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主任看耿厂长向自己点头,也赶紧点点头。可能把头点的有点过了,引得身边一个年级相仿的微胖的年轻人转头瞄他一眼。他转头冲徐利微笑。徐利会意地微微点头并把几张装订在一起的纸递给他。他接过来顿一下,眼珠子一转,马上将纸张又递给徐利。
总工程师还在用江南一带的口音讲着他的见闻。“当时,要知道,引进英国安德森采煤机技术当时是国家首次以技贸结合方式引进西方先进设备制造技术的,当时国内就有四五家厂子竞争。一个是我们一机械,二是煤炭部下属的三家煤机厂子,都争着要上。怎么办?当时老厂长啪一声,”他真的拍了一下面前的椭圆桌子,引得方主任一旁的微胖年轻人猛一抬头,看一眼方主任,然后附在方主任耳朵旁说:“老生常谈。”
总工程师似乎不重复这段亲身经历就会被指责为不负责似的,笑着继续说:“主要是今天耿厂长召开的这次会议,是采煤机试验成功后第三次吹风会,也可以说是总结会,纠正问题会。我们早就说过,采煤机产品是通天产品。可是我们有些同志还在原来的旧思维下工作,总以为自己分厂是和采煤机产品没有关系的分厂,这里我就不点名了。”
总工程师环视一下四下,依然笑哈哈地说,我也不怕得罪人,我知道有的同志认为现在改革开放以来,已经走向市场经济,而且国家也出台了国营企业放开搞活的政策。但是不是一放开,我们的各个分厂车间就可以不要大厂的统一计划了,事实上说明一点,那就是不是。我觉得,采煤机产品就是个典型。采煤机产品就是通力合作,统一领导,众志成城的努力结果。大家试想一下,如果没有大厂的统一领导,没有市里省里直至国家的大力支持,单单凭我们一个厂,或者就像有些人认为的与我们没关系,只是采煤机分厂的事,那单靠采煤机分厂一家,他们能拿下来采煤机产品吗?显然是不可想象的。所以,在这里,我还是要把我们是怎么把采煤机争取来的这个过程再将给大家听。”他说着,转头看一眼身边的耿厂长。耿厂长正与一旁的生产副厂长轻声交谈。总工程师的胸脯抬起来又凹下去,放心地笑道:“那年老厂长,嗯。”他似乎意识到老是提老厂长不太妥,就支吾一下说:“我带着苏工,谈工还有段工,去bJ煤炭部和安德森公司Am500采煤机技术转让谈判,那个谈判太艰苦了,那可是博弈不断啊,呵呵,最后由于省里协助才向煤炭部争取到。具体细节在这里就不讲了。一句话,我们一机械厂能被煤炭部确定为引进英国采煤机技术的定点厂,是上至国家省里市里。下到全厂通力合作的成果,也是国家改革开放的一个成果。别小看这么一个决策,这个决策再加上我们勇于拼搏的精神才能拿下了采煤机。”他说着用像钢筋水泥一般的拳头对着自己另一只手掌砸下去。好像砸的是一块煤炭。耿厂长并没去看总工的拳头,马上接过话去,他的普通话很标准,甚至标准到了让所有在会议室的人都不由地抬起投来注视着他。有的注视着他的眼睛,有的注视他的侧面高高的鼻梁,有的凝视着他宽阔的后背。耿厂长一句多余的话也没有,也没有像总工那么眉飞色舞,但他说的确实是好听:“无疑,我们通过通力合作争取到了采煤机,采煤机不仅仅是一个产品,更是一个标志,标志着我们一机械迈上了新的更高台阶,也标志着我们有能力有眼光研发生产更多的新产品。”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