韵宁是被愿力吸引的,这个位面算是一个看起来圆满的故事,但充满遗憾。
“所以是为了什么才会吸引我呢?”韵宁有些奇怪。
“我心疼那个顾一野,将所有责任都扛在自己身上的那个傻子,我希望他选择婚姻是因为爱情而不是责任,不管那个人是谁。”一个优雅有涵养的女士语气平淡的开口。
“你很优秀也很洒脱”韵宁赞赏的夸赞了一句,胡杨身上的功德很浓厚,韵宁喜欢这样的人。
“那你可以帮帮他吗?”胡杨绾了一下发丝。
“不为了自己考虑吗?”韵宁觉得她很奇怪,她和顾一野早就不可能了,为什么还会为了他拼上一切?
“我心疼那个傻子”胡杨轻笑了一下,“不知道他真的过的幸福吗?”
“那你自己呢?”韵宁看着胡杨疑惑的很,“不心疼自己吗?”
“我早就放下了,只是为了年少时的遗憾。”胡杨眼里清澈睿智,都说她单身是因为顾一野,其实要感谢顾一野,让她真正找到了方向,后来站在医学巅峰为之努力。
“可以”韵宁点头,她也想去学学人间的科技。
韵宁是意识降临在这个小位面的,从今天起,她就是胡杨,而真正的胡杨会投胎转世。
胡杨再次有意识的时候是在火车站,故事开始的地方,看似胡杨是在挽留那个顾一野,实则是与惊艳过自己整个青春的少年挥手告别。
胡杨心里悲伤的咬着顾一野的肩膀,用力又执着,希望这个少年记住她,随着最后一滴泪的吹散,真正的胡杨离开了这个位面,开启新的人生。
韵宁只觉得心疼,心里叹气,从今往后她就是胡杨。
那个无私奉献坚强勇敢的独属于顾一野的胡杨彻底离开了,韵宁愿意称她为荒漠里独行的勇士。
韵宁眼神平静的离开顾一野有些干燥温热的怀抱,看向少年,声音淡漠,回复他给胡杨的那一句,当兵是我的命。“既然当兵是你的命,那就希望你能永保初心。”
随着火车的蒸鸣和站台上驱赶的声音,韵宁平静的转身离开,缓缓走出樟木站,奔向属于自己的人生道路。
顾一野没有挽留,看着胡杨走远,那个身影慢慢消失在自己的眼中,忽然感伤起来,总觉得这次离别是生死之隔,从此再无交集。
顾一野已经被韵宁抛在脑后,等到需要帮忙的时候她会出手。
韵宁整理着胡杨的记忆,还有不久就要开学了,这让韵宁有些慌张,讲真的,她可没有学过这些知识。
法术和科学不是一个思维层面的,韵宁有些惊恐,天哪,她能在开学前掌握完知识并且融会贯通吗?
韵宁迈开腿快步回家,时间珍贵,不能浪费一分一秒,路上走的急,胡杨的脸上出了汗。
这让心疼女儿的胡爸爸难受极了,以为是因为顾家那臭小子伤心,看着胡杨头也不抬的返回卧室,胡爸爸瞬间脑子胡杨委屈巴巴的缩成一团在床上哭泣的样子。
此时的韵宁,看着眼前的一堆书头疼,她这次降临是没有记忆的,就算有也没用,因为她会法术会医术就是不知道这些人们智慧的知识啊!
幸好韵宁有耐心又聪明,从小学课本开始看起,专心致志的思考起来。
胡爸爸轻轻推开门,端着女儿最爱吃的水果,脑子里组织着安慰的言语,最后看到女儿乖巧学习的模样时总觉得不对?好像他想岔了,这不像为情所困,还是说女儿用特殊的方式纪念自己逝去的爱情?
胡爸爸脑海乱飞,韵宁没有注意到,她正沉浸在知识的海洋里呢!这些知识奇妙又有趣,韵宁一会儿皱眉一会轻松,韵宁觉得很有意思。
胡爸爸终于回神,纠结要不要打扰女儿,最后还是韵宁饿了才注意到胡爸爸。
“爸爸,你这是?”韵宁很奇怪的看着脸色不断变化的胡爸爸。
“饿了吗?今天有你最爱的油焖大虾。”胡爸爸突然不纠结了,沉迷学习总比颓丧要好,他相信他的小胡杨。
韵宁抱住胡爸爸撒娇,嘴里满是甜言蜜语,父女二人亲热的吃了饭。
接下来的几天,韵宁依旧沉浸在学习里,不出门不逛街,惹得胡爸爸嘀咕,生怕女儿宅出病来。
胡杨的高考成绩出来了,状元,意料之中。本来大院里有些嘲笑胡杨被顾一野嫌弃的人笑不出来了,纷纷被家长教育着。
此时的胡爸爸一脸骄傲,他的女儿最棒,每日精神十足的去上班,时不时炫耀几句。
胡爸爸是军医,很早就培养胡杨这方面的素养,胡杨也确实有天分,如今的韵宁更是如此。
韵宁报考了最好的医学院,她的中医确实厉害,但对西医很感兴趣,她想积累经验。
一切都很顺利,报考,通知书,开学,韵宁踏上一段新的旅程。
韵宁有些好奇的看着校园,这是从未有过的经历,很新鲜。
一张张稚嫩的脸庞带着希望来到校园,韵宁晕乎乎的跟着指导报名缴费住宿,等到天黑躺在床上才真切的意识到自己就要成了大学生了!
韵宁有些兴奋,期盼着第二日的到来。
医学生的生活枯燥忙碌,韵宁啃着一本本厚厚的医书在记忆,这只是最基本的日常。医书对韵宁来说是最简单的,难的是西医的实操,韵宁小心翼翼的跟着老师的操作一步步的复刻,或许是天赋异禀,很快韵宁就掌握了这些,已经跟着老师开始下一步的学习了。
韵宁被注意到了,因为教她的老师是军队特殊人才,起了爱才之心,希望胡杨可以为国家做贡献。老师认真的和胡杨探讨了一番,仔细询问过后才盖章的。
老师为何会注意到胡杨?因为她中医老练,像个多年的医师,在药材使用上敏锐,有创新精神。
军队的调查很全面快速,胡杨是军人后代,爸爸是军医,爷爷是部队领导,奶奶是中医大家,加上胡杨从小就跟着看诊,韵宁很快就通过政审,成了秘密培养的人才。
胡杨的爸爸有些难受,他的小胡杨要起飞了,国家有令要遵从,只是担心小胡杨。
胡杨的爷爷心思复杂,既骄傲又心酸,这时候不是和平年代,随时都会有战争的发生。胡杨尽管是学生,保不齐哪日就要跟着上战场,可他不能阻止。
韵宁已经踏上了火车,跟着老师来到了顾一野所在的部队。韵宁:……实在没想到,这都能和顾一野扯上关系。
特殊人才有特殊的培养方法,老师在确定韵宁的医术已经出师后乐得开花,带着她去看诊观摩,积累经验,毕竟中医与西医之间是有壁垒的。
韵宁每日五点起床,锻炼半小时,吃完早餐后整理学习资料,八点正式和老师一起去出诊,下午五点后离开,六点来到实验室学习制药,安排的满满当当,整天脚不沾地。
等韵宁摸清楚西药的门道后,韵宁觉得西药和中药其是同源不同流。西药制取成本高,国外卡脖子严重,韵宁恰好对中药了解透彻,所以她接下的时间就是和老师一起研究最低成本的止血药。
战场上枪弹无眼,战士们往往因为不能及时止血而丧命的不在少数,对于韵宁的想法,部队和研究院的老师都很支持。
韵宁没有掩盖实力,时间就是生命,早点做出来就会多挽救一条生命,韵宁选取的药材是最常见的也是最便宜的,但药效很不错,磨成细粉装在塑料瓶里便于携带。
这次的研究只用了三个月,韵宁交出了满意的答卷,也让领导对韵宁更期待起来。
大量药材的收购引起了山民的注意,他们吃山靠山,山里多的是这些草,于是纷纷带着家人挖杂草卖钱,给自己家多个收入来源。
多日的研究让老师心疼胡杨,大手一挥给她放了假,让她好好休息一天。韵宁同意了,她吃有些不消,还是休息一下比较好。
胡爷爷听到孙女放假,高兴的安排人前往孙女所在的部队考察,最主要的是看看孙女瘦了没。
胡爷爷这次是来看看夜老虎连,对这支队伍的实力评估一下,对比国外的差距在哪里。
韵宁看到胡爷爷高兴的很,胡爷爷是个很睿智的人,面对小胡杨时脸上挂满了笑意,“小胡杨变瘦了,是不是没有照顾好自己?”胡爷爷有些心疼的看着胡杨。
“爷爷,我是长高了,才不是瘦了,你看。”韵宁乖巧凑到胡爷爷身旁比划,确实高了,以前还在胡爷爷肩膀那里,如今长高了些。
“不错,小胡杨确实高了。”胡爷爷挽着韵宁的胳膊笑着。
“这是我给爷爷做的平安符,爷爷要戴好。”韵宁从口袋里拿出一个平安符递给胡爷爷。
胡爷爷笑着伸出手放在怀里,“好好好,小胡杨的礼物爷爷会收好了。”
爷孙两乐呵呵的聊着天,边走边看。胡爷爷给韵宁讲着他长征时的故事,感叹不已,韵宁静静聆听着。
身后的警卫员看着爷孙两点背影,沉默的护着。
连长办公室,郑师长和底下人正在开会,胡爷爷在一旁喝着茶聆听,韵宁站在胡爷爷身后乖巧的不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