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都市言情 > 奶爸大文豪 > 第六六九章 双标的书法家许海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六六九章 双标的书法家许海

芃芃最终没有写那段拗口的句子,但是新日记内容也没有好到哪儿去,还是一句话,而且在张重看来还不如写晚上吃了什么。

【今天星期五啦,好开心。】

这就是二零二二年九月十六日,张芃芃日记的全部内容。

她写的内容,还没有日期和天气的字数多。

张重给她买的日记本,是那种普通的日记本,日期天气什么都要自己写。

打开日记,一眼看过去,打头的日期天气一行比下面正文还要长一截。

第二天,张重跟许雨涵就带芃芃去了燕京。

现在芃芃已经在央美上课,天天跟工作室的那些师哥师姐们混。

大学校园里面难得能看到芃芃这么大的小姑娘,所以工作室的那些哥哥姐姐们都挺喜欢她的,更别说她是张重的女儿,还是吴子云的学生。

芃芃性格活泼招人喜欢,在央美也混得如鱼得水。

有时候何如初也会从国画院那边过来找张重,或者是邀他到国画院那边喝喝茶。

许雨涵呢,闲着也是闲着,既然是回到了央美,干脆就当自己是研究生了,也默默地跟着提升自己。

“我听说《活着》在国外的销量也挺好的?”梁晓抱着个茶杯,问道。

张重只要到国画院这边来喝茶,许海跟梁晓两个也肯定是必到的。

几个人在一起也没什么固定聊的,基本上聊到什么就是什么,刚才许海提到了《活着》,梁晓就跟着问了一句。

张重点了点头,“嗯,虽然跟《沙丘》之类的小说不能比,但是也比《平凡的世界》要卖得更好一些。”

他是作者,当然对作品的销售数据了解一些。

其实《活着》在国外卖得好,也是分地区的,其中北美和法国是销量最高的地方,这本书在法国一个国家已经卖了一百多万本,这是一个非常可怕的数字,毕竟法国只是一个人口不到七千万的国家。

而且法国人向来是一个自信心无穷的国家,特别是对于文学和艺术方面,他们天生就比其他国家要更加傲娇一些,只有德国人经常会嘲笑他们。

不过看起来《活着》特别对他们的胃口,数据是不会骗人的。

而经常会嘲笑法国的法国却不同。

德国人口八千多万,比法国还要多一千多万,但是《活着》在德国也才卖出了四十多万本,跟法国销量差距很大。

这就是法国人跟德国人阅读习惯之间的区别了。

《活着》的语言风格简练——甚至可以说是简单,很少有那种长长的句子,更多的是一个一个短句。

这样的语言风格,可以让法国人爱上,却很难获得德国人的喜爱。

倒是之前的《变形记》尤为令德国人偏爱。

而德国人之所以喜欢,就是因为这篇小说里面非常晦涩的语言形式,即便是德国人自己也很难读得懂。

很多德国人养成了一种阅读习惯,读起来比较难的,肯定就是艺术水平比较高的。

特别是《变形记》虽然读起来比较晦涩,但是磕磕绊绊读完了之后,竟然又能若有所得,让许多德国人惊为天人。

这不就是德意志文学的精髓所在嘛!

在文字中失去方向,在文意中陷入晕厥,在眩晕中触摸天空。

多么美妙的感觉,这恐怕就是艺术吧。

其实调侃归调侃,每个国家,甚至每个地方再细化到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阅读习惯,一切东西只要冠以艺术之名头,就必然会引起争议。

让每个人都喜欢的东西至今还不存在,即便是出现了,那这样的东西也不会是艺术。

许海笑着说道,“艺术有地方性,但也有共通性,你看那些外国人虽然看不懂我的字,但是不也挺喜欢的么?”

梁晓看许海自夸,就揶揄道,“也就是外国人看不懂,才能被你忽悠。”

“老梁你这话就肤浅了,艺术怎么能用看懂和看不懂来分呢?艺术是要靠感觉的,感觉对了,艺术就有了。”

“嘁。”梁晓对许海的话嗤之以鼻,“上次有个人说你的字颠背传统书法,哗众取宠。你还记得你怎么骂的来着?”

许海头一昂,“当然记得,那家伙屁都不懂。毛笔都拿不好的玩意,竟然也敢对我的字指手画脚?”

梁晓耸了耸肩膀,“双标了吧。”

张重看眼前这两位斗嘴,也不禁笑了起来。艺术家也是普通人,挥毫泼墨的是这些艺术家,讪牙闲嗑的也是这些艺术家。

他们在斗嘴的时候,张重和何如初两人往往都是笑而不语,早已见怪不怪。等到他们吵得差不多了,何如初才笑着说道,“《活着》这本书我看了好几遍,确实十分感慨。看这书的时候,我倒是想起来王忆和李思齐这一派的文学着作。感受伤痕,挖掘伤痕,凸显伤痕。不过不同的是,《活着》显然有跟那些作品大不相同的地方,我在《活着》中能看到伤痕带来的力量,而不完全是怨尤和悲愤。”

如果王忆知道何如初把他跟李思齐放到一起,估计要气炸。不过也没办法,即便王忆再不愿意跟李思齐“同流合污”,李思齐在华夏圈中也是伤痕文学的一个烙印。

这个烙印不管好坏,都已经烙上了,去不掉了。

至于《活着》,当然跟伤痕文学大有不同。

不过还是有人将《活着》跟伤痕文学联系到一起,是因为书中确实有很多控诉。

而且有些人认为,《活着》里面的悲惨命运是因为政治而不是命运本身,这一点跟伤痕文学的实质差不多。

张重从来都没有为作品标榜过某种名头,更没有可以跟某一文学流派沾染联系。

他始终认为,所谓的文学标签,留给旁人去研究,去化解,这都是没有问题的。

但是当作家本人把自己局限在某一文学流派中的时候,还是会失了分寸。

文学的核心,还是要表述自己。

不管是从内心出发,还是从读者出发,最根本的还是要回归到表述自己内心冲动上面来。

即便是王忆、庄语他们,也从来只是坚持,而不是固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