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澳洲风云1876 > 第257章 泗水港困局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婆罗洲

三马林达港

一栋两层楼上下的北欧式高顶建筑门口高高飘扬着红山巨龙旗,它现在成为占领军联合司令部,联合舰队司令何方与登陆部队司令尉迟守拙率领着一干参谋人员全都在这里办公,这有利于双方协调联合作战。

二楼西侧,舰队指挥官办公室里

何方负手站在偌大的海图面前凝视许久,心中像压着一块沉甸甸的大石头,脸上一副凝重的神色。

马六甲海战一役,打掉了荷属东印度群岛皇家舰队大部分风帆舰队,取得了辉煌的完胜,但其舰队主力尚存。

红河谷发来的紧急指令电文非常明确,要求联合舰队不畏强敌,主动寻求决战之机,力求打破当前僵持的海上争锋局面,奋力抢占先机。

电文最后那句话尤其令人动容;

值此生死危亡之刻,切望诸君戮力同心,奋勇杀敌。

身系万千重担于一身,何方这时候能够笑得出来才怪,他的目光停留在地图上泗水港的位置,沉吟良久。

爪哇岛是整个东印度群岛精华膏腴之地,面积虽然只有13万多平方公里,却聚集了整个东印度群岛近八成的人口,历史上曾出现过多个土着王朝,特产胡椒,肉豆蔻,丁香,桂皮闻名遐迩,一度曾价比黄金,香料贸易每年为荷兰殖民者带来巨额经济利益。

荷属东印度群岛总督府一直设在爪哇岛上的巴达维亚(雅加达),这里也是整个荷兰殖民统治中心,而泗水港则是爪哇岛东北部重要海港,隔着爪哇海与三马林达港遥遥相对。

4月1日,海陆联合行动突袭三马林达港成功之后,“七省”号率领一众风帆战舰紧急返回,便躲进泗水港里,像一头经验丰富的老狼一般盯着联合舰队,准备伺机扑上来咬上一口。

若是双方舰队堂堂正正的对决,何方并不怵这个强劲对手,凭借新式蒸汽铁甲舰队的航速和炮火优势,已方最少有6成胜算。

但问题是现在荷兰皇家特遣舰队并不急于求战,他们在等待来自欧洲的强援到达。

届时不消多说,反而会主动求战。

汇集2650吨级蒸汽船腰铁甲舰“七省”号“爱荷施泰因”号,1470吨级轻型巡洋舰“狂怒”号和“勇气”号,还有1150吨蒸汽铁甲舰“吕佩夫”号,再加上“尼德兰巨人号”为首的十余艘风帆战舰,荷兰皇家特遣舰队可以组织起一支颇为强悍的海上力量,强势压倒联合舰队。

在这种情况下决战,昆士兰联合舰队的胜算将会从六成急剧减少到三成以下。

荷兰王国纵然日暮西山,舰队陈旧不堪,亦不是一介地方封建领主贵族可以轻易挑战的。

永远不要怀疑一个昔日的海洋霸主的底蕴,烂船还有三斤钉。

它也许没有更多的资金购入万吨级蒸汽铁甲战列舰,维持庞大的舰队规模,但深厚的海军传承不可小觑,优秀的海员素质以及荷兰官兵们一雪前耻的强烈欲望,足以在胶着的海战中产生决定性作用。

最新的消息显示;

来自欧洲的“爱荷施泰因”率领着“狂怒”号和“勇气”号,以及两艘运煤船和二艘军火船组成的混合舰队,已经于5月7日通过苏伊士运河,正在向着东印度群岛方向而来。

摆在何方面前只有三个选择;

其一,各个击破。

其二,尽快在欧洲增援舰队抵达之前寻求决战,防止夜长梦多。

其三,在荷兰舰队合体之后,依托三马林达港与查亚普拉港与敌周旋,寻机歼敌。

前两个选项是积极选项,第三个选项则是无奈之举,正面杠不过只能暗瞅瞅的找机会,至于敌人会不会给你这个机会,只有上帝知道了。

也就是说,将主动权拱手让人,命运掌握在敌人的手上。

这是联合舰队无法接受的,所以第三个选项基本可以排除。

第二个选项,尽快在欧洲增援舰队抵达之前寻求决战,就成为昆士兰联合舰队现实的选择,重点考虑的方向之一。

何方之所以迟迟未动,关键在于泗水港的位置太刁钻了,让人有一种无从下手的感觉,十分棘手。

泗水港是爪哇岛第二大城市,人口约40余万,其位于爪哇岛东北角,处于马都拉海峡和泗水海峡“L”形交汇处,与马都拉岛相望,也是东爪哇省首府。

在爪哇岛上,第一大城市巴达维亚位于岛屿的最西边,第二大城市泗水位于岛屿的最东边,位置靠近巴厘岛,相当的刁钻。

联合舰队若从北方进入,必须要经过狭窄的马都拉海峡,马都拉海峡长约45公里,最窄的地方仅仅有三四公里,完全在岸炮的封锁范围内。

这么窄的地方联合舰队根本无法发挥速度优势,必将面对敌方岸炮覆盖和舰队炮火的双重打击,智者所不取。

联合舰队若是从东方进入,必须要经过宽阔些的泗水海峡,可惜泗水港位于马都拉海峡较为狭窄的位置,附近的海面宽阔不超过7公里,上述问题同样存在。

倘若是驾驭皮糙肉厚的蒸汽铁甲战列舰,昆士兰联合舰队或许有本钱硬闯一番,可惜何方手下都是一群脆皮,在对方不肯出战的情况下,基本上无可奈何。

唯一解决的方案就是海陆联合作战,派遣混合舰队在马都拉海峡后方登陆,通过陆军部队拔除荷兰殖民者防御堡垒,清除敌方岸炮威胁后决一死战。

这种作战方案一经提出,当即被香格里拉卫戍师长尉迟守拙否定了。

开什么玩笑?

香格里拉卫戍师手上只有一团和二团加上半个炮兵团,还有几千名民兵,而对面爪哇岛则是荷兰人经营了200多年的大本营,且不说那些坚固的堡垒工事,仅仅那些让人头皮发麻的人口优势,就足以让人退避三舍,战争实力不容小觑。

凭借荷兰人现有的兵力,当然不可能把爪哇岛守的密不透风。

但只要他们反应过来抵档住最初的攻势,便会有源源不断的军队将登陆部队包围,这里有荷兰皇家陆军部队,也有土着仆从军,还有土生白人动员起来的民兵。

香格里拉卫戍师这一点人马,还真不够填牙缝的。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何方将目光投向马六甲海峡,现在只有第一个“各个击破”选项还有实现的可能性。

何方正在考虑着呢,就听到外面一阵的喧哗之声,他走到窗户口向外看去,只见大队荷枪实弹的民兵押解着长长的马车队伍走在大街上,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

这是民兵会同军方下去清乡了,满载着在乡下庄园里缴获的稻米粮食,香料,财物细软返回了,看来收获不菲。

遵照上峰命令;彻底清除荷兰人的殖民印记。

登陆部队占领三马林达之后,立刻封锁了这座重要城镇,将荷兰人的殖民机构全部摧毁,部分顽抗的军队和当地白人下狠手予以击毙,相关财物作为战利品收缴。

部分俘虏军方人员和殖民机构人员集中关押,对整个城镇实行了严厉的宵禁军管,在实施过程中击毙了许多试图顽抗的武装人员,彻底掌控了这座重要城镇。

在此基础上

军方释放了监狱中的部分土着囚犯,由他们作为带路党,率领着配合行动的民兵分成几路,开始对三马林达周边的白人种植园进行清乡。

在三马林达的殖民经济中,白人种植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遍布三马林达周边地区,达到数百座之多。

荷兰白人种植园掌控了三马林达及其周边地区的经济命脉,经济影响力巨大,奴役着众多的土着劳工和华人为其服务,从中赚取巨大利益。

这些白人种植园涉及橡胶,香料,稻米,棕油,剑麻,咖啡,烟草等等,尤其值得惊喜的是还有珍贵的金鸡纳霜,在这些种植园里也有广泛种植。

在荷属东印度群岛范围内,是完全的农业种植园经济模式,基本上没有工业,依然停留在私人小作坊阶段,种植园模式占据经济主导地位,这其中荷兰白人后裔占据八成以上。

想要彻底清除荷兰殖民者印记,这些种植园就是必须要清除的首要目标。

负责清乡的军队一手拿着合同,一手拿着刀剑,逼迫白人种植园主做选择;

一种选择是放弃效忠荷兰王国威廉三世陛下,转而臣服新的征服者,在报纸上公开宣布自己效忠昆士兰声明,并缴纳数额不菲的治安税收。

对于性格刚硬的北欧人来说,这等于背叛祖国,不亚于极度羞辱,几乎很少有人愿意这么做。

另一种选择是低价卖出手中的种植园,拿上一笔钱滚蛋。

随着军队下乡的收购者大多来自英国本土,背后的财团隐隐牵涉到一些大贵族,他们趁着战事涌入三马林达乡下的种植园中,以不可思议的低价收购种植园,完全是一种趁火打劫的行为。

这些背景硬扎的财团甚至从汇通银行大量借贷,用于在战争中低价收购种植园,他们趁火打劫的手段更狠,在占领军的默契配合下,几乎以白菜价收购荷兰人苦心经营的种植园。

任何选择武力反抗者视为敌人,当即予以无情镇压,财产予以没收。

在这个论拳头大的时代,手中的刀枪就是真理。

这一个多月来

有很多看不清形势的白人种植园主选择了负隅顽抗,下场自然不问可知,民兵们押解回来装满货物的长长马车队就是最好的注解。

红河谷允许拥有英国大贵族背景的财团进来分一杯羹,牟取暴利,是在用实际利益将其和自己紧紧捆绑在一起,共荣共辱。

从另一个方面来看,昆士兰伯爵大人根脚尚浅,这也是在利用伦敦大贵族的潜在影响力为自己减压。

双方各取所需,合作默契。

李福寿的诉求很简单;伦敦即然已经袖手旁观,那索性就袖手旁观到底好了。

红河谷也不指望伦敦出头为自己扛雷,这种希望早已破灭了,但也不能偏向荷兰王国方面,只要能够保持中立就好了,大家最后凭借实力说话。

这里面的逻辑清楚;

香格里拉岛是昆士兰伯爵大人首先发现并宣布全部占有的领地,拥有相关不可侵犯的权益,这已经为大英帝国殖民部所认可,并且在欧洲社会得到广泛承认。

荷兰人和西班牙人不认可归不认可,但那不是国际主流舆论意见,国际话语权向来是掌握在强权国家手中的,现在也不例外。

反之亦然

包括婆罗洲在内的东印度群岛是荷属殖民地,这一点同样为国际所承认。

现在问题来了,既然荷兰王国可以派遣军队侵占香格里拉领地,那昆士兰伯爵也可以派遣军队侵占婆罗洲。

这个时候千万不要说道理啥的,也不用喊谁侵略谁?那只是弱者的呻吟,于事无补。

现在得看谁的拳头大,身板硬扎,不管怎么抡起王八拳先打赢了再说,先多占地盘再说,这绝不会错的。

弱者哪怕占据着真理和道德的制高点,其实不起多少作用,输了战争也就输了一切,反而被看低一线。

这就是19世纪末国际政治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虽然有些残酷,但这就是无可改变的现实。

战场上得不到的东西,谈判桌上同样得不到。

这一个月来

几乎隔三差五就有大队的战利品押送到三马林达来,从粮食,金银细软到各种珍贵特产应有尽有,给登陆部队带来了巨量的补给,足够上万人的部队使用一年半之久。

荷兰人种植园也被催毁的七七八八,大半被强行收购了,少部分因为负隅顽抗被消灭了,只有极少数白人种植园主选择放弃效忠荷兰国王威廉三世,转而在报纸上公开刊登郑重声明,效忠昆士兰伯爵大人。

这种二五仔把自己的后路绝了,登陆部队自然不会强加为难,再征收一笔重税之后放过了,保留了他们的种植园。

在三马林达周边地区,这样明智选择低头认输的白人种植园主只有不到20个,占比10%都不到。

其他人大多拿了一笔钱,将会黯然乘坐近期前往巴达维亚的英国商船离开,不可能再有机会返回了。

东西吃到英国人的肚子里,奢望再拿出来怎么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