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臣等拜见大王。”以张良、陈平为首的文臣和以韩信、钟离昧为首的武将们纷纷下拜,口称大王。

赵暄看着下边的这一众文臣武将们,心内想着,虽然目前我地盘最少,人手也不多,但这里的这些位那可以算得上是这个世间最有为的人物了,诸如张良与陈平、韩信那可是老刘后期能够统领天下的重点人物,没有张良的谋划,没有韩信的领兵,老刘如何能够在五年内打下这若大的江山,没有了陈平的闺阁之计,白登山上就是前汉的终点了,这般人物尽在我手,天下征起来可以轻松不少,还有钟离昧、季布、英布这些曾经的项王手下大将,论武力不缺,论智力更是无人可以出我右,天下呀!!我来了。

赵暄一挥手道:“诸位请起吧。对于我大华之律法、礼制等,待统一天下之后,咱们再来进行讨论。”

“臣等守令。”文武一同出声道。

“至于立国之后,诸位之官职一事,子房、子安与韩信你们一起讨论一下,报个章程上来。”

“诺!”三人应道。

赵暄能够看到下边的其他众人的眼睛都是一亮。可以想像得到,虽然当时的整个太行之中,没有那么多的人是为了名利而来,然而学好文武艺,卖与帝王家,再如何淡薄名利之人,只要是进了职场(官场),你想独善其身是很难的。

“好了,此事先放一放吧。来说一说今年的情况吧。”赵暄道。

众人依次进行了相关的汇报工作。

经过汇报,赵暄很是满意,代地一共十一个县,五年前整个代地仅有户四万七百余,人口平均为每户四人,也就是说代地共有人口8万余人,加上从太行下来的人口,也不过才近十二万人,手下的真实的军队数量为5万人左右,大部分还都在太行山中训练,少部分在敕勒川草原上与原来的匈奴人一起学习骑射,这部分人也不过一万人。

然而五年时间过去了,人口基数已经达到了十三万余户,人口平均为每户六人,也就是说整体人口已经达到了78万人左右,男女比例五年前1(女):3(男)的规模,但是赵暄毕竟是现代人,这些年过去了,他自己没找,手下的一些人也没找,他还提出了要求不能够纳妾,还要从各地招收一些女性过来,不管是未婚者还是寡妇(包括孀居者)只是有想再次成家的,都会合理的安排,这样实施下来才使得目前的男女比例趋近于1:1,可以看出来整个代地,除了这些个顶层的人物有没有结亲的,其他的基本上都已经有家有口了。

人口的提升,带到的就是耕种的提升,原本看起来有些荒芜的代地,五年来看到的都是成片的绿色,多多的草谷。代地最适合种值的是小麦、大麦这类作物,可这边地型的原因与气候的原因,产量一直都是相对较低的,要不是还有一些牛羊在后边承托着,这多的人口怕就会有饿死的了,因此上赵暄把自己为数不多的对于农业有帮助的知识都说了出了,像什么如何把土地犁得更深一些,如何育种,怎么样的去除田里的杂草,怎么样的沤肥,怎么样的施肥等等,经过试验之后,这些个方法得到了认可,也将代地的产量提升了不只不一倍。

经济上,发展了一些轻工业,像是什么编麻呀,做鞋子之类的,再加上一些羊肉的供应,还有部分劣等驮马的交易,使得代地在经济方面也是逐年在增涨着。

一切都在向着更好的方面发展着。

赵暄对着下边的各级官吏开口道:“一个月后,我们即将开启立国之礼,此事由叔孙通先生来负责整体的礼制与规程,还有我大华的礼制也劳烦先生一齐编制!”

叔孙通激动的出班道:“臣必不负大王所托。”

“某想信叔孙先生。”赵暄道。

“还有一事,请诸位定要记牢。”赵暄面色严肃的道。

“我等出身大部分为平民,现在居此之地得天所依。可我们要争夺这个天下,所用为兵,但所依仗者为何?”赵暄发出了一个问题。

下方的诸位官员互相看着,在他们的印象里,征天下所有为兵,后勤为粮,依托为钱,这些都是依仗,还有何?

陈平与张良对视一眼后,明白了赵暄之意,于是陈平道:“还请大王示下?”

“叔孙先生,孔夫子所传经典有何?”赵暄问叔孙通。

“禀大王,孔夫子所传儒家为《诗》、《书》、《礼》、《乐》、《易》和《春秋》。”叔孙通回道。

“某记得于《书》中有言为:“民为邦本,本固邦宁”之句,还请叔孙先生解惑?”赵暄又提出了一个问题。

这一下子全场之人全都明白了。

叔孙通则是开口道:“民者,一国之基石也,更是一国之根本,若是民不宁,则国无宁日,故而民若宁,则国可宁。”

“诸位,可知否?”赵暄再次问向了众人。

“我等已知,必会善待百姓,让百姓生活无忧。”众人齐声道。

“还请诸位熟记之。征天下之基,乃为百姓之民心。孟子曾道:“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民为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例子即在眼前,与诸位共勉。”赵暄道。

“谢大王。”众人道。

“好了,各自为政时要记得你们所用皆是民所供养。去吧。”赵暄一挥手,先行离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