嫂子姓阳,叫阳华,才二十七的年纪,看上去却像三十七。
家里七个娃娃,自家两个,兄嫂家三个,还有两个是严志庆没转业时,收养的战友家的孩子。
严志庆以前跟顾谨铭一个部队,因伤转业。
转业前严志庆就被定为五级残疾,转业后进了他们县城的国营厂工作。
严志庆虽然没了条手,但工作能力不差,养家原本是没有问题的。
可他转业没两年,严志庆的大哥就因为意外去世,嫂子受不住穷跑了,留下三个孩子,严志庆和阳嫂实在狠不下心,就把三个孩子接到家里来养着。
大哥出事,家里老人受刺激也跟着倒下了,婆婆还好,公公送到医院后紧跟着查出大病,得治。
一大家子,最后只剩下严志庆上班,阳嫂上工养家,自然就捉襟见肘起来。
转业时还风光的国营厂,这一年厂里的境况也不太好了。
他们这厂本来就偏远,规模也小,交通不便不说,机器也老旧,没有专门的技术人员,机器一坏厂里就要停工。
厂里一停工,货就没办法如期交上,交不了货结不到钱,工人的工资也没法按时发放。
也是巧了,顾谨铭托严志庆查梁靖乾的时候,严志庆正好停工在家。
查完梁靖乾那些事,又休息了一阵子,去上了两个月的班,又歇回了家。
要不然谢泷西来这里,还不一定能找得到人。
谢泷西吃面的时候,严志庆出门去了,出去不是为别的,是去妇女主任家里借屋子安置谢泷西。
他家里就两间屋,就是他住出去,也不好安置谢泷西。
他们两口子习惯了没事,可总不能让谢泷西和阳嫂带着两个孩子挤着睡。
他们这儿地广,村与村之间都离得远,更别提公社镇县了,让谢泷西回县招待所住更不现实。
等严志庆回来的时候,谢泷西已经在帮阳嫂晾衣服了。
一大家子的衣服,洗起来辛苦,晾起来也壮观,一院子晾得满满当当。
到这会,严志庆和谢泷西才有功夫坐下来说正事。
字面上的文字写得再详细,也比不上面对面的沟通细节,再加上严志庆为人严谨,一些没有真凭实据的猜测,他也不会往上面写。
现在两人把互相知道的一对,很容易就推出具体发生了什么事,甚至严志庆还给出了重大嫌疑人物。
“人已经死了。”严志庆习惯性地敲了敲桌面。
谢泷西意外了一瞬,又有些了然。
像这种涉及到上面人想隐瞒的事,一般就两条路,要么送权送利,把人捆绑到跟他们在一条船上。
要么,就让对方永远也开不了口。
难怪京市没人防备,原来路已经被人从中间挖断了。
比起严志庆说起这事时脸上的愤怒,谢泷西反倒很平静。
兵团沿用了军队的建制,哪怕严志庆已经转业,查到这样的事,对他来说,依然和看到队伍里出现渣滓一样,恨不得把人清除出队伍。
谢泷西则是对任何职业都没有滤镜。
什么职业都有好人坏人,这世上也没有任何一种考试、考核方式,能筛选出人渣。
“人死了也得查,烈士的名头这种人可不配。”谢泷西脸色一直冷冷的。
尤其在听到对方是“因公殉职”后,更加冷淡。
严志庆点头,他本来只是帮顾谨铭一点小忙,原本只是查查梁靖乾,查到这里才往深了查的。
把材料寄给顾谨铭后,他还查出了些东西。
小领导死后,他两个儿子带着老娘家小,都搬家去了宁市,说是拿抚恤金买了两个工作。
先不说抚恤金够不够买工作,就只说真够买到了两个工作,但那也只能解决两个人的户口问题。
对方可是一家子人,上有老下有小,没有户口就没有供应粮,光靠两个人的工资可养不活那么多人。
要么,他们的户口问题被人解决了。
怎么解决的,一查一个准。
要么,他们手里有钱有票,能养得起一大家子人。
这钱怎么来的,就很值得考究了。
“市市离沪市近,这事经不起查,拿到证据我立马想办法捅上去。”谢泷西把这事列到她的行程本上。
不管是匿名举报,还是透露给被他们占了位置的人,都得把这事曝光出来。
浑水才好摸鱼。
工作、户口可以安抚这一大家子,但都没有了呢?他们肯定会拿着把柄找上门去。
路被挖断了,谢泷西就把这路重新给修起来。
甭管是梁靖乾还是苏芙蓉,是狐狸总会露出尾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