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令我没想到的是,这具身体不是一般的虚弱。这一跳脚下一软差点跪倒在地。
那小厮见了连忙来扶我,才堪堪没让我摔到地上去。
“公子风寒未愈该小心些才是。”那小厮十分无奈的说道。说实话他对少爷今日这些举动还是充满怀疑的。毕竟,若是往日,少爷断不会做出这些有些幼稚的行径的,今日是怎么了?
“多谢相助。”我好容易站稳了对他说道。
“公子何时跟奴才这般客气了?这都是奴才该做的。”他不好意思的挠了挠头。
我清清浅浅的一笑,没再多说什么。
上前几步踏上府前石阶,缓缓走入府中。
“儿臣,拜见耶娘。”我对面前坐的端正的两位发须皆白的老者轻施一礼。
“起来罢,此番游历你可有什么见闻没有啊?”一旁那个气质颇为儒雅的中年男人问道。
“回大人的话,此次江南一游结识了许多那里的才子。与那些文人雅士谈诗论道,收获颇丰。”我依旧是清浅的笑着。虽然不知道这人到底是去江南干嘛去的。但是以他的身份性格来说这样说肯定没问题。
“此话可不要到白家那小子面前去说啊。否则他又要来吾面前哭诉个几日几夜了。”那老者打趣道。
据小厮说原主的父亲是朝中二品大元。当了一辈子的文官,说起话来却也不和那些老学究般刻板严肃,反倒是颇为风趣。也正因这样皇帝才更容易接受他的纳谏。此番赐婚相比也是看在他的面子上的。
“你啊,还是这个样子,当着儿子的面,你就不能稍微正经些吗?”一旁那个老妇人皱眉看着他问道。
她年轻时是丞相之女,似乎跟原主的父亲(到他为止官三代)是青梅竹马,后来央着丞相动用了关系赐了婚。
也正因她是丞相之女,性子上也就强势了些,所以他也就一直让着她让着让着也就演变成了惧内。
“好好好,夫人说的是。可是为夫这不是习惯了吗?再说儿子都没说什么。是吧?”他把求助的目光放到我身上。眼看就要惹祸上身了。
“耶娘若是无事不知儿臣能否退下。一路奔波不胜疲累。”我知道这样挺无理的,但是若是在这里久留只怕就要露馅了。更何况原主是个病秧子这种要求想必也不算过分。
“去吧,若是闲暇下来就去看看你弟弟,他近日时常念叨你。”他知我是要躲避接下来的暴风骤雨才要逃的,面色十分不善。但是看着我苍白的脸色实在不像是能装出来的,所以也就没再多说什么。
原主房间的装潢十分淡雅,仅有的几件贵重之物也不过是苏州的檀香扇,几块徽墨还有檀木笔架上的几支狼毫罢了。与那些纨绔子弟的富丽堂皇实在不同。
可是即便是节俭到这种程度这里依旧是雅的很。看起来自有一番风骨在其中。
还没等我去凝神细看呢,门外就传来了脚步声。不等我反应就看一道人影朝我飞过来,直接扑到了我身上差点把我扑倒在地。
原主到底只是个未经修炼的凡人,反应速度和灵敏度都没法和我以前那具身体相比。所以,对于方才发生的这一切我到如今都未反应过来。
“哥哥,你回来了啊。我想死你了。”待我反应过来他便开了口,对着我说道。
我将他拉开一些仔细看了看,发现他竟比原主更像明澈。甚至可以说是一模一样。
“澈儿乖,不过……汝想的到底是吾还是吾带回来的梨花酥啊?”这句话几乎是脱口而出的,完全不经过大脑。
说完就连我自己的愣了片刻。
“嗯……都想。嘿嘿。”我熟练的从衣襟里取出一方青灰色帕子把他嘴角流下的涎水尽数擦了去。转身从门外的小厮手中拿起那个油纸包着的点心。然后轻轻的将那点心放到他的手里。
他看着我也不说话就一直傻笑着,直到一旁的仆役把他带回他的住处去。
他为何与明澈长的如此之像呢,若说是巧合反正我是不信的。
毕竟有一个想也就罢了,可是连原主都与明澈有八九分的相似这就很奇怪了。
“白泽,你能告诉我这是怎么一回事吗?”我把腰间的扇子拿出来问道。
这扇子是神器,所以也就轻而易举的跟随着我来到了这个时空内。
“你现在寄居的这具身体的主人就是曾经的司兽。方才出去的那个就是你的转世之一。不过和你不同的是,这个转世是在明澈死前的。”白泽用一种十分慵懒的声音回答我,显然是被我吵醒的。
“死前的转生,此为何意?”我不解的问道。
“你可还记得在明朝末年的乱世里主人曾下凡当过人的事情?”他问道。
“记得。”我道。
“那便好解释些。凡人的躯体承受不住神仙的全部魂魄,更何况是主人那种阴气煞气都极重的那种。那么就只能将一部分魂魄放进去,然后渐渐与凡体磨合。直到凡体被磨合的可以容纳得了如此强大的灵魂为止。但是,这种做法的缺点就是在没有最后一缕魂魄以前,这具躯体一直都会是痴痴傻傻的状态。”白泽解释道。
“原来是这样。”我点点头示意他我明白了。
他见我明白了也就又去会他的周公去了。不过在那之前他又说了一句:“主人啊,白泽再提醒你一句。这具躯体的主人一直活到了安史之乱以后才死,所以……您要小心些才是。”
这句话说的十分认真,没有任何开玩笑的意味。
我皱了皱眉,仔细想着关于安史之乱的细节。
安史之乱是中国唐代玄宗末年至代宗初年(755年12月16日至763年2月17日)由唐朝将领安禄山与史思明背叛唐朝后发动的战争,是同唐朝争夺统治权的内战,为唐由盛而衰的转折点。这场内战使得唐朝人口大量丧失,国力锐减。因为发起反唐叛乱的指挥官以安禄山与史思明二人为主,因此事件被冠以安史之名。又由于其爆发于唐玄宗天宝年间,也称天宝之乱。(摘自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