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都市言情 > 花开春来晚 > 第253章 酸辣粉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各位书友,因本人身体原因,本书断更近一年,昨日恢复更新时,没搞清复更路数,本来写了一段话,最后没有传上来。今天,首先三叩首向诸位书友致歉!因断更给书友造成不适,作者深表歉意。一直以来,作者有一个写小说的愿望,不想半途而废,休养近一年,感觉身体恢复,故继续完成愿望,续上断更的书,不给自己留下遗憾,也请书友一如既往支持作者。不敢求书友们刷礼物,只恳求大家点点免费催更和用爱发电,为本书做做数据,拜托拜托!)离开大队部,再次回到老王这里,刘正茂看到老王等几人坐在屋外的坪里聊天。

阳历十月初,江南省的温度还是蛮高的。一般要等到十一月下旬,气温才会急速下降,一年里最冷的时间在12月到来年2月上旬这段时间。

但是在刘正茂记忆中,1975年的江北省是下了一场很大的雪,地上积雪厚度达到80公分厚。那是信息不通畅,不知道江南省的雪灾情况。

走进小屋搬了一张小板凳出来,刘正茂坐在老王身边,抬头就看到不远处的稻田,金黄色的晚稻穗随着秋风摇曳。

稻穗摇邑产生轻轻的沙沙声,传到人的耳朵,宛如浑然天成的交响乐,让听者心旷神怡。

从口袋里摸出一包烟,给老王、袁洪刚、刘子光每人散了一支,刘正茂笑着问序伢子:“序哥,来一根?”

没等序伢子开口,老王开口责备:“小刘,别带坏序伢子,他一个小孩家家,你怎么能让他抽烟?”

序伢子最不喜欢别人讲他是小孩,老王讲也不行,他心里着急,就说:“王叔,过完年,我就十七岁了。不是小孩子。”

老王吸一口烟,吐出烟圈后,说:“不是小孩也尽量别学抽烟,烟不是个好东西。”

刘子光见刘正茂挨批了,马上转移话题,问:“茂哥,你这红双喜牌香烟是在沪市买的,还是省城买的?”

刘正茂:“省城没有,是在沪市买的。”

“等萧长民下次去沪市,你让他帮我带三条,可以吗?”刘子光说。

袁洪刚马上跟着讲:“帮我也带三条回来。”以前,袁洪刚身上没钱,只能抽几分钱一包的经济牌和劳动牌。前几天大队给每个人发了50块,他身上有钱后,也想奢侈一把。

刘正茂看着刘子光,问:“你们自己抽这样好的烟?”

“我在外面跑业务,身上要带点好烟招待客人。另外,来大队一年多了,托你的福,手里头次能领到现金,给我爸和舅舅各送一条好烟,也算是做晚辈的孝道。”刘子光解释。

刘子光这解释还有点道理。刘正茂又看向袁洪刚,因袁家里经济情况不好,不像刘子光家里,平时还会给点零用钱。

袁洪刚见刘子光讲清买烟的用途,他马上讲:“我也是给家里父亲和兄弟买烟,平时送菜出去,经济烟拿不出手,用红双喜有面子得多。”

要大队送菜的单位只有少数几家,重头是江麓机械厂,而收菜的人是刘阳云和萧长英两个女的,刘正茂知道她们根本不抽烟。

都是成年人,刘正茂不好讲破,只是善意的提醒:“袁哥,从现在起,大队陆续会发很多次钱,每次数量不会很大,千万别钱到手就花光,建议最好设定个目标,把钱集起来存银行,或者买大件,手里也要留点备用资金,万一那天突然让我们知青回城了,我们不能没点钱,又回家啃老吧?”

老王静静地听刘正茂讲话,好像略有所思。而刘子光着急蛮慌的问:“茂哥,你从哪里听到的风声,让我们集体回城?”

“别听风就是雨,我只是打比方。”刘正茂笑着回答。

冯婷:“刘正茂,我在郭之艳那里报了名,买一台缝纫机,你什么时候拉回来?”

刘正茂:“那台缝纫机是你报的名?”

袁洪刚惊奇的问:“冯婷,你会做衣服?”

冯婷得意地昂起头,说:“我想学做衣服。”

袁洪刚脸上露出原来如此的神态。刘正茂问:“你现在就集起买缝纫机的钱了?行啊。”

冯婷:“看不起谁咧,队上发了50块,加上我原来还有15块,不够的部分回家找他们要。”

“袁哥,你看冯婷就有目标,集钱买缝纫机,怎么也有个手艺旁身。”刘正茂故意刺激袁洪刚。

“我也有目标了,茂哥,你帮我买点布票,我扯几尺布做身新衣,请冯婷帮忙。下放时带过来的几件衣服都快洗溶啦。”袁洪刚道。

“冯婷,缝纫机还没到你手,业务就自动找上门了。”刘正茂笑着对冯婷讲。

冯婷故意问:“那我怎么收费?”

袁洪刚急忙说:“我买新布给你练手,还可不能做坏材料,还想收费?都是知青,太狠了吧?”

序伢子在屋里洗碗,听到外面的话,也跑到门口问:“冯婷姐,帮我打衣服补丁你不收钱吧?”

大家都被序伢子逗笑,老王故意问:“序伢子,刘正茂的妈妈帮你做了好几套新衣服,那些旧衣服还舍不得丢?”

“王叔,新衣服留下出客时穿,平常做事还是穿旧衣服舒服。你教导过我讲要勤俭持家的。”序伢子一本正经的回话。

老王见序伢子当真了,就说:“不错,你没有忘本,现在你正长身体,新衣服该穿还是要穿,不然等你长高大后,新衣服就会小了穿不上,那也是浪费。”

序伢子没再讲话,缩回屋里继续洗碗。

刘正茂:“冯婷,等萧长民回来,我会让他把所有社员需要的东西都拉来。可能要等几天才行。”

“冯婷都买了缝纫机,我想买辆自行车,不知道要凑几年的分红才能如愿?”袁洪刚独自呢喃。

“如果你把今年的分红全部集起,等到年底绝对可以凑够买自行车的款。”刘正茂对袁洪刚讲。

“茂哥,你的意思,今年大队会给每个社员分到购买自行车的钱?”刘子光现在骑的是舅舅的自行车,他真想靠自己的收入买一辆。老是占用舅舅的车,搞得他都不敢去舅舅家,每次舅妈见到刘子光都没好脸色。

大队是按人头放钱,人口多的社员家庭,这次领到好几百,所以他们有买自行车的钱。知青都只一个人,每人分到50块,只能慢慢积累。

“也不是讲每个人都能分到那么多,只能是出工的社员最后年收入绝对不会少。”刘正茂纠正刘子光讲话的内容。

“那我不买烟了,把手里的钱存起来,等年底看看够得上买自行车的款不?”袁洪刚信劝,设立了今年的目标。

知青点那边,在厂区上班的知青下班,程幕英站在知青点外坪里喊:“刘知青,刘正茂。”

刘正茂听到喊声,问:“程幕英,我在这,有事吗?’

“老卢让我给你带了一包东西,你过来拿吧。”程幕英讲。

从程幕英手里接过小纸包,又回到老王这边。刘子光问:“手里拿的什么?”

刘正茂闻了闻纸包,说:“花椒粉。”

“你要这东西干什么?”袁洪刚追问。

“这样吧,我给你们做点吃点,你们评估看看,能不能卖钱。”刘正茂想找这几个试味,看看酸辣粉在这时代到底有没有市场。

“好啊,副大队长亲自动手搞吃点,那我要试试味。”袁洪刚立即响应。农村本来就没什么零食,小孩嘴里实在想吃东西时,有时就从土里拔白萝卜生吃解馅。

进到老王屋内,刘正茂才想起没有红薯粉丝,掉头回到门口,对大家讲:“做不了,没红薯粉丝。”

冯婷:“只要红薯粉?”

刘正茂回小屋查看了调料,又出来对冯婷说:“只差红薯粉。其他调料,这里都有。”

“知青点有红薯粉,是社员送给李慧的。”冯婷讲,李慧每天负责收社员的蔬菜,有的社员为搞好关系,让李慧收菜时,检查尺度稍微放宽点点,偶尔会送点家里自产的东西给她。

袁洪刚跑到知青点,问你要红薯粉,听到是刘正茂要用,而且是做零食给大家吃。李慧、蔡华生、严群飞、章治安都跟了过来。

刘子光生火烧开水准备跑发红薯粉,刘正茂就先调制配料干辣椒酱。

等了半小时,红薯粉泡发后,刘正茂给所有人都煮了一碗,里面放了花椒、辣椒、泡酸菜、猪油、盐、酱油、味精、蒜蓉、醋、葱花。

这样一顿操作,盛在碗里红薯粉闻起来就有食欲,吃在嘴里更是酸爽可口,回味无穷。本来就是物资贫乏,每天除了粗茶淡饭能吃饱外,根本没有零嘴。

偶尔来一碗重口味的酸辣粉,吃完后辣出一身汗,全身感觉无比畅快。

等大家吃完,刘正茂问:“酸辣粉口味怎么样?”

蔡花生:“好吃,酸爽。”

李慧:“原来红薯粉还能这样做?刘正茂,你给我一点花椒粉,明天我自己在知青点做。”

“那如果卖一毛钱一份,你们会买吗?”刘正茂问。

“我会买,要不你再煮,我花钱买。”袁洪刚没吃过瘾,想骗刘正茂继续做。

“别开玩笑,讲真的,一毛钱一碗,你们觉得有人买吗?”刘正茂严肃地问。

“刘正茂,你准备做这个生意?”冯婷见刘正茂不像开玩笑,就问。

“不是我做这个生意。你们知道,开放日时,很多参观者不愿花五毛钱吃席。可他们既然来了樟木大队,那就是我们客人,总不能让他们饿着肚子回家吧?所以大队准备整几样便宜又有特色的小吃。让参观者少花钱能吃饱吃好。”刘正茂给这几个知青解释。

“如果碗还大点,一毛钱并不贵,毕竟只有我们这里才有酸辣粉,独一份的买卖,别人会尝尝鲜。”李慧这样讲。

序伢子听说大队要做酸辣粉卖,现在大队没安排他出工,就没有工分。他早就想找个合适的事来做,而下酸辣粉并不累,所以他想要做这事,能赚工分。

“谁还要吃酸辣粉,我来下。”序伢子想试着几碗听取意见。

“我吃”,袁洪刚回答。

刘子光回答:“我也吃。”

严群飞:“我也要吃。”

老王看出序伢子心思,也附和:“序伢子帮我也煮一碗。”

序伢子问:“还有人要吗?”

刘正茂和冯婷、李慧等几人摇头。

序伢子把大家吃过的空碗收起来洗干净,照着刘正茂刚才煮粉的步骤配料,煮好粉后,再给需要各个需要的人一碗。

老王吃了几口序伢子煮的酸辣粉后,故意鼓励道:“序伢子,你煮的酸辣粉,比前面那碗还好吃,你是干这事的料。”

做业务的刘子光,是机灵的角色,迅即理解老王的意思,说:“序哥,是真的好吃。味道好正。”

“真的吗?我是第一次做,刚跟刘知青学习的。”序伢子高兴得有点语无伦次。

袁洪刚:“序哥,你明天晚上继续做吧?”

“我家没有红薯粉,做不了。”序伢子讲。

刘正茂对序伢子讲:“你先找社员家买些红薯粉,多做几次。练熟了,我给谷大队长商量,争取让你在每个开放日做麻辣粉工作。”

“好,我这几天都都联系,你们想吃麻辣粉就来找我。”序伢子高兴了,他现在好像看到了自己的价值。

李慧:“明天早上我帮你去买,我知道那些社员家做了红薯粉。”

刘正茂:“李慧,明天早上,你跟吴婶讲,大队收购红薯粉,让家里有红薯粉的社员,都交到大队来,按一毛五收。”

樟木大队外来的所有知青现在都自觉以刘正茂为领头人,尤其是李慧这些人,以前对刘正茂不太了解,期间还产生过矛盾,后来接触多了,他们发现刘正茂并没有干部架子,为知青争取了利益也不求回报。

这次还不到年终,大队就分了现金,知青们都认为是刘正茂为大家带来的。大队按刘正茂的方法办事,已经取得了亮眼成绩,知青们更加佩服刘正茂。

李慧:“刘正茂,如果是序伢子一个卖麻辣粉,可能不行吧?买的人稍微多点,他就会忙不过来的。”

“放心,到时大队会重新组个饮食部,对于小吃类有统一安排的。”刘正茂对李慧讲。

突然,刘正茂想到,是不是李慧想换个事情,不想早起收菜了。就问:“李慧,你难道想去卖小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