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割据自立后,我强娶了敌国太后 > 第711章 独孤氏被害的线索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杨枫被敕封为皇太孙的消息,在雒阳正快速发酵着。

司徒家和萧家,只是其中的两个缩影。

当然了,更多的世家选择了东宫太子,毕竟他们跟杨枫没有联姻关系,也对杨枫对待世家门阀的态度不满意。

不能鱼肉百姓,我还叫什么世家门阀。

司徒家和萧家还开会商议了一下,独孤家直接不用商量,就是杨枫了。

还有甘水宫和高炯,也是早就选择了杨枫。

就在这个时候,杨枫对生母独孤氏死因的调查,也发现了一丝的线索。

这一丝的线索,并不是来自那两个稳婆的家人,也不是在场的下人们的家人,而是来自东宫。

稳婆和独孤氏生产时候在场的所有人,全都被杨钦给杀死了。

她们的家人,对此毫不知情。

就算是那两个稳婆曾经得了几百金,可她们的家人也不知道金子是谁送来的,只是在整理那两个稳婆遗物的时候发现了。

所以,这些个线索,早就是断掉了。

不然的话,以独孤家的能量,不可能调查那么多年也没结果。

更何况,皇帝杨显也派锦衣司和监察卫联合调查,确实没有任何发现。

杨枫毕竟是后世穿越过来的,不知道看过多少破案的电影和电视剧,还是有那么一点知识的积累的。

杨枫的思路,是从东宫和萧家打开突破口。

如果,杨枫猜测,如果杀死独孤氏的人是杨钦,那么绝对不可能是无缘无故。

就算是平民杀妻,也不是那么容易下得了决定,更何况是一个亲王要杀死自己的正妃,这个正妃还是世家门阀的嫡女,皇后的亲侄女。

独孤氏貌美如花,知书达礼,才华横溢,贤惠孝敬,几乎是一个没有缺点的女人。

所以,如果杨钦要杀独孤氏,那就一定有充足的理由。

再联系到,独孤氏死后没两年的时间,杨铮就被卷入谋反案,所以杨枫就大胆猜测,很有可能是独孤氏无意中发现了杨钦的阴谋。

或许,独孤氏要向独孤皇后告密,但杨钦苦苦哀求什么的。

再加上独孤氏临盆在即,也着实不方便出门,这事就暂时搁浅下来。

于是,杨钦就在独孤氏临盆的时候,下了杀手。

所谓虎毒不食子,杨钦没有对杨枫下毒手,将他留了下来。

还有一种如果,那就是萧氏觊觎晋王妃之位,出手害死了独孤氏。

又或者,杨钦与萧氏有奸情,萧氏无法再嫁,只能害死独孤氏,自己上位。

当然了,这种可能性几乎为零,毕竟世家门阀的嫡女和庶女,都是规规矩矩的。

再说了,若杨钦已经是太子了,萧氏害死独孤氏上位,还算是理由牵强,可那时杨钦还真是晋王,身在晋州。

杨钦谋划东宫之位,肯定是秘密进行,怎么可能会告诉萧氏这么一个未出阁的女人呢?

再根据杨枫跟萧广元的接触和了解,此人应该不会参与到这样的阴谋中。

除非,是萧广元的长子萧融,替杨钦谋划此事,条件是让萧氏上位。

这么一来,萧氏成为太子妃,成为皇后,萧家的地位自然也就会水涨船高。

所以,杨枫根据一番分析,就将目标定位在了东宫和萧家,希望能找到什么线索。

第一个线索,在独孤氏出事的前几天,萧融去了一趟晋州,而且是杨钦派人将他请过去的。

当时的萧融,还没有出仕。

第二个线索,独孤氏死后没多久,杨钦就向皇帝杨显讨要萧融去晋州任职,担任户曹偏卫。

后来,萧融在晋州又被提拔为户曹右卫,户曹左卫。

杨钦入主东宫之后,萧融又被杨钦举荐到江州担任户曹从事,后来又升为江州别驾。

因为萧氏后来成为晋王妃,成为太子妃,很多人都认为,杨钦重用妻兄是很正常的事情。

但是,他们忽略了在萧氏嫁入晋王府之前,杨钦与萧融的勾结。

这两个线索,使得杨枫怀疑独孤氏是死于杨钦之手,萧融也参与了此事。

只不过,怀疑毕竟是怀疑,杨枫的证据不足,无法直接敲定此事,必须再继续调查。

但因为方向基本上明确,接下来的调查,自然就会容易一些,不至于像是独孤家那样,简直就是没头的苍蝇。

这两个线索,杨枫没有告诉独孤敏和独孤梅。

杨枫担心,一旦独孤家知道之后,会忍不住参与到调查中,难免会有打草惊蛇的可能。

大荒国。

大荒城。

皇宫。

大荒殿。

耶律太后拿着从燕州发来的最新情报,不由一阵发呆。

接连的几个消息,让耶律太后着实有些搞不懂杨显的意图了。

先是寻仙问道。

这一点,耶律太后也能理解,因为大荒国也曾经有过寻仙问道的皇帝,而且不止是一个。

只不过,没有一个成功的罢了。

杨显的年龄,也符合想要长生的需求,此事定然不会是假的。

先让太子杨钦监国,再敕封杨枫为皇太孙,耶律太后喃喃自语道:“大楚国皇帝,好一手制衡之术啊。”

“如此一来,楚皇完全可以不理朝政,安心寻仙问道了。”

旁人看不懂杨显这样做的目的,但耶律太后一眼就看穿了,这就是同为皇者的共鸣。

自从和亲又赔偿之后,大荒国的朝廷也闹哄了一阵,但耶律太后的手腕也很高明,拉拢一批,打压一批,很快就将朝廷稳定下来。

澹台灭楚虽然兵败,但耶律太后将责任推给了已经战死的慕容秦,并没有免掉澹台灭楚的南院大王之职,而是让他抓紧招募兵马,抓紧时间训练,以待日后有机会,再南下报仇。

除此之外,耶律太后得知维部内乱之后,便派人秘密前往维部,面见了霍木仑首领,表达了她的善意,并对慕容复事件进行道歉。

果然不出耶律太后所料,霍木仑首领在杨枫手下吃了大亏,又众叛亲离,正处在孤立无援的境况之下。

她这么突然一示好,使得霍木仑首领高兴之极,也表达了亲善大荒国的意思。

耶律太后很懂得循序渐进的道理,并没有着急着跟霍木仑首领结盟,而是先培养着感情。

等时机成熟了,耶律太后就会跟霍木仑首领结盟,并暗中助他重夺维部的大权。

这么一来,燕州面对大荒国、维部和铁勒的三面包围,哪里还会有胜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