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夏二郎家在第一天犁田的早上就开始发稻谷种子了。

四月十三那天早上,李牧之拿了已经晒好的稻谷到夏二郎家。

这稻谷不是直接扔到稻田里任它生长长成秧苗,而是要先在家里将稻芽催出来,然后再将长了芽的稻谷小心撒在湿润的秧田里,等它们长成禾秧子后,再分栽到水田里去的。

夏二郎种了二十多年的地,对于如何更好的催稻芽这件事,他有他自己的方法。

“牧之,你来学着点,这事以后你总要学会自己做的。”夏二郎将李牧之喊到身边。

用来催芽的稻谷都是选的颗粒饱满的谷子,在经过几天晾晒后,那些谷子就可以拿来浸泡了。

“稻种催芽主要有四个过程,晒种子,浸种子,湿布催芽,发芽。每一个环节都很重要。”夏二郎一边浸种一边和李牧之说道。

夏及己也在旁边不远处看着,想要学习如何催芽。

等稻谷浸泡好后,夏二郎便和李牧之犁田去了。

四月十六,李牧之那一亩地也犁好了。

四月十七,夏及己家的稻谷已经大多都发芽了。

夏及己看了下,出芽率大概在百分之九十。

在这个朝代,这个发芽率已经是很不错的了。

看来她爹确实对催稻芽有一手。

稻芽催好了,夏二郎便带着李牧之去把那些稻谷撒到了夏二郎专门辟出来的一块秧田上。

“水田一般多水,种稻谷的秧田里,水不能多,不然谷芽容易坏死。

积水的秧田不仅仅只导致烂根那么简单。

土里过多的水份会让秧苗的根须稀少。稀少的根须不利于秧苗的生长。

就好比那些参天大树,它们旺盛的树干下面是极其繁密的根须。

另外积水太多,根须稀少的话,到时候抛秧就费时间了。

在抛秧过程中最明显的就是当你拿秧苗的时候,根和泥土是分开的,你轻轻一拉,出来的只有光秃秃的秧苗,一点泥土也没有。

这样的秧苗抛到田里,因为轻飘飘的的几乎是一片倒。

带泥土团的目的就是让秧苗可以像箭头一样直直插入泥土里稳定下来,不会倒苗。

所以这秧田保持表层湿润就好。”

夏二郎一边撒谷子一边和李牧之说道。

种稻谷是门很大的学问,李牧之表示受教了。

稻谷种下去后,夏二郎便每日都去田里观察稻谷的生长情况。

同时还要驱赶那些想要啄食稻谷的鸟雀。

夏及里让她爹在田梗上插了几根棍子,每根棍子上挂了一块烂布。

烂布随风吹起,倒也能吓走鸟雀。

很快,夏家村的水田里,四处可见飞扬的烂布。

四月二十的时候,夏家第一抱小鸡崽破壳了。

家里六只母鸡,每只母鸡都在孵小鸡。夏二郎又多做了几个几笼,把七只鸡单独关在七个笼子里。

那两只兔子也被分开关了。

今天便是最早孵蛋的那只母鸡成功孵出了十只小鸡崽。

“娘,小鸡破壳了!”夏及己开心的喊道。

夏苏氏听到喊声,走了过来。

“十个蛋都成了,不错。”

“那小鸡要吃什么?”虽然夏及己说以后他们家的鸡她全养了,但她还从没养过这么小的小鸡仔。

“小鸡仔刚出来前两天是不吃东西的。过两天再喂它们一些水和煮熟的红薯碎。”夏苏氏说道。

“好的,那到时候我来喂它们。”

夏苏木下午下学回来看到那些小鸡仔也很开心。

姐弟俩围着小鸡仔看了好一会儿。

直到鸡妈妈开始啄人了,他们才离开。

第一抱小鸡仔破壳后,夏及己就等着剩下的五十个鸡蛋破壳了。

她娘说,那些蛋不一定都能破壳。

这一回也是夏及己说家里的鸡她来照看,夏苏氏才同意让那些母鸡孵六十个蛋的。

她其实心里有些担心,夏及己照顾不好几十只鸡。

几十只鸡每天也要吃很多东西的。

家里剩下的那些红薯都要拿来做种,家里能喂给鸡吃的东西也不多。

放在外面让它们自己觅食的话,不保证能吃得饱,而且没有人一直看着的话,还可能被黄皮子或者山里的老鹰吃掉。

不过夏苏氏也没有再说什么,且随及己去吧。

夏二郎和夏苏氏去地里种红薯了。

夏及己在家里照看那些鸡和兔子。

四月底,村里人种的菜都能卖了。

但是因为家家户户都有菜,所以这菜的价格很便宜,两文钱一斤。

但是还是有不少人背着菜去镇上卖。

种粮食所得,还要交税。

这种菜得的钱,就都是自己的。

很多人家小半年没有进账了,家里一家老小都要吃穿,能挣一文是一文。

夏家和村里人同一时间种的菜也可以收了。

夏二郎和夏苏氏隔两天就挑一担菜到镇上去。一小部分菜卖给秦掌柜,其余大部分都卖给宋掌柜。

宋掌柜上次收了夏二郎家的菜,净赚了几两银子,又得了那些大户人家的肯定。

所以对夏二郎夫妇很是友善。

夏家后面几天的菜全都是送到宋掌柜那里的。

省去了他们在镇里摆摊的大半天时间。

夏家月底几次卖菜,卖了二百来斤,得了四百文钱。

夏苏氏趁着有时间,做了些腌菜,菜干和咸菜。

五月初的时候,山里又出菇朵了。

而且是最好吃的枞树菇。

早上起来,天朦朦亮,夏二郎带着夏苏氏和夏及己进山捡菇朵了。

三人一人拿了一个大竹篮。

大概是因为冬天的大雪,雪融化后,山里一直比较潮湿,今年山里第一茬菇朵长得很多。

三个人只用了个把小时就捡了三篮子菇朵。

好在,他们家就在山边,三人回家,又拿了三个空篮子进了山。

这回,村里很多人也都进山捡菇朵了。

那些半大的男娃们被家里人喊来捡菇朵,他们一群人,你追我赶的,到了山里就跟打抢似的。

夏及己他们到的那片山林,也有一些人在捡菇朵。

夏家三人在林子里转了一个多小时,等到再捡满三篮子才回去。

回家后,夏及己快速炒了两大碗新鲜枞树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