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正是!”

苏定方朝着李靖一抱拳,神色郑重的说道。

“总管,燕王立刻自幼聪慧,能文会武,且胆略过人。此前在诸多事务中,皆展现出非凡的谋略与决断。”

“不说远的,就他意外来到北疆这两年,打得突厥各路将领大败亏输,甚至跟颉利可汗的两个儿子阿史那叠罗施和欲谷设也有过多次交锋,未尝一败不说,打得他们丢盔弃甲,还拿下了云州。”

说到这里,苏定方抬头看了一眼李靖,见其微微点头,似在思索,便继续说道。

“更重要的是,燕王李恪麾下,现在还有一支能征善战之军,虽说只有三千人,但内部差不多一半都是草原人,精通草原生存之道,对于我们来说,那些容易迷路,难以寻找水源的问题,对于他们来说,就如同自家后院般熟悉。”

“若得燕王殿下肯带军前来,与我军相互配合之下,相信定能在短时间内打破这种僵局。”

苏定方说完自己的意见之后,就静静站在原地,等待着李靖与尉迟敬德的回应。

对于苏定方的建议,李靖听完之后,稍微一思索,就明白过来,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办法。

不论是从燕王李恪本身拥有的军事才能,还是其麾下特殊的草原兵力构成,都有可能帮助他们扭转目前的僵局。

但苏定方却忽略了一点,那就是政治影响力。

诚然,这次数十万征讨大军,全然受他李靖节度,且被陛下授予便宜行事之权。

但他除了那定襄道行军总管这层职务之外,身上更是挂有兵部尚书之职。

就算是他李靖,也不得不考虑朝廷上的影响。

因为领兵在外的大将,最忌讳的就是结交藩王。

若是自己现在征召声名在外的燕王李恪,很容易就会落下口舌。

就算陛下心胸宽广不甚在意,可朝堂之上众臣的悠悠之口,怕是难以平息。

那些心怀叵测之人,难保不会借机兴风作浪,弹劾自己拥兵自重、结党营私。

要知道李靖这个人,虽然在历史中被评价为才兼文武,出将入相。

在军事上的能力,更是无人出其右。

但他却是一个极其谨慎的人。

要不然,他也不会在李世民玄武门之变的时候,尽管手中掌握着兵马,却仍然选择保持中立。

所以,在听完苏定方的建议之后,李靖陷入了深深的沉思。

当然,这也是他一生当中,为数不多的权衡利弊。

因为,按照他谨慎,却又极有主意的性格。

若是他不赞同的话,肯定会当场直接否决苏定方的提议,以免后续滋生更多麻烦。

若是赞同的话,定会毫不犹豫地采纳苏定方的提议。

之所以会这般犹豫不决,主要是他这次作战的对象是——突厥。

对于突厥人,李靖是发自内心的厌恶。

在他还在前隋为官的时候,就在打突厥,那时便深知突厥之患对于中原大地的威胁。

他们频繁南下劫掠,致使百姓流离失所,无数生灵涂炭。

如今大唐建立,本欲为百姓谋太平,可突厥依旧屡屡犯边。

现在,他已到甲子,双鬓已白。

假如这一次不能彻底的将突厥之患根除,他有生之年恐怕再难有如此良机,而大唐的边疆亦将永无宁日,百姓仍会饱受战乱之苦。

所以,这才是他没有直接否定苏定方征召李恪的原因。

只是这也让他犯了难,一边是荡平突厥,一边是可能面临的朝廷政治风波与猜忌弹劾。

就在苏定方说完后,见李靖半天没有反应,一旁的尉迟敬德不得不站出来。

尽管自己的儿子尉迟宝琳、尉迟宝琪跟李恪在长安打得一片火热。

自己对燕王李恪的观感也还算不错,知晓他为人豁达且颇具谋略。

但此刻站在军国大事的立场上,加上另一边的李靖,尚未有决断,尉迟敬德也不得不睁眼说瞎话。

他一手抚摸着下巴,一边对着苏定方说道。

“定方,那燕王李恪虽有贤名,在军事上也有不俗的战绩,但他之所以能够在北疆站稳脚跟,除了自身的能力,怕是也离不开他笼络的几方势力,以及那些突厥人盲目自大,还有轻敌的原因。”

“咳咳咳...”

说到这,他还不忘假意咳嗽几声,以掩饰自己话语中的些许不自然。

又接着说道:“且燕王长期在北疆自行其是,其行事风格未必能与我大军的军规军纪相契合。若贸然将其征召而来,怕是会不听指挥,这于战事而言,可是极为不利的因素。我们不能仅凭他过往的功绩,便轻易决定让其加入这场关键之战,还需从多方面细细考量。”

苏定方自然不知道尉迟敬德的良苦用心,听到他的话之后,立马反驳道。

“尉迟总管的话,末将不敢苟同,如你所说,突厥人或许见到年纪尚小的燕王,有那轻视之心,可他们也不是愚笨之人,能在北疆被燕王屡屡挫败,足以证明燕王的军事才能与智慧。”

“他能在北疆将各方势力凝聚起来,不也彰显了其卓越的领导风范与协调能力?这等本事,于我们而言,亦是极为难得的助力。”

说到这,苏定方是越说越兴奋,他看着李靖和尉迟敬德,一脸坚定地继续说道。

“再则,末将研究过燕王的带兵打仗,不拘泥于传统的战术,常常出其不意地发动袭击或设下巧妙的埋伏。而且他善于利用北疆的地形和其他部落的力量,让整个紧密相连,形成了一股坚不可摧的防御与反击力量。”

“这使得突厥人原本在北疆如入无人之境的劫掠行径屡屡受挫,不仅损失了大量的兵力和物资,还极大地打击了他们的士气。”

最后,苏定方一举定锤音的说道。

“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如今这困局,燕王殿下或许能以其独特视角洞察出破敌之策,我们为何不试试。”

见到苏定方如此慷慨激昂,尉迟敬德几次欲言又止。

若是平常,尉迟敬德或许会为他的这份赤诚与果敢而喝彩。

但此刻,他心里苦笑不已。

就在他想着如何说服苏定方的时候,一直不曾开口的李靖。

目光深邃的看向两人,终于是开口说话了。

“定方,你此策虽妙,然燕王李恪毕竟是一介藩王,陛下之子,本总管也不得不慎重一些。”

听到李靖的这句话,苏定方眼中的光芒快速黯淡了下来。

但李靖接下来的一句,又点亮了他的希望。

“只不过,此次对付得乃是我大唐之劲敌突厥,若能寻得一线战机,亦当全力一试。但我们也不能太过想当然,燕王李恪毕竟是一个非常有主见之人,他愿不愿意配合我们的计划,又能否接受我们的指挥调度,这都是未知数。”

说到这,李靖的脸上露出一个意义未明的笑容,对着苏定方道。

“说来也巧,定方,你这次不是俘虏了不少的草原人吗?刚好你押送他们,前往幽州换粮,顺便试探一下燕王的意向,若是他愿意前来再好不过,若是不愿我们再从长计议。”

“在此期间,全军务必保持高度警惕,不得有丝毫懈怠,一切行动皆要以朝廷大局和大唐利益为重。”

苏定方抱拳应道:“末将明白,定会谨慎行事,不辜负总管的信任。”

尉迟敬德也拱手道:“总管放心,定当全力整军备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