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结束的时候,连续下了好几天的小雨,我们的泥炭制作只能暂停,幸好之前做的已经晾干了搬到了放木炭的房间里,整齐的码放好能堆很多。之前我以为我们做了很多,实际上码放进房间里就小小的一堆,粗略数了数才不到1500个。不知冬季多漫长,我们必须尽量多做些才行。
屋檐下已经摆满了,要不是下雨我们能继续做。门口的麦门冬沿着屋檐和菜地长了一大片,看起来绿油油的,虽然表面有些灰扑扑的,但也是难得的景色。
我们坐在客厅看着外面的雨,不停的发愁,不仅是愁下雨没办法做泥炭,更重要的是稻谷还没晒完。虽然晒了也没办法延长它们的保质期,但是我们想尽可能的留久一点。稻谷已经很干燥了,几乎是用转盘一转就会碎成渣,而且味道也是奇奇怪怪的。没发霉但是已经变味了,我们都快要忘记米饭的味道了。
虽然这几年的冬季漫长不好受,但是这也奇迹般的帮我们把稻谷保留了下来,不然早就发霉了。
“这雨下个不停,真是愁死人了,稻谷都没晒完呢。”妈妈忍不住的叹气,手上剪裁旧床单的手没有停下来。
我和弟弟埋头把坏了的电饭煲拆开来,这种电饭煲就底下一个螺丝拧着非常好拆。还是以前在镇上带回来的,当年我们把它们都拆开了洗得非常干净。不知道怎么的,这电饭煲老是会饭都没煮熟就跳闸。
把螺丝拧开,弟弟掰开了底下的一块圆盘,里面连着的一根蓝色细线赫然是已经烧热断裂的情况。
“咋搞,这线还能用吗?”我看着已经烧了一部分的线,拉扯着和另一头的小螺片对比了一下,长度勉强够。
“应该可以,我把烧了的剪了试试。”
他用老虎钳小心的对比着长度,剪下了烧焦的一头,然后剥开了线的表皮,使劲的拧到了螺片上的洞里,然后用细铁丝把它们扎紧固定了一下。
“赶紧煮饭试试,都饿了。”弟弟刚把底下的圆盘装回去,妈妈就让弟弟试试能不能用。幸好蓄电池已经充好了电,不然肯定是不够煮饭的。
我们从很多年前就一直保持着一天吃一顿的习惯,身体虽然习惯了,但是隔得太久难免会饿。
妈妈把电饭煲插到蓄电池上,把早就洗好米的内胆放上去。经过这么多年,不锈钢的内胆都已经是痕迹斑斑,时间真的不知不觉就流逝了。
“嘿!真能用!”妈妈嬉笑着拍拍电饭煲,弟弟盯着看了一会才收拾好地上的工具箱。
“等饭熟了再说吧,希望不要中途跳闸。”
“不会跳闸的。”
丝瓜长得最快,我们把木筐放在窗户边上,让丝瓜的藤从窗户伸出去爬在外面的墙上。因为是种在花坛土里的原因,丝瓜的叶子倒是还算正常,边缘没有那种枯黄的感觉。
小雨大雨断断续续下了好几天,我们都没有出门,但是也没闲着,收拾了一楼两个房间出来准备放泥炭。
我正在收拾二楼的杂物间,这个房间是二楼最大的房间,基本就是在一楼的两个厨房一个厕所和一个小房间的上面,面积非常的大,堆满了各种各样的东西。
甚至连爸妈都不清楚这里面有些什么,我才搬开一堆装着陶瓷碗的泡沫箱,就看到了后面靠墙堆放着的好些瓷砖。每一块都是那种方形的大块瓷砖看起来颜色和我们房间的地砖一样,应该是用剩下的,旁边还有一些小块的切过的边角料。
我正想着该怎么弄,弟弟就冲了过来。他探头看过来:“姐,你在做什么?”
“这些瓷砖,咱们用来砌炕怎么样?”那个炕老是会掉灰,之前的老黄泥虽然结实,但是难免会蹭到灰。我一直都惋惜没瓷砖,贴上瓷砖更好打理,省得过几年黄泥都掉没了。
“我在想要不要把这些瓷砖贴到炕上,之前做炕的时候不是还剩了一点点黄泥嘛,抹到瓷砖背后直接贴上去。干净卫生也好打理,黄泥也不容易被蹭掉。”
弟弟皱了皱眉头,有些不解:“姐,我可没见过哪家炕上贴瓷砖的。”
“你懂个屁,咱们这边以前哪有炕,再冷也用不着炕。现在不照样用上了,而且这炕是我们自己用,贴瓷砖好用还是不贴好用,咱们自己知道。而且我很多年前看过视频,多的是贴瓷砖的炕。”
我二话不说开始搬瓷砖,瓷砖很大,一次性只能搬两块,愣是上上下下搬了好几趟,弟弟一开始看着。眼看我是动真格了,也连忙一起帮忙,我们把所有瓷砖都搬了下来,包括了那些边角料。
爸妈一开始听说我们要贴炕上还有些不理解,毕竟他们看过的电视剧炕都是泥土做的。我仔仔细细的和他们说了,好说歹说才同意把瓷砖贴到炕上去。
剩下的黄泥不多,我们拌着水把黄泥薄薄的抹了一层在瓷砖背面又事先把炕上的表面都抹上水,直接每块瓷砖隔着一点缝隙贴上去。然后在炕的侧面用东西抵住,等干了再说。
我们现在都不睡炕了,正好可以趁这个时间把瓷砖贴了。两块瓷砖竟然正好可以把炕面的宽度贴完,一排贴了5块瓷砖,整个炕上就被瓷砖严严实实的贴合了。妈妈用湿抹布把瓷砖表面擦干净,也不停的点头表示这个更好打理卫生。
“之前是容易掉泥,你看着边缘都圆润了这么多,泥都不知道哪去了。”妈妈摩挲着炕的边缘,弟弟连忙在瓷砖的那个角落多用了一坨黄泥,才把瓷砖贴上去。
等把炕贴完,瓷砖还剩下很多,爸爸已经拿起了对讲机:“小彭,小王啊,我们家找到了以前装修没用完的瓷砖,你们过来拿了贴到炕上把,好打理一点。”
那边答应等雨停了就来,我们围着贴好的炕仔细的打量,摸起来是不错,光滑又干净。
这么一折腾,又是晚上了,我们把门一锁,烧水洗漱后就回了各自的房间。我们现在都是在自己的房间里睡觉,下雨天温度更是舒适的28度。
第二天太阳很大,我们又开始制作泥炭,之前下过雨,地面非常的湿润,倒是省事了,我们不需要去湖里打水来和泥。直接拿着铁锹和锄头就开拌,速度快了不少。
屋后的竹子长得非常的茂密,有些一角开始从枝叶上长出绿叶。竹子长出来很多,还有很多新的竹笋在长出来,原本是计划着今年不挖竹笋,但是看到长出来的那些竹子的架势,我们一致决定,挖竹笋!
还是分工合作,我和弟弟挖竹笋,妈妈捡竹笋和竹皮,爸爸在家把笋壳剥了煮熟晒干。竹皮是其实就是竹笋壳,只不过在竹子生长过程中脱落了,经过这么多天的晾晒已经全部干透了,卷曲着形成一张大大的纸一样的东西。这种竹皮很好烧,做引火的材料非常合适。
竹笋壳也可以做引火的材料,只不过需要晒干了才行。本地毛竹的竹皮不多,但是翠竹的竹皮非常的多。我们挖竹笋的时候妈妈就拿着火钳把竹皮都叉起来堆到门口,后山小小的一片竹林就把门口大片的地都堆满了竹皮。
我拿着锄头挖竹笋,只挑毛出一点尖尖的,虽然只冒出了一点,但是下面基本都是很大一根,而且都很老了的那种。这种笋必须煮得很熟才能吃,担心辐射值过高不能吃,我第一时间就把竹笋给检测了一下辐射值在29,还算可以吃。
后山的土层之前已经被我们刮去了一层黑渣,现在就是淤泥,挖起来倒是不困难,淤泥里的含沙量还算可以,既可以结成块又很方便挖。
以前挖竹笋可是得用铁镐才行,那种黄泥非常难挖,一铁镐下去就只是个印子。趁现在太阳大,我们准备尽量多挖一点,竹笋可以留很久,以后每年都挖,这样一直都有菜吃。
“姐,这有3颗竹笋在一起!”弟弟兴奋的一锄头下去,就把其中一根竹笋给拦腰铲断了。
我看了一眼挨在一起的几棵竹笋,对着他竖起大拇指:“你真棒!”
弟弟悻悻的把几颗竹笋都挖了出来,还小心翼翼的把断了的竹笋都放进桶里。
挖了一会,后面都是我们挖的坑和竹笋,我直起腰休息了一会,就看到方芸和小彭村长和王将他们都在那边挖竹笋。竹林虽然基本在我们家的房子后面,但是三家的房子并不算非常远,也有部分蔓延了过去。
而且现在也没有竹林是我家独有的一说,是以一开始我们就是一起来挖的,只不过小彭村长的意思是分开来各自挖。
其实最开始的时候大家都有想过要不要一起住,可以省些物资和燃料。虽然我们几家都不是那种不好相处的人,但是都比较在意边界感。不过特殊时期,我们都觉得可以忍耐。原本都定好要一起住在我家,小彭村长和王将还有爸爸商量过后,又觉得还是分开住比较好。
人太多了,住在一起难免有摩擦,我们现在重要的是互帮互助,要是心里起了隔阂,时间久了难免心生怨怼。爸爸的意思也是,我们现在友好和谐的氛围,都是因为大家都保持着曾经的邻居之间那种距离感,要是住在一起,时间一长无法保证不会出摩擦。
我们需要把几家人之间那种和谐的氛围维持住,这样就必须相互之间保持距离感。
想到这些,我默默的继续挖竹笋,尽量发现两根竹笋,只挖一根。饶是这样,还是挖到的数量非常的可观。这地下是的竹子根系不知道是不是压抑久了,这竹笋的数量差点就比得上以前了。
以前爸爸在春天,都会在屋后挖笋,不仅卖新鲜的,还会煮熟了晒成干卖。这也算是我们家每年不菲的一笔收入,仅仅只是挖笋的一个月就能赚到支撑一年多生活费用的钱。就算是在产笋的本地,笋的价格也是非常的高,特别是爸妈还会带到市区去卖,那里更贵。
现在这点,虽然比不得以前,但是对比死的不剩多少的菜地,这堪比麦门冬。
想起家门口和田里长满的麦门冬,我就很开心,即使是吃草也是比吃白饭白粥好。
只挖了一天笋,我们就挖了上百斤,这个数目是爸爸估计的,他在外面架起了大铁锅,煮了一天的笋,等我们下午捡完竹皮回家,他的笋也煮的差不多了。
煮好的笋有股子奇怪的味道,有点冲鼻子,但是爸妈说这是竹笋本身独有的气味。我差点以为竹笋也因为核辐射变异了,不过倒是已经有三年没见到过变异的巨型虫子了。这么一想,之前见过的那些虫子都好像是做了一场梦一样。
第二天一大早,我们就把昨天煮好的笋都切片放竹筐里到台面晒了。完全不够放,我们为了晒竹笋特意没晒稻谷,直接在晒稻谷的竹席上晒的笋片。
连续晒了好几天的笋片已经缩水得非常小了,颜色也变得更深了。
妈妈捏了捏笋片,确认了干燥程度,连连点头:“可以,这个程度就能留好几年。来!我们把笋片装起来,今天晚上就炒一次笋片吃。”
为了装笋片,妈妈特意提前把之前装红薯片的塑料袋子洗好晒干了,满满的装了两个大袋子的笋片。一顿就只需要手抓一把就行,这两袋我估计可以吃一年以上。
“妈,兔子可以杀了,晚上我们吃笋焖兔?”弟弟从房间里提着兔子的粪便出来,然后兴奋的提议。
妈妈思考了一会,点点头:“确实有这道菜?”
我觉得有没有这道菜并不重要,现在很多调料都没了,有这道菜我们也做不出来,直接一锅炖熟了就行。反正家里就剩下了盐,其他的调料这辈子都不一定见得到。
“就煮熟了那么吃了呗,家里就剩下盐,哪有别的东西做调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