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宫里起了一场小火,好在宫人发现的早将火势扑灭了,惹祸的淳哥儿和昕哥儿溜回了住处。
“大爷,是不是您?”顾家管事看到淳哥儿带着大皇子从后院跑过来,就知晓这件事与大爷扯不开关系。
“谁说是我做的?”淳哥儿道,“你瞧见了?”
那倒是没有,但是大爷的手段他见得太多了,这宫中的人也都心知肚明。
管事苦口婆心:“大爷,这里不是侯府,您不能胡来。”
说着管事无暇去查看大爷的情形,忙上前仔仔细细地打量着大皇子,大皇子可不能有半点闪失。
淳哥儿道:“放心,有我在昕哥儿不会有事。”
这才是管事最头疼的,可是让大爷离大皇子远些这话,他又说不出口。
“大皇子。”
宫人开始四处寻找昕哥儿,昕哥儿看向淳哥儿:“舅舅放心,我不会将刚刚的事说出去。”
说着小昕哥儿自己向宫人跑去。
顾家管事眼看着宫人将大皇子带走,一颗心才算落回肚子,看看人家大皇子多么的懂事,真是想及了皇上和皇后娘娘,再对比一下自家大爷……
管事哀求地望着淳哥儿:“大爷,您到底怎么引着的火?”
淳哥儿眨了眨眼睛不肯说,整理了一下衣袍:“我去找裴先生承认过错,这事怪不到别人身上。”他惹出的麻烦自然一力承担,刚才那么说是因为昕哥儿在旁边。
管事道:“裴先生又要打你屁股。”
那就打,淳哥儿一点不在乎。
顾家管事看着大爷那挺胸抬头去认错的模样,不禁叹了口气,这世上唯一能制住大爷的也就只有皇后娘娘了。
皇后娘娘说什么大爷都肯听,可也不能让大爷一直跟着皇后娘娘啊。
淳哥儿去找裴先生认错,结果被罚抄书还被打了手心。
第二天淳哥儿被关在屋子里,一边抄书一边思量自己那机括哪里做得不对,是不是料放错了?不行,他还得再试一试。
“又惹祸了?”
淳哥儿抬起头看到了崔襄。
淳哥儿笑道:“昨天夜里你跟着护卫出了行宫,没有瞧见。”
来到行宫第二天就放火,也就只有淳哥儿了。
崔襄摇了摇头,自己倒杯茶喝:“别惹事了,皇后娘娘有了身孕,不要让娘娘操心。”
淳哥儿笑道:“我哪里惹祸了,我是想要做些东西出来,日后好哄外甥,这次是弄错了,下次应该就能成了。”
崔襄弄不清楚淳哥儿的想法,淳哥儿的思量与他不同,他从小就知道日后要上战场杀敌,跟着父亲去了北疆之后他更坚定了这样的念头,父亲多年征战,身体渐渐不如从前,他早点长大帮父亲承担一些,所以他每日勤练武艺,一刻不敢松懈。
从前崔襄是怨恨父亲,直到父亲重病,他才知道心底的那些仇恨早就一点点化开了,比起恨父亲,他更想父亲活下来,留在他身边。后来父亲将周夫人送回了周家,将母亲迁入祖坟,他也从庶子变成了嫡子,他能感觉到父亲一直在补偿,补偿他,补偿家中所有人,包括那些姨娘们。
姨娘们还在府中,父亲让人好生照顾着,却再也不去她们屋子里,府里的人都说父亲因为祖母和张氏对女子失望了才会如此,他倒是希望父亲能早些解开心结,能再续弦,侯府有了人掌管中馈,也能照顾父亲的身体。
崔襄想着看向淳哥儿,他有时候很羡慕淳哥儿,有父亲、母亲在身边,还有那样一个聪明的姐姐,他小时候在怀远侯府住过一阵子,怀远侯府和皇后娘娘给他的关切和温暖,他这辈子都不会忘记。
崔襄道:“好好写,写完了才能出门。”
淳哥儿点头道:“我知道了。”好不容易来趟行宫,他可不能一直被关着,说起来襄哥儿比他还差一辈,该叫他叔叔才是,哪有晚辈这样管叔叔的。
崔襄向外走去,出了屋子,他仍旧有些担忧,不禁转过头又去看淳哥儿,淳哥儿向他挥了挥手:“大侄儿放心,我会护着昕哥儿的。”
淳哥儿从小就这样说,崔襄摇了摇头,也不知道这话能不能一直说到长大。
崔襄走出淳哥儿住处,快步向行宫门口走去,行宫外不远处就是卫所,这些日子周将军正好在那里练兵,其实他昨日离开行宫之后就是去了卫所。
崔襄骑马向卫所而去,远远地就看到了周择笙站在不远处。
“定宁侯世子爷又来了。”
周择笙听到副将说话,抬起头看去,果然瞧见了崔襄。
副将道:“将军,还让世子爷跟着吗?”他们都知晓崔家和周家的恩怨,将军不太喜欢定宁侯。
“他想看练兵,就让他来,”周择笙道,“若是想要下场与我们的将士较量也随他。”昨日他瞧见了,崔襄得了崔祯亲传,将崔家枪用得很好,是根好苗子。
崔祯也算是祖宗积德,才能有这样的儿子,而且奇怪的是,周择笙看着崔襄这孩子多多少少有些亲切,也可能是因为珠珠在他面前夸赞过崔襄,珠珠的眼光一向很不错。
周择笙向前走去,崔襄见状也没有二话,立即跟上周择笙的脚步。
崔襄道:“谢谢七叔公。”
周择笙一怔,转过头看着那矮他许多的小孩子:“你叫我什么?”崔襄这一开口将他绕晕了。
“七叔公,”崔襄道,“我听姑姑叫您七叔,所以我……”如果父亲与周夫人的婚事在的话,父亲也要唤一声七叔。
周择笙明白过来,原来是这样,他与崔襄的关系竟是从珠珠那边算的,不知是不是老天故意这样安排,当年若是如珺没有死嫁入了崔家,崔襄也要唤他一声七叔公。
大人有错,孩子总是无辜的。周择笙道:“你可看过将士列阵?”
“看过,”崔襄规规矩矩地道,“我与父亲去过北疆军营,看过一次。”
周择笙心中涌起一股的意气:“那你就仔细瞧瞧是你父亲带着的兵马厉害,还是你七叔公带的兵马厉害。”
崔襄躬身受教:“孙儿一定仔细学。”
……
顾子淳抄写完书本,只觉得百无聊赖,他再长大些就好了,就能随便溜出去。
顾子淳正思量着,就见到管事引了一个人进门,那是坊间人朱五。
顾子淳一下子来了兴致:“五哥,您怎么来了。”
朱五等到管事离开才向顾子淳道:“我们在帮衙门办一桩案子,路过行宫就想着来看看大爷。”
顾子淳眼睛发亮:“办什么案子?五哥讲给我听听。”
朱五抿了抿嘴唇:“告诉大爷也可以,不过以后大爷不能叫我五哥,唤我一声朱五即可。”
“为何?”顾子淳弄不明白。
朱五神秘一笑:“因为大爷您辈分高。”
那倒是,就像他与崔襄,他年纪虽然小却比崔襄高一辈。顾子淳望着朱五,朱五难不成与顾家有亲?
顾子淳为了听故事一口答应下来,这些故事听着过瘾,如果能亲身经历那就更好了,他何时才能出去与坊间人一起四处行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