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点头回应对方的李欣,不厌其烦地回答:“面包、馒头、花卷都可以,可以配米浆。因为他吃粥适应了,说明消化大米不错。刚加馒头这些的时候观察一两天,看看消化这样的面食结果好不好。也可以配豆浆,不过如果还没吃过黄豆制品的话,也要用反馈式饮食的方法去给孩子添加。”
“点样先算‘反馈式饮食’?”
李欣从背包里拿出“反馈式饮食”的科普卡递给对方,同时也进行解说,“就是在添加孩子没试吃过的食物时,要小心的话,就用反馈式的方法,每次添加一样新尝试的食物,3到5天内只有这一样是新添的,确定消化好了就纳入日常食谱,这样逐步扩大三餐可搭配食物的范围。
这个工作,一般推荐从6到7个月时,孩子能独自坐稳的时候,刚添加辅食就开始做的。现在呢,我们也可以总结一下,孩子从刚开始添加辅食到现在,都试吃过了什么?然后,试过消化没有异常的食物都可以吃,可以用或蒸或煮的多种做法来吃,而不是都放到粥里去吃。”
安女士还没来得及再说话,就听李欣手机上下午5:00的闹钟响了。李欣按掉了闹钟,却看到安女士拿着那张科普卡,还是皱着眉,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
于是李欣想了想,就再次补充说明:“我们总结一下:现在宝宝大便不成形,可能跟主要食物是粥水有关,这可以再观察;然后,既然已出现大便深色了,就说明肉和蛋已造成消化不良了,还是要想办法减一下肉和蛋才好。
之后我们让孩子三餐的食物足够丰富了,他才在吃饭的时候会有好胃口。如果,此前也没让孩子尝试自己动手,都是老人家喂的话,还要做好准备,给娃一段时间练习手抓食物吃、再练习用勺子吃、最后练习用筷子吃……
也许,这个过程许多人嫌麻烦,但是如果没有孩子自己动手练习的这个过程,许多孩子都不会爱上吃饭的。”
安女士听了,总算理清了思路,开始跟李欣道谢。二人道别后,就一起离店,安女士去这附近的地铁站搭地铁,李欣则走回医馆去跟萧雨还有芝芝兰兰会合。
在李欣刚离开的这个咖啡店里,一位育儿群的群友、也是一位老顾客,俞珊珊,恰在旁边一张桌上坐着,她恰巧观察到了李欣这回的大部分工作过程。在李欣刚出门时,她就追上来打招呼,然后不停地称赞:“小李老师,我才发现,你可真是好耐心、好理解力!”
“哪里哪里,磨练中磨练中!”李欣笑着回应对方,然后跟她闲聊两句,听俞珊珊说她女儿青春期后来过得很顺利、母女关系也好了许多,于是衷心地恭喜了对方。然后又聊着才发现,二人要走的方向并不同,于是便道了别各走各的了。
李欣对自己的理解能力,还是比较有信心的,但是,真心不觉得自己耐心好。比如这回,自己都感知到对方有关于家庭矛盾的倾诉需求了,但却没有足够的耐心听她讲完,这其实是自己耐心不佳的表现吧?
但她今天也实在累了,只想尽快结束工作,所以实在顾及不了太多。于是她在做收尾工作的时候,就特意在工作微信上给安女士留言,若有后续问题,欢迎在私聊里多多交流。
李欣以为,既然当面交流的过程还算顺利,那么客人若有更多想说的,想必也会积极发消息给自己吧?毕竟,只要不重新预约咨询服务,就不产生新收费;而自己只要在信息收集足够的前提下,都可以时常回答一些相关问题,保持“用户黏度”呀?
谁知道,现实的走向却跟她的设想完全不同,即使李欣跟许多客人都说过了“欢迎继续交流”,但在微信上主动继续提问的客人还是寥寥无几。甚至,认真回应李欣的线上回访的客人,也越来越少了。
这成为了李欣现阶段在育儿咨询工作方面的一个新问题:为何大家持续交流的意愿越来越低了?李欣回到新雨中医馆的时候,心里还在想着这个问题,所以到大厅看到萧雨正陪着芝芝和兰兰,她就想着大家赶紧回家,好让她去写写今天想到的这个问题。
萧雨却拉住了她问:“跟大家一起聚个餐?”
“俩孩子都带着?太吵了,等孩子开学再约吧!”
萧雨一想也是,就去会议室拿东西,顺便跟还在里面的其他人打了招呼,然后一家四口就先去拿车了。李欣将孩子们安顿进后排的两张安全座椅里,自己则坐到了副驾驶去。这天,都稳稳地固定在儿童安全座椅里的芝芝和兰兰,因为活跃了一下午,所以开车没多久,商定了晚饭吃什么后,她俩就都睡着了。
夫妇二人一路都在聊天,却都默契地没有聊今天开会的具体内容。甚至到当晚孩子都睡了后,萧雨与李欣二人坐在自家客厅里,也只是找了一直想一起看的美剧出来,边喝茶边看剧,尽兴后就回房休息了。
李欣的下一单咨询,是视频咨询,约到了下周的一个工作日下午。这个时段,萧雨已经出完诊回家来了,可以负责陪孩子。
到了约定的时段,李欣照例在自家书房里做好了准备,按时播出了视频。对方很快接通了,是一位5岁男宝的妈妈,楚女士,她带着一脸的疲惫出现在了镜头里。
楚女士一接通就跟李欣说:“小李老师啊,我觉得我的儿子特别难教,不知道该怎么办!最近,他赖床和做什么都很懒的问题尤其严重,已经弄得亲戚朋友都知道了,都觉得他很难搞!说他,骂他,打他,都不管用!小李老师,你快教教我怎么做吧,真是伤心死了!”
李欣听了,就只好先安抚对方:“听了您的诉说,看得出来妈妈很心急,但是这也是急不来的,我们深呼吸一下,先平静平静。我们的确有一些帮助孩子提升行动力的方法,不过不了解更多细节的话,还不清楚哪种会适合您,您方便说一下更多的细节吗?”
楚女士:“他其实瞎玩的时候就很好动,但一到做正经事儿,就犯懒了。比如放假前,去幼儿园,要早起,就不行,一定要赖床!比如完成一些要交回班级的手工作业,也犯懒,就是不好好做!
唉,他自己该做的事情都不好好做,啥能力都没练出来,偏偏特别爱说大话,到别人家就会大言不惭说一些贬低别人的话,真是觉得很丢人的!”
李欣:“这种情况的话,比较像是孩子有自卑情节,而且他内心其实很有追求卓越的心理动力,只是选错了追求的方式,结果,他为了不被评价为‘能力差’,就宁愿被评价为‘很懒惰’。
家长有没有跟孩子交流过感受呀,比如听孩子说说,特别抗拒去做一件事儿的时候,都有什么感受,‘我没把握获得好结果,所以不想做’?‘我不做就不会失败’?‘我要确定自己一定会做得比别人好,才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