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四个,就是司法机构了,取名为大理寺。

大理寺是司法复核机关,主要职责是审核天下刑名,对刑部及其他司法机构审理过的案件进行复核,以确保司法公正,防止冤假错案的产生。

对于徒刑及以上的案件,刑部审理后需将罪犯和案卷送大理寺复核,大理寺如果认为案件审理存在问题,可以驳回要求重新审理

大理寺卿:作为全国最高司法官员,正三品,他肩负着重要使命。

负责管理大理寺的全面事务,对各类案件的审核、复查工作进行总体领导和监督。

更是负责全国重大案件的审理和判决,确保司法公正。

他需要具备深厚的法律知识和卓越的审判能力,以公正地裁决各类纠纷。

同时,他直接向皇帝汇报工作,并接受监察院的监督,确保司法独立与公正。

大理寺左右少卿:作为大理寺卿的得力助手,正四品,协助大理寺卿处理日常事务。

包括案件的复核、官员的管理等。

根据案件类型的不同,少卿们各自分管特定领域的案件,如民事、刑事或行政案件。

他们需要精通相关法律条文,准确判断案件事实,为大理寺卿提供专业意见和建议。

左右寺丞:正五品,具体负责分理京畿及十三布政司刑名事务,也就是对各个地区上报的案件进行整理和初步审查,为后续的复核工作做准备。

寺正:正六品,在寺丞的领导下,参与具体案件的审理和复核工作,对案件的法律适用和判决结果进行审查。

寺副:从六品,辅助寺正开展工作,在案件审理过程中提供协助和意见。

评事:正七品,主要负责对案件进行评议和分析,提供专业的法律意见,为案件的最终复核结果提供参考。

再有就是重整了刑部。

刑部尚书,正二品:作为全国法律的制定者和执行者,他承担着管理全国司法事务的重任。

也是刑部的最高长官,全面主持刑部的工作,对全国的刑罚政令进行管理和监督,领导刑部官员审理各类案件,制定和执行相关的法律政策。

他需要深入研究法律理论,制定完善的法律法规,确保社会秩序的稳定。

同时,他也负责监督地方司法机关的工作,确保法律的统一实施。

刑部尚书直接向皇帝负责,并接受监察院的监督,确保司法公正。

刑部左右侍郎,正三品:作为刑部尚书的副手,他协助刑部尚书处理日常事务。

根据不同领域的司法工作,侍郎们各自分管刑法、民法或诉讼法等方面的工作。

他们需要熟悉相关法律条文,熟练运用司法程序,为刑部尚书提供有力支持。

郎中:正五品,是刑部各清吏司的负责人,每个清吏司负责一个或多个省份的司法事务,郎中负责管理本司的日常工作,包括案件的审理、判决的执行等。

员外郎:从五品,协助郎中处理清吏司的事务,参与案件的审理和调查,提供专业的法律意见和建议。

主事:正六品,具体负责各清吏司的案件审理和文书处理工作,是刑部的基层官员,承担着大量的具体工作。

刑部是主管全国刑罚政令及审核刑名的机构,负责受理全国的刑事案件,包括地方上诉案件、地方重案要案以及中央各部门的案件等。

刑部有权对流刑以下的案件作出终审判决,但死刑案件需与大理寺、都察院共同审核。

每年的 “秋审” 和 “朝审” 是刑部的重要工作,会同 “九卿”、詹事、科、道等官员共同审理各省及京内的案件。

第五个方面,就是涉及教育文化机构,国子监了。

管理监事大臣:从二品。

是国子监最高领导者,总理监内一切事务,由皇帝在王公及满、汉大学士、尚书、侍郎内指定人员担任。

由于其与皇帝接触机会较多,便于皇帝及时了解国子监的情况并做出重要决定,体现了武文彬对国子监以及教育方面的重视。

祭酒从三品:作为国子监实际上的最高领导者,他负责管理国子监的各项事务。

是国子监日常事务的管理者,“总司监事,董率其属,以教贡监官学生”,相当于现在的大学校长,一般由学识渊博、声望较高的儒家学者担任。

他需要制定教育方针,选拔优秀的教师,管理学生的学习生活,确保国子监的教育质量和声誉。

同时,他还需要关注学术研究,推动儒家思想的传承和发展。

司业:从四品。

国子监的副长官,辅助祭酒管理国子监事务,相当于副校长,协助主管教务训导之职。

监丞:正七品。

职责为 “掌学规,以督教课、察勤惰、核支销”,即掌管国子监的规章制度,监督教学、考察师生的勤奋与懒惰情况,审核经费支出等

博士:作为国子监的教师,他们承担着传授儒家经典和文化知识的重任。

博士们需要具备渊博的学识和高尚的品德,以言传身教影响学生。

他们通过讲解经义、注释典籍等方式,引导学生领悟儒家思想的精髓,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文化素养。

典簿:从八品。

作为国子监的首领官员,负责掌管簿书,稽查文书的出入1。

典籍:从九品。

负责对国子监所藏书籍、碑石、版刻的贮存和管理,还负责带领皂役晾晒书籍及印刷等事宜

国子监六堂即率性堂、修道堂、诚心堂、正义堂、崇志堂、广业堂,为常设教学单位。

六堂设汉官 12 员,其中率性、修道、诚心、正义四堂各设助教(从七品)1 员、学正(正八品)1 员;

崇志、广业二堂各设助教 1 员,学录(正八品)1 员。

每堂皆为单独的教学单位,负责对贡监生的教学及考核。

最后就是礼部了。

礼部尚书:作为国家礼仪、文化和教育的主管部门,礼部负责制定礼仪规范、组织祭祀活动、管理学校教育等重要事务。

设礼部尚书一名,礼部尚书需要具备深厚的儒家文化底蕴和卓越的领导才能,以维护国家的礼仪制度和文化传统。

礼部的最高长官,正二品。

负责统筹管理礼部的各项事务,对国家的礼仪、祭祀、教育、科举以及外交等方面的政策制定和执行进行总体领导。

礼部侍郎,正三品:作为礼部尚书的副手,他协助礼部尚书处理日常事务。

根据不同领域的文化教育工作,侍郎们各自分管礼仪、祭祀、教育等方面的工作。

通常会根据尚书的安排,分管不同的具体事务,如礼仪的制定与执行、科举考试的组织等。

当尚书不在或无法处理事务时,侍郎可代行其职责。

堂主事:主要负责协助尚书和侍郎处理日常事务,包括文件的起草、整理、传达等工作,起到上传下达的作用。

司务:负责礼部内部的事务管理,如文书的收发、登记,吏员的管理等,保证礼部日常工作的顺利进行。

郎中:正五品。

礼部下属各司的负责人,明清时期礼部下辖典制、祠祭、主客、精膳四清吏司,每个司设郎中一人。

郎中对本司的事务负有直接管理责任,需要制定具体的执行方案和管理措施13。

员外郎:从五品。

协助郎中处理司内事务,在郎中的领导下,具体负责各项工作的实施和执行,如祭祀活动的组织安排、科举考试的考场管理等。

主事:正六品。

是礼部各司的具体办事官员俗称牛马,承担着大量的具体工作任务,如礼仪程序的执行、考试的监考、文书的撰写与处理等。

给礼部划分的职责有很多。

比如制定国家的各种礼仪制度,包括皇帝的登基、大婚、祭祀、朝会等重大活动的礼仪规范,以及官员的朝拜、出使、接待等礼仪程序。

例如,规定不同品级官员在朝会上的站位、行礼的方式等。

负责组织和实施各类礼仪活动,确保活动按照既定的礼仪制度进行,包括活动的筹备、人员的安排、场地的布置等。

祭祀管理:

管理国家的祭祀事务,包括对天地、祖先、社稷等的祭祀活动。

确定祭祀的时间、地点、仪式等,准备祭祀所需的祭品、器具等。

对地方的祭祀活动进行监督和指导,确保地方的祭祀活动符合国家的礼仪制度和宗教政策。

教育管理:

管理国家的教育事务,包括学校的设立、教学内容的制定、教师的选拔和考核等。

例如,制定学校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大纲,选拔优秀的学者担任教师。

负责科举考试的组织和管理,包括考试的时间安排、考场的设置、试题的命制、考生的资格审查、考试的监考以及阅卷、录取等工作。

外交事务处理:

接待外国使节的来访,安排外交礼仪和接待活动,维护国家的外交形象和尊严。

例如,确定外国使节的接待规格、安排会见皇帝的仪式等。

管理与周边国家的朝贡关系,处理朝贡事务,包括朝贡的时间、贡品的接收、回赐等。

文化与宗教事务管理:

管理文化事务,如书籍的编纂、出版、发行等,弘扬国家的文化传统。

例如,组织编纂官方的文化典籍、史书等。

管理宗教事务,包括对佛教、道教等宗教的管理和监督,维护宗教的正常秩序。

............................

对于这些国策,武文彬可谓是殚精竭虑、煞费苦心。

他不仅深入研究和借鉴了前人的政策方略,还充分发挥了他作为现代人的独特视角,并紧密结合了当前华国的实际情况,精心制定出了这一系列的国策。

实际上,武文彬内心深处更倾向于直接推行现代化建设方案,但他深知这样做并不符合现实国情。

毕竟,华国目前仍处于古代封建制度之下,如果突然进行过大的转变,势必会对国家根本造成伤害,导致得不偿失。

因此,发展之路必须循序渐进,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行。

能够在繁忙的后宫生活中,抽空与大臣们共同商讨并推出如此重大的变革,武文彬已经自认为做到了极致,展现出了非凡的治国理政才能。

然而,目前整个华国面临着严重的人才短缺问题。

为此,众大臣们纷纷提议重新开放科举考试,广泛招揽天下英才。

武文彬对此表示大力支持。

当下,整个华国正处于百废待兴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大量的优秀人才。

特别是各地的官员,之前宋朝的那些贪污腐败的官员,武文彬基本上都予以严惩,或处决或流放,以确保官场清正廉洁。

所以现在很多地区都处于严重缺少管理人员的状态。

要不是大理国和西夏国派出了大量的官员过来帮忙过渡一下,那么整个华国就全乱套了。

华夏有没有人才,人才多不多?

这一点,武文彬从来都没有怀疑过!

很多优秀的人才都是被封建腐朽的统治者给压迫的无法出头。

更有甚者,遇到学问比自己高,头脑比自己灵活的人,大宋朝很多的官吏都会对其有天然的排斥感。

所以现在华国刚刚建立,武文彬也认为这时候是招募人才,开设科举的最好时机。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

武文彬这边审批了这件事,下面的大臣们就开始紧锣密鼓的张罗了起来。

时间定在了下个月的初七,全国各省市开始集中考试。

在全国各主要城市和地区设置考点。

在汴京城及各省会城市设立贡院,作为乡试、会试等大型考试的专门场所;

在府、州、县等地方也会有相应的试舍或考棚,用于本地的初级考试,如院试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