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山县。
没有城外那饿殍遍野的光景,除了天气稍微炎热一些之外,怎么看都是一片太平乐土。
街上车马声嘶,行商小贩络绎不绝。
锦绣楼台上面,几个靓丽女子嬉笑之声传遍了街头巷尾。
十字街头,说书先生怒拍醒木,神色激昂的讲着‘哪吒闹海’的故事。
寺院道观,香火缭绕,讽经诵诰之声,直达神听。
城内城外,仿佛两个世界一般。
霍山县令坐在轿子中,听着那令人头大的嘈杂之音,却露出享受的神色。
“我素来是喜欢这市井烟火气的,要是一个县城没有这些,就说明当县令的没用,该摘去头上这顶乌纱!”
这就是刘县令的口头禅。
而这位县令也不枉他说出的这句话。
到任那年,也算励精图治,把一座县城治理的井井有条。
但是今年,不知为何,老天爷不高兴怎地,降了大旱。
好在建城选址不曾错,地下有多处水源汇成一条护城河,久旱不干。
算上官府贮水,够着用到明年了。
可城外的村镇就有些难受了。
但刘县令是不在乎的。
毕竟按比例来看,税收的大头是县城里的百姓。
城外的村镇多由流民组成,榨也榨不出多少油水。
刘县令微微闭上双眼,躺在软软的垫肩上,呼出一口满含酒味的口气出来。
今日香山商会的李掌柜邀自己在慧食居小酌了几杯,颇有些倦意,趁早回去补一个午觉。
就在刘县令闭目养神之时,一旁的轿窗帘子被掀开了。
刘县令收了收自己的大肚子,面上摆出威色来。
来者是张县丞,他神色慌张,急忙说道:
“大人,城外几个里正来报,说是避旱走了不少人!”
“走就了走了,反正也不知道是避什么难到这来的。”
“可是......”
“怎么了,快讲!”
张县丞面上露出惊恐的神色来,吓得刘县令身上的肥肉滚了三滚。
“大人,护城河的金蟾露头了!”
“什么!”
刘县令急忙起身,却不防都上的轿顶子,一下撞着脑袋,嗷嗷叫疼。
这一下,倒是把几个抬轿的衙役弄得摇摇晃晃,免不得将轿子荡起来。
刘县令只觉一阵天旋地转,一个没防住,撞出轿子外面,跌在泥灰地上,弄了个满堂彩。
几个差人看了,连忙去拉刘县令,被他一把推开。
“你,你过来!”
张县丞见刘县令指着自己,连忙上前。
“你真看到了护城河的金蟾露头了?”
张县丞苦着脸,八字胡都垂到嘴角了。
“大人,千真万确!小人从西门回来,见河水变浅,也没放在心上,可过桥时不巧瞄了一眼,正好看见个蛤蟆顶盖。”
刘县令爬起身来,擦了擦额头上的冷汗,混着土灰抹在了自己的官服上。
“只是顶盖?”
“嗯......”
“那算怎么个露头!惯会说大话吓唬人!”
刘县令没好气的数落着张县丞,一面排好阵势,又大大方方的坐进轿子里。
“可是,大人......”
“够了!那金蟾得有三丈来高,都跟咱们县衙的牌楼差不多了,如今只是露个顶,有什么怕的!”
张县丞见此,也不好再去触霉头,跟在轿子后面。
没多久,刘县令从轿子里探出脑袋,将张县丞叫到身边,小声道:
“你去通报城里的道士和尚,秘密做几场求雨的法会。切记,别让百姓知道了。”
张县丞闻言,好歹舒了一口气,连忙称是,叫了几个随行的差人,跑到一边去了。
轿子仍旧前行,正好路过一家茶楼时,刘县令叫差人停了,吩咐了几句,又调出几个衙役,分头向城内四方去。
这一下,被茶楼里喝茶的客人看了,都在那里议论。
正在敲着算盘的店主人听见客人说话,转头看向门外,正见着刘县令的轿子停在自家门口。
店主人忙不迭丢了手上的账,就要出去迎接,不料那轿行又重新抬了起来。
“不喝茶,停在我门口怎么回事?”
店主人眉头一皱,这不像刘县令的做法啊。
少时,两手一合,恍然大悟!
莫非是怕人说口,只叫我送些茶叶到衙门里去?
想着就要回到店里,备下两斤上好的茶叶,差小厮给衙门送去。
不巧,这时节店里又来了一个客人。
店家上前迎接,满脸笑容,见是一个高大道士,神色愈发恭敬。
“这位道爷,打尖还是住店,还是说单来喝茶?”
道士疑道:
“你这个茶楼,还能留人住宿?”
店家嘿嘿一笑,说道:
“不然,白盖了这二层楼不是?您来些什么,咱们这的银针,牡丹最好,出家人很爱喝的,还有.......”
“我来除妖。”
“您说什么?”
“除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