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金光闪过,观音菩萨降临在了这个陌生的山头。她那婀娜的身姿,慈祥的面容,让人不禁心生敬畏。
“妖精,休得猖狂!”观音菩萨轻轻一喝,那妖精立刻疼得满地打滚。她一边挣扎,一边怒吼:“你们敢伤我性命,定要你们好看!”
观音菩萨微微一笑,又念了几遍咒语。那妖精终于承受不住,疼痛欲绝。她想要除掉那箍儿,但那金箍已经深深扎根在她颈项和手足上,勒得她疼痛难忍。
“你这宝贝真是见肉生根啊。”观音菩萨笑道,“我可不想让你养不大,给你戴个颈圈镯头吧。”
童子听到这话,又生气起来,拿起长枪就朝行者乱刺。行者急忙闪身,站在菩萨后面叫道:“念咒!念咒!”
观音菩萨将杨柳枝蘸了一点甘露,一洒过去,喝声“合!”那童子顿时丢了枪,双手合掌当胸,再也不能张开。
至今留了一个“观音扭”,就是此意。
童子无法反抗,只好纳头下拜。
观音菩萨念动真言,将净瓶倾倒,将那一片海水收走,更无半点留存。
她对行者道:“悟空,这妖精已降服了,但野心不定,等我教他一步一拜,拜到落伽山,方才收法。你快快去洞中救你师父吧!”
行者叩头道:“有劳菩萨远涉,弟子送一程。”
菩萨道:“你不消送了,恐怕误了你师父性命。”行者闻言,欢喜叩别。
那妖精早归了正果,五十三参,参拜观音菩萨。
不题善菩萨收了童子,却说那沙僧久坐在林间,盼望行者不到。
他将行李捎在马上一只手执着降妖宝杖,一只手牵着缰绳出松林向南观看只见行者欣喜而来。
沙僧迎着道:“哥哥你怎么去请菩萨降妖此时才来真是急死我也!”
行者道:“你还做梦哩老孙已经请了菩萨降了妖怪。”
行者将菩萨的法力细细说了一遍沙僧十分欢喜道:“救师父去也!”
他两个跳过涧水撞到门前拴下马匹举兵器齐打入洞里剿净了群妖解下皮袋放出八戒来。
那呆子谢了行者道:“哥哥那妖精在那里我等我去筑他几钯出出气来!”
行者道:“且寻师父去。”
三人急忙赶到后院,只见师父赤条条地被捆在院子里哭泣。
沙僧连忙解绳子,行者则拿起衣服给师父穿上。
三人跪在师父面前道:“师父,你受苦了。”
三藏谢道:“贤徒啊,多亏了你们,怎么降得妖魔?快详细说给我听。”
行者又将请菩萨、收服童子的事备陈了一遍。
三藏听得,赶紧跪下,朝南礼拜。
行者道:“不用谢他,倒是我们帮他做了件好事。”
教沙僧将洞内的宝物收了,寻些米粮,安排了斋饭,款待了师父。
那长老全靠孙大圣才得以保命,取真经更是靠美猴精。
师徒们出洞来,牵着马匹,踏上大路,坚定地向西行去。
经过一个多月的奔波,一行人忽然听到振耳的水声。
三藏大惊道:“徒弟呀,又是哪里来的水声?”
行者笑道:“你这老师父,真是疑心重,做不得和尚。我们一同四众,就你一个人听见水声,难不成你是《多心经》忘了?”
唐僧道:“《多心经》乃浮屠山乌巢禅师口授,共五十四句,二百七十个字。我当时耳传,至今常念,你知我忘了哪句?”
行者道:“老师父,你忘了‘无眼耳鼻舌身意’。我们出家人眼不视色,耳不听声,鼻不嗅香,舌不尝味,身不知寒暑,意不存妄想——如此谓之祛褪六贼。你如今为了求经,念念在意;怕妖魔,不肯舍身;要斋吃,动舌;喜香甜,嗅鼻;闻声音,惊耳;睹事物,凝眸:招来这六贼纷纷,怎生得西天见佛?”
三藏闻言,默默沉虑道:“徒弟啊,我一自当年别圣君,奔波昼夜甚殷勤。芒鞋踏破山头雾,竹笠冲开岭上云。夜静猿啼殊可叹,月明鸟噪不堪闻。何时满足三三行,得取如来妙法文!”
行者听毕,忍不住鼓掌大笑道:“这师父原来只是思乡难息!若要那三三行满,有何难哉!常言道:‘功到自然成’哩。”
八戒回头道:“哥啊,若照依这般魔障凶高,就走上一千年也不得成功!”
沙僧道:“二哥,你和我一般,拙口钝腮,不要惹大哥热擦。且只捱肩磨担,终须有日成功也。”
正说话间,脚下的马蹄疾走不停。
师徒们眼前出现了一道黑水滔天的景象马匹不能进。
四人停立岸边仔细观看。
层层浓浪,叠叠浑波,如同黑暗的画卷,在无尽的水面上展开。
近看,人影模糊,树木形状消失,仿佛被夜色吞噬。
远望,黑色的洪水在灰色的背景下滚滚流淌,如同地狱的冥河。
水沫漂浮,犹如积炭,浪花翻滚,如同翻飞的煤块。
牛羊不饮,鸦鹊难飞,这片水域仿佛被黑暗吞噬,生命在此显得如此微弱。
只是岸上的芦苇知道季节的更替,滩头的花草斗艳争奇,给这片黑暗带来一丝生命的色彩。
唐僧下马,面对着这片混沌的水域,心中充满了疑惑和忧虑。
徒弟们围绕在他身边,面对这个突如其来的难题,他们开始猜测这水域的来源。
八戒调侃道:“这水怎么如此浑黑?是不是那家泼了靛缸了。”
沙僧接道:“不然,是谁家洗笔砚哩。”
行者则保持冷静:“你们且休胡猜乱道,且设法保师父过去。”
八戒傲然道:“这河若是老猪过去不难;或是驾了云头,或是下河负水,不消顿饭时,我就过去了。”
沙僧也豪迈地说:“若教我老沙,也只消纵云菟,顷刻而过。”
行者却以深沉的目光看着他们:“我等容易,只是师父难哩。”
三藏听后,心中忧虑更甚。
他望着这片宽阔的水域,不知道如何是好。
徒弟们争论不休,但都无法解决眼前的问题。
正当师徒们一筹莫展之际,突然从上游漂来一只小船。
唐僧喜出望外:“徒弟们,有船来了。叫他渡我们过去。”
沙僧高声喊道:“棹船的,来渡人!来渡人!”
船上的人却回答道:“我不是渡船,如何渡人?”
沙僧急忙解释:“天上人间,方便第一。你虽不是渡船,我们也不是常来打搅你的。我等是东土钦差取经的佛子,你可方便方便,渡我们过去,谢你。”
那人闻言,将船划到岸边,扶着桨道:“师父啊,我这船小,你们人多,怎能全渡?”
三藏近前看了,那船儿原来是一段木头刻的,中间只有一个舱口,只能坐下两个人。
三藏道:“怎生是好?”
沙僧道:“这般啊,两遭儿渡罢。”
八戒却使起了心计:“悟净,你与大哥在这边看着行李、马匹,等我保师父先过去,却再来渡马。教大哥跳过去罢。”
行者点头道:“你说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