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楚氏赘婿 > 第167章 小昏侯“科举坑儒”!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67章 小昏侯“科举坑儒”!

金陵贡院内,金陵府尹王栩和众大小官员们看完这份县试考题,忧色匆匆。

他们不由看主相孔寒友,还有御史大夫王肃。

却见,孔大人满脸的无奈和痛心疾首。

这份考卷,相当于废掉了“尊儒”这面大旗,儒派官员当然意见很大。

他自然不赞同。

可是皇帝让小昏侯当了主考官,让小昏侯全权处理。他当初也是支持的小昏侯当主考官的,现在落了坑,又能怎么样呢?

王肃抬头望天,一副“这事别问我,于我无关”。

门阀勋贵,对这份考卷意见不大。难归难,但是能把儒生给撸下去,对士子们还是有利的。

这县试考题,是小昏侯一意孤行出的考卷。

副主考也没有多少说话的权力,做个陪衬而已。要是小昏侯因为这份考卷而挨骂,当然也不关他的事。

众大小官员们见主相和御史大夫都没话,不由沉默了下去,看县试考题....甚至尝试着去答一答这些题。

这一答卷,让他们心头有些懵。

以他们的学识本事,答这考卷,满分一百估计也就能得二三十分左右吧。这算什么水准?

他们也不知道。

...

过了三个时辰,熬到下午时分。

金陵贡院的县试终于结束,考卷被收了上去。

不管是众士子,还是众儒生,上万名考生们一个个脸色苍白,步履踉跄的走出金陵贡院。

“王兄,考得如何?”

“唉!一言难尽啊,小昏侯出题太偏门了,什么农家、墨家书,居然都拿来考。这份考卷的题目十之七八,从未见过。这让我等从何答起?你们呢?”

“大家都差不多吧,能答上来的不过是十之二三。”

士子们好稍微好一点,强颜欢笑。

虽然他们也答不出多少题目。但是,托家族的富,多少看过一些书。身后好歹还有更低的儒生们垫底啊。

众金陵儒生们一个个都气得发抖。

考卷发下来,他们这一看题目,满眼望过去全都是。

“???”

这考卷,考的...啥玩意。

“天理昭昭,天道何在啊?”

“老天爷,你怎么不长长眼。降下一道天雷,将小昏侯给劈了?”

“这就是坑啊,天坑啊!”

“古有秦皇‘焚书坑儒’,现在有小昏侯‘科举坑儒’!这是要打着科举考试的旗号,将我们儒生全都坑死啊!”

“我们要请愿,不能这样考!”

众多儒生们都是恸哭着,走出金陵贡院。

这金陵贡院,简直就像是一座炼狱,他们这些儒生们是再也不想进来了。

...

贡院。

县试考卷收了上来。

金陵府近百名小吏们连夜,以朱红笔,开始批阅考卷,对照着小昏侯给出的标准答案,对所有考卷进行分数排名。

都是照搬原文,容易判卷。

一道题两分,完全正确得两分。字句写错了,但大体意思对了,依然可得一分。

众小吏们足足忙了一天,终于把所有的考卷都批阅完。将考卷分档,按照分数高低分开,十分一个档次。

几位主考官们将考卷抽查,复核了一遍,看判卷是否有疏漏。

“禀报小昏侯、孔大人、王大人,诸位大人,六十分以上一人,五十分以上者十人,三四十分以上者一百余人,二十分以上者千人。其余不足二十分二千人,十分以下数千人。”

“二十分以上者,门阀官宦士子占一半,儒生一半。...不过五十分以上者,儒生仅余一人,名为贾生。”

金陵长吏统计完,向众官员们禀报。

楚天秀听了,心头一震。

他是想用这份童生考卷,来筛选一下天下读书人的基础学识,可这分数低的令他难以想象。

金陵城里近万名读书人赴县试,超过二十分以上却不过一千人。

这意味着,完全答对十道题以上的仅仅一千人而已。

惨不忍睹啊!

楚天秀也想过,大楚皇朝读书人的知识量会很贫瘠。

可是真正一测,才发现学识广博的读书人太稀缺了。赴考的考生,绝大部分都是滥竽充数。

倒不是古人智商不行,恐怕还是书太少的缘故。没看过这些书,脑子再灵活,也答不上来。

看来对整个大楚皇朝的知识普及教育,还是任重道远啊!

还是书籍太少了,得多印一些拿去卖。

众官员们都震惊的看向小昏侯。

王栩朝楚天秀一拱手,问道:“小昏侯,这童生的录取线,划在多少分?!”

“金陵童生的录取分数线,划在二十分吧。县试十中取一,共录取一千名童生,有资格参加第二轮的秀才郡试。郡试录取其中五分之一为秀才,国试录取五分之一为举人。

王大人,童生名次定了之后,直接在贡院外张榜公布吧!至于郡试,将在五日之后举行。童生方可参加!”

楚天秀想了一下说道。

这样,金陵城大约能诞生严格遴选出来的四十名举人。

其它百郡千县,最后遴选出一百五十名举人。

然后二百名举人,一起参加殿试,进行最终的排名。

能力先不提,最起码在学识上,这些举人要高出整个大楚皇朝绝大部分人。

“这科举考试,为国选才嘛。这一考,让本大夫看到了整个大楚读书人的水准!也算是大功一件了。

以后各郡县官员在文教方面的考核,也有一个明确的标准了。就以童生、秀才的人数,来定。”

王肃赞许道。

“哼!”

丞相孔寒友面色沉重,一言不发拂袖而去。

他已经忍了许久。

是心存侥幸,期盼儒生们能考出一个好成绩,他也就默认了这次县试的结果。

可是,金陵县试的结果出来了,五十分以上共有十名考生,但是平民儒生仅仅只有名儒“贾生”一人达标。其余皆为门阀官宦士子。

这还是因为贾生是平王府的私塾先生,看书众多的缘故。寻常儒生,没有这个条件看这么多书。

这太不公平了。

光是看书这一个条件,就把绝大部分平民儒生给撸下去了。

照这样的标准考下去,等第二轮郡试和第三轮国试之后,最后中举的儒生寥寥无几。恐怕不会超过十人。

他孔门数百年来寄予厚望的“儒学大兴”,也彻底无望了。

皇帝一旦被小昏侯的科举“蛊惑”,以全科取官员,儒生哪里还有再“独尊”的希望。

他这毕生功业,付之一炬。

这,断然是不能忍了!

既然如此,那儒派就和小昏侯彻底决裂吧!把小昏侯搞下去,把科举大权夺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