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澜看三国亦或三国志,还真应了那句话,看三国掉泪,替古人担忧,可仔细想想,如果诸葛亮能晚死几年,蜀汉肯定会更强,虽然能否战胜曹魏甚至是改变结果不太好说,可曹丕甚至是曹睿如果能晚死几年的话,曹魏会不会更强不好说,但可以保证的是那时一定不会有司马懿甚至是司马家什么事了。
不得不说刘澜对司马家充满了恶意,不管后人如何吹捧司马懿,把他的评价提到和诸葛亮相等的地步,但在刘澜眼中,司马懿真的不配,因为实力悬殊,如果司马懿是处在蜀汉的实力状况之下,那刘澜会说他聪明,但实力强出一百倍,却表现的如此不堪,只能说明司马懿是真的无能。
当然这只是刘澜自己的看法,就胜者为王的结果来说,司马懿的选择肯定是没有错的,试想一下,如果明末不是东林党的压力,辽东选择防守而不是主动出击的话,那明也不会亡,甚至崇祯南渡到南京,那大明不也依然是铁桶江山一般。
说白了崇祯的脸皮太薄了,但凡能再厚一点,哪怕是能有司马懿一般的脸皮,大明也不会亡,所以对司马懿和诸葛亮如何做选择,都只是刘澜自己的站位和喜爱,肯定不可能有客观的评价,站位问题。
所以司马懿才会在刘澜这里如此低的评价,不以成败论英雄,而到了崇祯同样又是不以成败论英雄,刘澜有时候甚至会想,假如秦未亡或者诸葛亮取胜那么后世厚黑学还会大行其道吗?
在后世刘澜看到过一篇文章,乃是腹黑孙权害兄,三国时期的烛影斧声,不过就刘澜对孙家父子的评价,包括这个时代也是有过一些交集,而在刘澜的眼中,孙坚无疑是纯武夫一枚,就算不死,也不可能有多大的作为。
而孙权更是无能的典范,但凡他能给曹魏一点压力,而不是被张辽八百破十万,结果也会好,至于孙策是孙家最有才能的一个,也是刘澜最欣赏的一个,而此时他可能就被围在山巅之上。
说实话刘澜最初先是看电视剧三国演义才对三国人物有所了解,而在玩三国游戏后才知晓了一些他从来就没有怎么关注过的人物,就好像太史慈和孙策,在此之前看过演义的他当三国群英传选择了刘备并攻打了北海,那他是绝对不可能会知晓这个人物的,当时看到太史慈的武力居然一点都不逊色关张,他简直都惊呆了,至于孙策之流那时就更不用说了。
可以说是三国游戏让刘澜对演义中的主流一线武将有了一个比较深刻的认识,而这个时候再看演义就基本能够了解了里面的人物关系,所以当他第一次读到三国演义的时候,就比较能够了解一些非蜀汉里边的人物了,比如孙策,所以再一次看演义的时候他便能够更清晰的了解里面的人物关系了,比如再次之前被他忽略的孙策,这一回刘澜便知晓了孙策在演义里第一次出现是随父跨江击刘表。
而少年孙策不仅冲锋在前,更是扯弓搭箭射死了陈生,而后孙坚中箭身亡,孙策换回父亲尸体,从此之后他扛起了整个家族的重担,而在孙策葬父过后,他并没有消沉下去,及后孙策因陶谦与策母舅丹阳太守吴景不和,策乃移母并家属居于曲阿,自己却投袁术。
而在袁术处,孙策更是英雄无比,攻泾县,取陆康,一路所向披靡,连袁术也不得不叹一声使术有子如孙郎,死复何恨!而后孙策借兵征江东,击刘繇,驱王朗,大战严白虎,收降太史慈,挟死于靡,喝死樊能。曹操更是由衷称赞:狮儿难与争锋!
这就是演义中的孙策,短暂却又辉煌的一生,而纵观中国历史,似孙策这般短暂辉煌而又英年早逝也不在少数,最出名莫过于霍去病了无疑了,不得不说霍去病和孙策是真的让人惋惜,假如二人不死,谁又能想到接下来的历史会是如何去发展呢,反正一定会同样的精彩。
但有一点也不管是演义还是三国志,对孙氏兄弟的评价却恰好与刘澜的评价截然相反,先看刘澜评价最高的孙策吧,武力自不用说,力能扛鼎小霸王,而他作战也和项羽一样都要亲自冲锋陷阵,将他完全描述成为了一个有勇无谋的一莽之夫,这个感觉就好像是把孙策照猫画虎又按照孙坚写了一遍。
像神亭岭大战太史慈时,一人与其拼命搏杀,哪有半点主帅的样子?如果是早年间还在辽东的刘澜,他当然会这样做,可如果是到了徐州的刘澜这种事情就再也不可能在刘澜的身上发生了,相同的道理,此刻正是孙策创业之初,对于他来说,其实并没有任何属于自己的地盘,亲临第一线与其说是草率,不如说是起一个带头作用,只有这样才能让士兵们更有积极性。
可就是这样他还是被像程普、黄盖、韩当、蒋钦等将都极其反对他这种轻率之举,说实话这样的情况当年在刘澜的帐下也出现过,不过刘澜和孙策的选择是一样的,完全忽略了他们的意见,难道这就说明孙策是草率,是一勇之夫了吗?并不是,只能说明孙策和当时的刘澜一样,并没有什么可怕的,因为他们说到底什么都没有。
甚至孙策比起刘澜更着急,因为他自己清楚,丹阳一战如果不成功就成仁,所以他只能更加拼命,因为他输得起,而在辽东的刘澜如此拼命因为他输得起,而到了徐州的刘澜也是一样,因为他也输得起,可是得了徐州之后,刘澜还有过这样的经历吗,没有了,原因是他输不起了,没了徐州就什么都没有了,他只能小心谨慎,而神亭岭的时候,孙策一无所有,只有几百刘繇才能有容身之地,赢了他占据丹阳,输了最多返回寿春,所以用这个时期的表现评价孙策,反正刘澜是不太认可的,就算张紘曾劝孙策:夫主将乃三军之所系命。不宜轻敌小寇,愿将军自重。
而孙策却无有他自己的说辞,而这与早期刘澜的想法是一模一样的,他对张纮的回答是这样:先生之言如金石,但恐不亲冒矢石,则将士不用命耳。
但就像刘澜说的那样,这都是建立在未创业,没有地盘之前,而有了地盘,一方诸侯之后,还会冒险吗?当然孙策并没有这样的机会,因为在他占领江东之后他的生命也就结束了,所以刘澜很难断定他之后是否会与自己一样退居二线,但他相信,人真到了那个时候,是没有人会再冒险。
因为那时他要考虑的已经不再是取得一场胜仗那么简单了,而是要考虑全局,难道他会因为一人而导致辛苦创立的基业毁于一旦吗,这是付出了多少心血才换来的呀,不管孙策能不能明白其中的道理,反正刘澜是非常能够明白的,如果他战死沙场了,那秣陵会瞬间土崩瓦解,因为自己聚在一起的势力会瞬间分崩离析,甚至是互相攻伐,而他辛辛苦苦所做的一切所有的改革也将会化为泡影。
刘澜对改革最为看重,虽然他现在已经不在主动去告诉一些人该这样做才对该那样做更好,而是从提供建议变成了锦上添花和查遗补漏的帮助,在他看来这才是能够促进科技提升的关键,而不是直接考试他们怎么去做,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刘澜现在要做的就是教授他们如何捕鱼的技巧,而不是教授他们如何去炖鱼蒸鱼。
身份和地位的变化会使人发生巨大的改变,这一点毋庸置疑,说什么不忘初心,那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有些时候你不想变,下面的人也会逼着你去改变。
所以孙策书籍上的孙策是他创业之初的孙策,所以是很难对其做一个综合的评价,更何况年轻人年轻气盛,冲动鲁莽不就属于这个年龄段嘛,如果他在这个年龄段就表现出少年老成,那和老头子又有什么区别,没有进取心,或许也就没有开拓江东,就更不要说有孙权什么事了。
比起孙策,孙权的评价不管是在演义中还是三国志中,他的评价是非常高的,先看三国志里的评价是说孙权能屈身忍辱,任才尚计,有勾践之奇,英人之杰矣。故能自擅江表,成鼎峙之业。
这样的评价是相当之高了,而到了演义之中的孙权,虽然对他屈己待人的情节描写并不多,可还是能够从一些只言片语之中看到众将们是怎样死命救他的事迹,很详细很具体,从最初周泰宣城救孙权说起,周泰本人更是身被十二枪,命在须臾,再到后来,东吴与曹军血战合肥时,孙权轻举冒进,在逍遥津小师桥被围,又靠凌统翻身死战方才跳过小师桥,而此时的凌统又是身中数枪而回。
不久之后又是在濡须大战中,周泰再一次三番冲杀,并身被数枪,箭透重铠才使孙权逃离重围,而这些演义中所有关于东吴的描写,基本都取材于《三国志·吴书》的史实,可以看出大家都忽略了孙权的无能,却提高了他会笼络人心的驭人之术,假若孙权是那种视臣如土芥,那周太闷自然也会是视君如寇仇,又怎么可能那样死命去救他呢?
所以说从这一点来讲,刘澜并没有如史书和后世那篇文章看出孙权比孙策优秀之处,反而看出了他在军事和政治上的无能,孙权对付世家虽然手段残忍,但是却收效非常好,如果不是许贡门客,如果不是孙策爱美,那么只要他不死,那天下就会发现改变,绝对不会似孙权的东吴那么不堪。
犯过来在看孙权,政治上的无力,无力对抗氏族,无力对抗刘曹,在两大势力左右摇摆,偷袭荆州之前,如果不是他在徐州吃了败仗,反而是他拿下了徐州,那么也就不会发生白衣渡江,说白了正是因为在徐州的失利,孙权才反过来撕毁联盟,偷袭了荆州,一句话反复无常的小人做派。
而政治上的无力还有就是他军事上的白痴表现,就孙权自己来说,他反过几回合肥之战时的轻举冒进?虽然更多时候都是一出兵内部避乱,但就合肥之战轻举冒进就足以说明他在军事指挥上的白痴。
就凭这一点,他就远无法与他的兄长孙策相提并论,而孙氏兄弟对曹操、袁绍两大集团的态度也是不同的,从演义中可以看出,首先是各个集团合纵连横不断变化,因时而定,也就不会固定长久,而孙策占据江东的时候,正是曹、袁决战之际,这时,东吴或者说是孙策已经做出了一个极其大胆的决定。
他要同袁绍联盟,袭取许都,甚至要带伤出兵,可以看出此时的孙策决心是非常大的,可是在这个时刻,他却遭到了张昭及众将的集体反对,理由是身体带伤,不可轻动。一直到孙策病故,他都没能出兵。
再看孙权,虽然他的态度一直没明写,待大哥病故,坐领江东之后,孙权首先便听取了鲁肃建议,说白了一句话防守以观天下之衅,之后又拜诸葛瑾为大臣,遣回了陈震,以书直接拒绝了袁绍联盟请求,并倒向了曹操。
由此可见,孙权在政治上、军事上乃至于战略上都是无法与孙策相提并论的,当然我们都知道的一点是此时的孙权因为年纪小的原因,所以孙家只能依靠江东氏族,而江东氏族自然要考虑氏族的利益,所以最后的决定与其说是孙权的决定,倒不如说是世家们的决定,可是就因为这一点,孙权坐领江东这么多年,却始终没有妥善解决世家问题,就这一点,他的评价在刘澜这里就绝对不可能比孙策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