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七十章 第一军西进(2)
隆隆的爆破声在尽皇山、云雾山、景东梁为主体的西秦岭山地间不停的回响,古老的从未有大规模人类破坏的西秦岭山区,迎来了她最大的人类挖掘和修整。灌木被砍伐、山石被爆破、沟壑被填平,一条平整蜿蜒的公路随即出现在西北山区。这是秦州到兰州的新修公路,是陈子华率部进入甘肃之后的第一件大工程。在每天都可以有早、中、晚三顿饭的情况下,公路沿途淳朴的西北人都跑来修公路,搬石块;就连那些『妇』女小孩为了一顿饭也跑到工地上做这干那,有些甚至一家大小都来工地干活,以求能有口饭吃。
秦州到兰州距离约四百公里,沿途大部分为丘陵地带,公路可以在山川谷地修建;从秦州出来向西北的甘谷县就是这样的路段,如果山谷太过频繁,公路转而从谷地移到了山顶,沿连续不断的山脊修建,到也省了很多麻烦。但是西秦岭的几支余脉也有一些大的山峰,比如尽皇山、云雾山、景东梁这些大一点的山地,就要进行不少的爆破施工。还好,这里有不少的河流,顺着河流修建公路是最省事的,就算是在后世,这一条法则也是公路修建的不二法宝。好在秦州到兰州原来就有官道,只是没有那么宽,大多数路段不是很平坦,还要走很多弯路;现在修建主要以扩宽、平整、取直为主,最大的工程也就是修建沿途的桥梁和劈山。
赵天一在第一军出发前的专门会议上,已经告诉了陈子华和李树峰几人,西北的事情要他们自己做主,民生发展地方建设等等都是他们要考虑的事情,不只是单一的军事行动。所以陈子华自己的压力很大,作为赵天一部队系统中第一个中将,他深知少爷将他安排在这个位置的重要『性』和原因。和其他的家仆们不同,陈子华祖辈多年经商,家里面也可以算得上“书香门第”;从小就受教育的他血『液』里面还流淌着祖辈经商的血『液』,几年的留洋生活和学习,又让他眼界大开。从小沉默寡言的他『性』格温和,显得文质彬彬,但『性』格却非常坚毅;少爷将他放在西北,等于是将军政大权全部交给了他,他暗暗发誓要做出一番事业,让少爷放心。
到兰州以后,军队交给几位师长去带领去训练,他拒绝了几乎所有的宴请,一头钻进如何发展建设甘肃、加快当地经济民生的是研究中去了。仅仅两天,他就依照赵天一提供的一些资料,制定出最初步的计划:先修公路,让甘肃和内地在交通上保持畅通。其次,在甘肃各县城开办一家砖瓦厂,有条件的地方还修建了水泥厂。这两项建设,吸收了当地不少闲散劳力,养活了各地数百人口;不要小看这数百人口的就业,他造成的影响是巨大的和轰动的。因为,这表示『政府』军队在帮助老百姓找事情做了!做完这两件事情,陈子华又让甘肃各地的“天记商社”出面,联络甘肃的一些本地商人,从山西运回大量山西产的方便面、火腿、罐头、饼干等小商品到甘肃贩卖,这些都是不用交税的。
三月八日,陈子华将甘肃都督赵惟熙、甘肃省临时议会议长张林焱、甘肃民政长署秘书长慕寿祺几人请到自己的办公地点,开门见山的向几位甘肃大员提出整个甘肃要发展要建设的想法,其中就包括了有关税收的问题。和赵惟熙这个外地人不同,张林焱的兰州本地人,慕寿祺是甘肃镇原县平泉镇古城山人,两人都是清进士出身,多少也都有些真才实学。对能够发展家乡经济,改变家乡面貌自然举双手欢迎;当下对陈子华提出的想法非常支持和赞同。赵惟熙此时也想借助十六师军队的力量才能安心的坐稳都督这个位置,一看另外两人同意了,他也不好说什么反对的话,也附和大家的意见。于是,甘肃发展的初步计划开始通过甘肃都督府发文到全省各地,并开始逐步实施或者等待实施。
考虑到自己手头资金实在有限,又不能随便开口向山西要;陈子华决定先在甘肃选几个大的、环境条件比较好的地方进行试点建设,做出好的成果后再来带动全面的发展。后世人们一提起西北、甘肃就是黄土高原、戈壁沙漠,其实这是一种误区;甘肃境内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等都有包括。就像全国其他省市一样,有富裕的地方也有贫穷的山区,甘肃除了西北部有大片荒凉的戈壁之外,其他地方也有很多产粮食的河川谷地,河西走廊地带,更是中国农耕文化的起源地带。黄土高原地带的大小河流也不少,以秦州(天水)为例,境内的大小河流榜沙河、散渡河、葫芦河、耤(藉)河、颖川河、东柯河、牛头河等,嘉陵江的主要支流有白家河、花庙河、红崖河等。而黄河最大的支流渭河就流经天水,各条河流流经的谷地形成了众多大大小小的河滩平原,大的上百平方公里面积,小的数十平方公里。这些河滩谷地形成的小平原土地肥沃,非常适合耕种农作物,发展农业生产。
甘肃民政长署秘书长慕寿祺,字子介,号少堂,是甘肃省镇原县平泉镇古城山人,出生于书香门第,光绪二十三年进士。是一个对发展甘肃地方经济、改善民生有极大热情的人。在了解完此人的情况以后,陈子华立即派他带上数十位甘肃同僚,前往山西学习取经,并亲自给赵天一写了说明信。收到信件的赵天一对陈子华此举大为赞赏,亲自接待和安排了这伙来自甘肃的学习者,让他们在山西参观学习了十天以后跟随山西派往甘肃的数十名地方官员回到甘肃。
一九一三年三月底,甘肃中部,南部的很多远离市镇,住在离镇较远的农民,全部被官府要求搬到市镇上去住新房。一辈子面朝黄土背朝天老实巴交的农民,住的都是茅草房或者窑洞,现在开始有了免费的砖瓦房住,还能在附近的工厂做工,怎么办忍住诱『惑』,一个个都兴高采烈的住新房去了。开始还没有多少人对此有意见和看法,但随着离开家乡的人越来越多,那些乡下的地主们沉不住气了。他们纷纷到县衙告状,说县里面这样一搞,将他们那里的农户全都接走了,眼看马上就要开春了,自己的土地谁来种。随知县里面早有对策,立刻提出两个条件:第一,要农户回去租地种可以,但所有的租金(税)减半;否则,这些农户就会继续在县城或镇子里面开办的工厂上班。第二,地主可以将土地出售给县里面,价格方面当然由县衙说了算。
大部分地方的地主都不同意这么干,他们一想,你总得吃法吧,这不种地不种粮的,到时候看你们吃什么,反正我地主家里是有余粮的。可是很快的,在县城以及各镇子里面,甚至连一些人口多、大的一些村子里面,开设了一家什么“天记商社”的粮店,不但出售面粉,还出售南方的大米,让吃惯了面食的西北人吃惊不已。看到用粮食这一手卡不住,春播又马上快到了,地主们只能咬牙降低租金,把土地租给农户去种,或者将土地卖给县衙,自己拿了钱到城里面过日子。当然也有死活不卖或者不租的,他家的土地就那么荒芜了;但第二年,县衙以此土地已经荒芜,成为废弃的山林地为由,强行收为国有,让那些地主们后悔不已叫苦连天。最后这些土地被无偿的分给更贫穷的农户去种,让他们也有了生活的最低保障。
农民的种地问题解决以后,陈子华又开始从山西引进一些工厂企进入甘肃,在秦州成立了发电厂、火柴厂、卷烟厂、面粉厂、食品厂、建材厂等轻工业工厂。在甘谷成立了石灰石厂、面粉厂服装厂等。在定西成立了『药』材厂,并聘请洋人在洮河上设计修建水电站。在兰州,陈子华请求赵天一开办了一家汽车制造厂和拖拉机制造厂,修建火力发电站等等。到一九一三年五月十六师准备入藏时,甘肃中部和中南部、东部,已经建成或者正在建设的各类工厂已经达到一百三十余家,其中只是面粉厂就有八十多家。
军队方面,实力庞大的第一军,根本不是马安良等人知道的只有一个第十六师。在军队入住兰州军校场军营的半个月以后,李树峰的独立第六师打着十六师的旗号开向了西宁,张怀远的独立第七师则北上凉州(武威),开始了对兰州到凉州之间一带的土匪马贼的剿灭行动,另带监督各地公路的整修过程。第十六师则留在了兰州大营,继续保持对甘肃省都督府的威慑和对从山西运到兰州军营的各种战备物资的看管;此时它对外的番号是甘肃保安第一团,尔第二团和第三团,则分别扎住在河州(临夏)和藏族人口占绝大多数的黑措镇(今合作市),黑措地界已经和四川的阿坝地区相连了。
李树峰的独立第六师是三月十三日进入西宁的,西宁军营军营已经被马安良和马麟的西军、现在应该叫第九十混成旅所扎住,独六师只能城里南面的一座道教庙观--广福观以及周围地区扎住。西宁城内有很多大的庙宇,但大多数都是藏传佛教的地方,军人不好去打扰,幸好这里还有一座道教的教观,观内有吕祖阁、玉隍殿、观音殿、三霄圣母殿、关帝殿等十多座殿阁。在和道观里面的观主打了招呼征得同意以后,独六师将师部以及一些后勤单位全部都扎住进道观里面,省了李树峰很多事情。
安置好军营,李树峰也没有理会地方官员的拜会,开始和“天记商社”的人进行联络,训练部队的同时开始接收那一千六百余人的本地招揽的士兵。没想到,仅仅过了三天,西宁总兵马麟和第九十混成旅旅长马安良联袂来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