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快穿:欧皇能签到后 > 第32章 七十年代知青32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这话一出,元熙还真的有点心动。

他对厂里那几台进口机器垂涎了好久。只是那些机器都是厂里花了大价钱买的,现在虽然坏了搁置了,但是也不是一般人想碰就碰的。

只有周技术员才能上手拆卸研究,其他技术员没有这个能力只能打个下手。

有周技术员这话,元熙想亲自上手研究是没问题的。还有周技术员保底,拆坏了也没关系。

好心动啊。

可是心动归心动,高考就要恢复了,他要工农兵大学的名额干嘛。

元熙虽然不需要这个名额,但是依然感动于周老的关怀和爱护。

感动归感动,他现在有点头疼要怎么拒绝。

过几个月上面就要提出恢复高考,十月份正式通知,十二月份开始第一次高考。他该背的也背了,该学的也学了,就等着在高考的考场上发挥实力,突然间要送他去工农兵大学,他肯定不会同意。

只是,该怎么拒绝别人的一片好心?

元熙想了想还是决定实话实说。

说谎,是瞧不起周老的智商。

现在要恢复高考的消息,上面应该有不少人知道,风声可能也传出去了,只是还没正式提议,大部分人还不知情。

又用了许文杰跟何亮家里当借口。

周技术员相信了。

“好,这一天总算等到了,我就知道国家的发展离不开人才,高考迟早会恢复的。我那几个老朋友也快回来了吧。”

他感慨完,收回了桌上的信封。

“既然你有更好的机会,那这个名额就算了。你专心学习,考上大学,到时候我去厂里帮你要福利。”

“行,那到时候看您老的。”元熙扭捏了一下,说道:“周老,那个,那个厂里的那几台机器设备,您看?”

周老哈哈大笑,“给你留着,专心准备高考,考上了京大,想什么时候来都可以。”

“你要是能修好也是你的本事,厂里还得给你奖励,我呀,老了,脑子转不动了,国家还是要靠你们这些年轻人。”

“周老,您太谦虚了。您的技术在厂里可是这个。”元熙比了大拇指。

“行了行了,快回去看书,准备高考。”

把元熙赶走,周老从上衣兜里拿了张照片,上面是好几个年轻人的合影。摘下眼镜,抹了抹眼泪,嘴里喃喃自语:

“老朋友,听到了吗?国家要恢复高考,你们要平反了,也不知道你们现在在哪?一定要好好保重身体,不要倒在黎明的前夕。”

十月份,国家通知恢复高考。

消息一出,举国震动,各地知青欢欣鼓舞。

高考系列丛书一页难求,国家让印刷厂紧急印刷复习资料,一上市就销售一空,印的没有卖的快。书店、废品收购站早就被翻了一遍又一遍。

大兴村的知青得知消息都高兴疯了,他们有资料,还比别人早复习几年,考上的机会更大。

孙南是知青点的老大哥,也是最自觉的,学问最好。元熙回城后,讲题的工作就落在他身上,不会的题问他,他也不知道的就会抄下来,隔一段时间寄给元熙。

元熙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收到信,给他们讲解,步骤写的明明白白。偶尔还会寄一些习题册回大兴村。

当然,也不是没有知青想过放弃,毕竟时间久了,再多的斗志和希望也被生活磨平。可是周围的人都在努力,想放弃的人也不好意思,连后面来的新知青也在这种浓重的学习氛围下,跟着他们一起学习。

高考恢复的消息传开后,这些知青心里也是一阵庆幸,还好他们当初没有放弃。

十二月,高考的日子来临。

何亮的亲戚在县城租了两套院子,大兴村的知青直接住在了县里。高考当天,天气晴朗,微风和煦,众人精神抖擞的走进考场。

与此同时,同一片天空下的京城,老陈家五个考生也走进了考场。

陈父陈母送他们去的考场,陈父特地请了两天假,厂里的领导爽快的批了,还发话要是陈元熙、陈元年两人考上了,厂里还有奖励。

陈母则是把两个孙子交给隔壁的王大爷照看,她这两天打算专心扑在五个要考试的孩子身上。

考了两天,最后一场考完元熙走出考场浑身轻松。

“爸,妈,大哥他们呢?”

陈父陈母一直守在外面,看见元熙出来,立马上前撑伞打扇递水,这架势一点也不比元熙前世高考守在外面的的父母差。

“他们还没出来,我给你们做了好多菜,等人出来,我们就回去好好庆祝一下。”

陈母无师自通,这两天的饭菜都很清淡,没敢做肉菜,就怕几个孩子临场闹肚子。现在考完就不怕了,大鱼大肉补上。

等了一会儿,人齐了,大家都默契的没有提考试相关的问题,一路上说说笑笑的。

这两天见多了考场外的众生百态,陈父陈母生怕影响几个孩子的心态,孩子们不说,他们也不开口问。考多考少的,等结果出来就知道了,问也改变不了什么。

他们不问,有的是人问,枣花巷的街坊邻里个个都好奇的很。

之前没考完不好问,一问就被陈母堵回去,现在都考完了,还不赶紧说道说道。

枣花巷不止老陈家的孩子参加高考,还有好几户人家的孩子参加,不过像老陈家一下子五个,确实没有,顶多就一两个。

等到高考成绩出来,老陈家五个孩子都考上了,更是轰动了整个巷子,后来报社的记者知道了,特地过来采访,报道出来后,不说京城,就连其他省份的人都有所耳闻。

大兴村本就是十里八乡的富裕村,这次高考更是大出风头,连省城的人都知道了有这么一个村子,村里有二十几人考上大学(孙南那一批老知青,何亮三人,村里的人,后面来的新知青)。

考上的人也感恩村里人对他们的照顾,他们走之前把学习资料都整理好留下来,希望大兴村能源源不断的走出人才。村长特地整理了一间图书室出来,把资料收好放进去,需要资料的可以随时过来看。

这一批资料还真吸引了一大堆人,本村的,外村的,甚至是县城的。

靠着这些资料还真有不少人考上了大学,后来成了一个传统,其他人考上大学也会把书籍资料整理好捐给大兴村的图书室。薪火相传,大兴村的图书室也是一扩再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