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羽点点头,随后解释道:“是的,这本书会讲述国家的历史、现状和未来,希望通过它,让更多的大秦子民了解我们的理想,团结在一起。”
正说话间,侍卫通报数位大臣前来商议奏事,秦羽便移步议事厅,与大臣们会合。
厅中,李怀安、项绪、萧贺等人已悉数在列。
“小臣李怀安,拜见陛下。”
李怀安率先说道,“听闻陛下有意编撰《大秦志略》,小臣愿为此献策。”
秦羽微微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李怀安略微整理思绪,继续道:“陛下,《大秦志略》不仅要记录我大秦的盛世伟业,还需通过宣传您的英明威望,以增强民众的国家认同感。”
“不错。”
旁边的萧贺附和道,“如此一来,百姓定会更加敬畏朝廷,而将领和官员们也能有所警醒,不敢妄自生事。”
汪继此时也走上前来,略为兴奋:“陛下,我建议可以通过庙会和集市这些地方进行宣讲,增加民众的参与度。”
“这些建议都很好,我们不光要书写历史,还要将未来的规划融入其中。”
秦羽慢慢说道,“让更多人了解王朝的运作和国家的发展,这样他们才能明白自己的生活与大秦息息相关。”
“这也是我不遗余力促进改革的原因。”
在座的群臣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议事厅的讨论氛围逐渐热烈,然而此时。
秦羽的耳边传来一声轻微的响动,使他稍稍分神。
一位侍卫低声通报,“陛下,天客楼的秦十三娘在拍卖会上以两百万铜币竞拍下了一件神器,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秦羽闻言略微皱眉,心中思索着这样一场动静会对目前的大秦带来何种变化。
他知道,神器出世,必会招致各方势力的觊觎。
“这秦十三娘,”
秦羽若有所思地对李怀安说道,“她倒是个不容小觑的人物。”
李怀安点头表示认可,“确实如此,陛下。秦十三娘此次出手,必定是在谋划些什么,或许我们应该保持关注。”
项绪闻言,不由得插话道:“天客楼素来神秘,莫非这竞拍会导向一股新的势力崛起?”
秦羽沉思片刻,随后低沉地说道:“不论她有何图谋,务必派出我们的密探,注意她的动向,并加强对大城各分部的监控。”
萧贺轻轻点头,面露沉稳,“是,陛下,我们会即刻安排人手,一旦有任何动静,立即汇报。”
与此同时,秦煦在旁边暗自思考他的父亲为何对一个拍卖会如此在意。
他不禁问道:“父亲,这件神器真的如此重要吗,会对我们的国家产生那么大的影响吗?”
秦羽望向自己的儿子,语气温和地回应:“煦儿,神器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它可能引发的连锁反应。”
“大秦的发展需要稳固的环境,而这次事件有可能打破平衡。”
这时,外面夜色渐渐浓重,庭院中的灯火也一点点地亮起来。
秦羽知道夜晚即将来临,然而国家的事情却从未停止。
他心中明白,正如这逐渐亮起的灯火一般,大秦的发展与未来,还需在一盏盏点燃的灯光中引领前行。
大殿内,众臣在讨论完《大秦志略》的编撰后,陆续告退。
然而,此次拍卖的余波却如同暗流般,悄无声息地蔓延开来。
夜幕逐渐拉下,大殿内的灯火依旧璀璨。
秦羽端坐在龙椅上,神情凝重,眼神中透露出某种坚毅。
他知道现在这个阶段每一项决策都直接关乎国家的未来。
大臣们默默注视着皇帝,等待他揭示关于仙器的最终决断。
正当气氛凝重之时,一位传信兵匆匆步入大殿,双膝跪拜,禀报道:“启禀陛下,三位长老求见。”
秦羽不动声色,微微点头示意。
他知晓三位长老的来意莫过于那件仙器,遂吩咐传信兵:“请三位长老稍候于偏殿,本王稍后处理朝务便前去面见。”
此刻,秦漪悄悄跟着宫女从偏门溜入大殿,她睁着好奇的大眼睛,向父亲跑去,仰着小脸问道:“父皇,为什么这么多人都对这仙器感兴趣呢?”
她的声音稚嫩。
秦羽慈爱地笑了笑,弯身将秦漪抱上膝头,轻声说道:“漪儿,有些东西,并不是它本身有多重要,而是在于它可能引发的变化和后果。”
“大人们争论的,正是因为他们都看到了这背后可能隐藏的风险。”
秦漪似懂非懂地点点头,而此时,一旁的秦煦插话道:“父亲,有什么是你特别担心的吗?”
秦羽微微挑眉,答道:“煦儿,父亲担心的是这仙器可能带来的纷争,会动摇我们大秦内部的稳定。你要记住,作为一国之君,我们最需要维持的,是国家的安宁和百姓的幸福。”
此时,徐健不禁开口:“陛下,是否需先稳定军心,以防外界干扰?”
秦羽思索片刻:“没错。”
“徐健,你和刘将军负责加强边防,让边境上的士兵有所准备。”
“不管如何,我们不能让任何人趁乱而入。”
“遵命!”
徐健应声而退。
李怀安见状,也上前一步,轻声说道:“陛下,汪财政官也有一些意见,关于国库的状况...”
秦羽微微颔首,随即转身看向李怀安,目光如炬:“怀安,你派人秘密监察,看看是否有不轨之人在借机煽动。““国库之事,我们要在仙器处理后,找个时机细细商讨。”
“这刻,最重要的是后宫外的大局稳定。”
“大臣们似乎对此存有分歧,您是否需要他们更明确地表态?”
李怀安补充道。
秦羽微笑:“不必。国事无对错,只有合适与否,重要的是结果,其他一概可以放下。”
几日后,秦羽在御书房里沉思良久,最终提笔写下任命文书。
他对身旁的李怀安说道:“怀安,眼下国库紧张,加之仙器纷争,将士和百姓的生活都受到影响。”
“为求长远之计,我决定编撰《医农要略》一书,以提升民生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