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割据自立后,我强娶了敌国太后 > 第696章 这句话的信息量太大了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696章 这句话的信息量太大了

杨枫返回蓟县之后,先洗了一个澡,换了一身干净的衣服,就赶紧来到了书房。

书房里,杨枫的几个重要谋士已经在等着他了。

诸葛先、耿春秋、武云峰、云翼,真正能被杨枫倚为心腹的,就是这么四个人。

这就好比是三国时期的曹操,能让他展露不臣之心的人,也就是郭嘉、董昭等那么几个而已。

杨枫来到,身后跟着高冬儿。

高冬儿是燕州的暗坊司司直,掌控着燕州派往各地的那些暗坊,以及那些暗坊搜集的各种消息。

刚开始,高冬儿还需要高雏凤辅助。

但没过多久,高冬儿的超凡能力就一步步展现出来,早就可以独立执掌暗坊司了。

高雏凤也就趁机退了出来,安心在英雄楼和才子楼献艺。

因为高雏凤明白,暗坊司对杨枫的重要性,司直必须是他绝对信任的人。

高冬儿已经侍寝,成为杨枫的女人,忠诚度自然直接打满了。

而高雏凤不过是燕州的客卿,她效力的人是皇帝杨显和皇后独孤仪凤。

如今,独孤皇后死了,高雏凤就只对皇帝杨显效力了。

还是每隔几日,高雏凤都会将燕王府的消息传到雒阳,杨显的手中。

这种生活,对于高雏凤而言,绝对是一种煎熬。

因为,高雏凤对皇帝杨显忠心,对杨枫就是心怀二心。

可在高雏凤的心里,早就已经仰慕,甚至于喜欢上了杨枫。

仰慕归仰慕,喜欢归喜欢,但高雏凤不能做杨枫的女人,不然就一定会引起皇帝杨显的猜忌,认为高雏凤背叛了他,甚至于会对杨枫有所怀疑。

面对着自己喜欢的男人,却又不得不故意以冷漠相对,这种感觉对一个有血有肉的女人而言,绝对是一种痛苦。

而这种生活的结束,只能是皇帝杨显驾崩之后。

这个想法,高雏凤不敢有,因为盼着皇帝驾崩,绝对是灭九族的大罪。

杨枫扫视一圈,开口说道:“孤王此番回雒阳,深感时局变化之大,对我燕州而言,并非好事。”

“今日召集诸位过来,共商日后大事。”

“第一件事情,皇祖母已经仙去。”

此言一出,众人皆惊。

独孤皇后仙去了?

杨枫继续说道:“皇祖母突然离世,其中定有蹊跷之处,孤王也是有所怀疑。”

“只是,孤王将这个猜疑对皇祖父说了,但皇祖父始终认为皇祖母是因为没有及时服用仙丹,惹怒了仙人,这才骤然离世的。”

“孤王见皇祖父不信,也就没有多劝。”

众人一阵沉默。

在座的都是当世少有的智者,自然明白,要想知道凶手是谁,就得看独孤皇后离世对谁最有好处。

第一,是皇帝杨显,从此没有了制约。

但皇帝杨显不会下这个黑手,不然他何至于能容忍独孤皇后约束他那么多年。

再说,从未有情报说,皇帝杨显与独孤皇后的关系恶化之类的。

更不要说,独孤皇后已经允许皇帝杨显能逐步纳妃,皇帝杨显更加没理由容不下独孤皇后了。

第二,就是太子杨钦了。

杨枫的生母是独孤皇后的亲侄女,但却早死,现在的太子妃是萧氏。

所以,在杨钦和杨枫之间,独孤皇后明显是偏袒杨枫的。

一旦杨枫再有更多的功劳,显示出更强大的能力,一旦杨显夫妇长寿,一旦东宫犯下什么过失,难保不会出现绕过太子杨钦,让杨枫直接继位的可能。

独孤皇后死了之后,杨钦和杨枫对于杨显而言,就是儿子和孙子的差别,不再掺杂别的因素了。

武云峰微微一叹:“先是皇帝陛下寻仙问道,然后是皇后娘娘突然仙去,看来东宫那边的动作很大啊。”

其余几个人,皆是心中一凛,这句话信息量太大了。

杨枫看了武云峰一眼:“大致,就是这么一个情况,诸位心中明白就行了。”

“眼下的时局,对我燕州已经是极为不利了。”

“好在,我燕州已经在北境站稳了脚跟,不管是军力,还是财力,以及人口,都有相当的规模。”

“不过呢,灭东匈奴的那一战,燕州已经与铁勒和大荒国结下仇怨,隐患还是很大的。”

“与维部的联姻之盟,也不是那种坚如磐石的情况,霍木仑首领对孤王颇有怨言。”

“若是大楚国一旦发生动荡,我燕州就会彻底失去大楚国的援助,只能完全靠一己之力了。”

这确实是最有可能发生的。

杨钦一旦登基,必然不会坐视杨枫继续执掌燕州。

按照帝王之术,杨钦一定会将杨枫调离燕州,去一个内陆的州当王爷。

只有边州,才有强大的军权,而内陆州,就是闲散王爷,吃喝等死那种。

到那个时候,杨枫只有拒绝一途,割据自立。

可大义呢?

自然就不在杨枫这边,而在杨钦。

一旦杨枫在燕州搞独立,杨钦就可以挥师北上,再暗中请大荒国和铁勒出兵,燕州就是一场浩劫了。

维部,霍木仑一定会趁机跟杨枫断了联盟,置身事外。

以燕州一地,就算能挡住大楚国、大荒国和铁勒的联手进攻,必然也是千疮百孔的局面。

燕货再想南下或者北上,为燕州带来源源不绝的财力,也是不可能了。

钱粮不足,燕州早晚必败,杨枫岂有活路?

这时,诸葛先淡淡一笑:“启禀殿下,卑职倒是有一计,或许可以化解殿下被调离燕州的风险。”

杨枫知道诸葛先足智多谋,不由精神一振,立即问道:“有何良策,速速讲来。”

不等诸葛先再开口,耿春秋便笑着问道:“诸葛大人之意,莫非是想以战为由?”

诸葛先含笑点了点头:“正是此意。”

杨枫也是眼睛一亮,他已经明白了诸葛先的计策是什么了。

只要燕州一直都有战事,杨钦就无法下达将杨枫调离的圣旨。

不管是雒王杨铮,还是左仆射高炯,甚至于司徒南和萧广元,都会强烈反对。

退一万步讲。

就算杨钦真的一意孤行,非要下达这样一道旨意,杨枫完全可以以燕州战事吃紧为由,来一个“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拒绝执行杨钦的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