,他们根本就插不进去手。

就各个厂里,从上至下,厂干部厂职工,各家各户多的像梁书记家那样,三个孩子全下乡,少的顶多留下孩子在身边。

这些关系户,谢泷西和裴照临是无论如何也争不过的。

她们好话说尽腿跑断,搭进去烟酒礼物,比不上人家轻飘飘一张条子。

别说仓库里的货了,有那心黑的,刚生产出来的货物,生产的原材料都能随便拉走往出卖。

先前的模式难以复刻,两人准备换条路走,进货来卖。

谢泷西的想法是搞服装生意,这年头卖成衣的不多,更多的是自己扯布找裁缝做,但成衣是大趋势。

尤其是好看质量好的成衣,单价高,利润更高。

谢泷西也就是在上学没时间,不然她都能召集起一批缝纫女工,自己开小厂生产贩卖。

除了成衣,接下来几年的流行,只要抓住,每一个都是金猪。

像是蛤蟆镜,喇叭裤,蝙蝠衫,踩脚裤……哪一样不是飓风一样,刮得满大街都是。

不过这些都是八零年以后的事,谢泷西现在开始打好基础,到时候等引领潮流的电视剧,电影一播放,就有足够的资金和渠道来捞金。

上辈子比别人晚了十来年,辛辛苦苦也只是奔中产。

这辈子谢泷西的目标,是稳打稳扎,成为资本市场那1%,能够后顾无忧地——盖房子。

家对谢泷西来讲,曾经是可望不可及的东西。

沪市没她的家,蒲宁因为误会,她以为自己回不去,也不是她的家,她那时候最渴望的,是有一个自己的家。

入装修这行算是误打误撞,但实话实说,入行后,最开始的那几年,帮客户装修每一个家,谢泷西是觉得幸福的。

装修对谢泷西来说,更像是给客户造梦,把他们的梦具象化,再融入她对家的理解和渴望。

后来嘛,谢泷西也成了俗人。

远离一线,成为掌权者后,她关注的只有公司业绩,未来要怎么发展。

这辈子嘛,谢泷西想给没家的年轻女孩子们,造梦。

这个想法最开始是模糊的。

开始她是想继续做老本行,后来想,都重头再来过了,胆子大点自己盖。

直到身处校园,同学们对国家大事、经济造势,社会弊端的种种激烈讨论和辩论中,心里的想法才渐渐清晰,有棱有角起来。

每个年代都有每个年代的问题,大家讨论的问题,谢泷西这里大多已经看到了答案。

但她重生前,因为贫富差距大,经济行势不好的诸多社会矛盾,谢泷西不知道答案。

她改变不了历史,但她能做点力所能及的事。

当然,现在说这些有些大言不惭,所以谢泷西都是埋在心里,谁也没透露。

包括裴照临,也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