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秦皇港。
时文林,葛财旺,林志鹏,宋河,站在港口迎接了胡湘。
还有两队五百名士兵站在道路两侧。
“三公子,一路辛苦,”葛财旺抱拳行礼。
葛财旺来秦皇港是来督导鞑子的军事训练的,葛财旺比林志鹏级别高,是一方军事统领,负责燕京一带防卫,而且年龄比胡湘大点,今年33岁了。
三十三岁,对文官来说,是年轻点,但对武官,不算大,这军事将领年龄一般不大,就像岳飞三十岁就是一路统兵大将了,毕竟岳飞死的时候才39岁,当时是南宋军方排名第二的统帅。
宴会上,菜以海鲜为主,也因为有海鲜,菜不用按四菜一汤规定来,硕大的螃蟹红的发亮,大对虾,烤牡蛎,油炸带鱼,小黄鱼,还有炖羊肉,鸡肉。
照例,胡湘等人在海港衙门宴会厅吃,赵宁在隔壁小客房吃,也不是赵宁一人,有两位女眷陪吃,虽然是分席而食,但菜色及数量丝毫不减,只是没有推杯换盏的喧嚣。
史文林汇报了对鞑子壮丁的伙食供应情况。
两万一千名鞑子壮丁,每天供应十头猪,五只羊,一万五千斤鱼虾蟹肉,高粱米一万斤,小米五千斤,配箩卜、白菜一万斤,盐一百五十斤。
鞑子还带来了四万匹马,目前在秦皇港西三十里处放养,那里全是坡地,庄稼地少,很适合放牧。
马匹也需要黑豆等粮食,但现在粮食不充足,就让马匹干啃草了。
胡湘放下酒杯,问道:“如此供给,能保证十天一斤猪羊肉吗?”
“能,一头猪能出一百斤肉,羊出三十斤肉,绰绰有余,”时文林答道。
林志鹏闻言笑说道:“这般伙食,鞑子比咱们士兵吃的都好,”
葛财旺正色道:\"正该如此。鞑子虽善骑射,但下马作战能力欠佳。需以充足粮饷支撑高强度训练,方能练就'马上一条龙,马下亦猛虎'的精兵。\"
“嗯,葛总兵说的对,只有吃好才能训练好,”胡湘道,“葛总兵,预计多长时间能出征,”
“二十天后,”葛财旺回道,“二十天后,新军装也到了,”
草原上的鞑子,穿的都是兽皮衣服,现在是农历二月中旬,在过段时间,天就暖和了,那些皮毛衣服穿起来一点也不舒服。
新军装是按后世民国时期的军装款式设计的,简单方便,都是为了便于作战。
军装颜色为土灰色,是用草木灰染的色。
鞑子和汉兵的军装颜色不一样,汉兵的军装是黄绿色,是用槐花和黄栀子花熬成的染料,要想颜色偏绿,就多用火碱水洗一遍。
军官的军装是深蓝色,就是普鲁士蓝。
鞑子壮丁还会配发,武装皮带,绑腿带,斜挎包,后背包。
“到高丽后,军粮就要以炒面为主了,要让他们习惯吃炒面,”胡湘说道。
“炒面,炒面对他们来说,也是美食,”时文林笑说道。
其实鞑子在草原上日子过的艰苦,炒面有股香味,对他们来说,也是美食,要是熬粥吃,也是一顿佳肴。
林志鹏详细汇报了训练情况:每日清晨十里负重跑,上午队列训练,下午拼刺刀与格斗。
说到队列训练时,他不禁摇头:\"那些'向左转''向右转'的口令,至今未能整齐划一。\"
胡湘会心一笑。他想起前世大学军训时,都特么考上大学了,有的同学也是左右不分。
这种看似简单的训练,实则是培养绝对服从的关键。
其实这些队列训练在实际打仗中也用不到。
葛财旺说道,整个军事训练期间,会让每人射击十发子弹。
鞑子们都是射箭高手,这枪法应该也差不了。
宴会完,胡湘回到客房,只感到眼皮发沉。
春天,人很容易午困,尤其是吃完饭后。
赵宁坐在梳妆台前,一个丫鬟给赵宁梳着秀发,一个给赵宁揉肩。
胡湘对丫鬟道:“你们出去吧,”
便拥着赵宁到床上休息。
赵宁掩嘴轻笑:“你终于饱暖思淫欲了,”
……
下午五点,胡湘才悠悠转醒。
伸了个懒腰,本来很困,又被赵宁折腾完,才入睡。
赵宁已经梳妆完毕,对着镜子欣赏自己的俏容。
胡湘穿戴整齐后便和赵宁来到渔港码头。
陪同的地方官员是宋河,张文元,他们的妻子则陪同在赵宁身边。
赵宁穿的衣服特别华丽,她身着一袭湖蓝色织金锦缎长裙,外罩月白色轻纱披风,在阳光下泛着珍珠般的光泽。最引人注目的是那顶宽檐羽帽——帽檐恰到好处地遮住她半边面容,更添几分神秘。帽上装饰着三根孔雀翎羽。
如今的贵妇们竞相追逐奢华,一件衣裙动辄需要三五个丫鬟伺候更衣。相比之下,田间地头的农妇们依旧保持着简朴的装束——粗布短衫、麻布长裤,只求劳作时方便利落。
而且目前那种奢华服饰,胡湘也欣赏不出它的美,胡湘喜欢简洁朴素的服饰,但赵宁的服饰,怎么奢华就怎么来,卢敏也是这样,好像这样才能体现她们身份的尊贵。
码头上人声鼎沸,一派繁忙景象。数十艘蒸汽捕鱼船整齐地停靠在泊位上,工人们正忙着卸货。新鲜的海产在甲板上堆成小山,银光闪闪的鱼堆在阳光下格外耀眼。空气中弥漫着海腥味和桐油的气息,远处传来蒸汽机的轰鸣声。
来渔港码头,胡湘是查看经济繁荣情况,赵宁是考察商业投资价值。
“目前海港区已有人口三万余,”宋河如数家珍地汇报道,“水泥厂、炼铁厂和机械厂都将在今夏投产。现有蒸汽捕鱼船三十五艘,鱼行每日收购海鲜不下三万斤。”
张文元也补充说道:“现在猪,鸡,鸭养殖也兴盛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