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英国倒了和我有什么关系?大不了带着家族跑路也就是了。”
汉弗莱的心思明显活动了。
他作为英国的上层权贵,他对于英国的忠诚完全是因为家族利益和英国绑定了。
英国兴盛,他的家族也能吃到相应的红利,仅此而已。
如果英国衰落能带给他的家族更大的利益呢?
以前从来没出现过的一种可能,摆放在了汉弗莱面前。
汉弗莱在内心盘算了一下。
如果真的按照魏武所说的那样,这笔生意做成了。
他所获得的利益,将超过十几年的积累。
而且,这还是完全属于他自己的财富。
拿着这笔财富,无论是继续留在英国,还是去其他国家。
他都能生活的不错。
完全没有必要为英国继续卖命。
最重要的是,魏武能带着东西顺利的进入这里,没有受到任何的阻拦,足以说明,魏武已经买通了这里的守卫。
如果自己和魏武发生了冲突,这里的守卫会倾向于谁,还真不好说。
能在英镑面前保持忠诚的人凤毛麟角。
至少在英国是如此的。
就连贵为海军大臣的汉弗莱都是如此,更别说下面的那些事务官了。
尤其是殖民地的事务官。
所以,汉弗莱完全有理由相信,魏武已经完全买通了巴格达地方的所有事务官。
关键时刻,这些事务官听谁的命令,还真不好讲。
哪怕为了自己的性命着想,和魏武进行合作也是最佳的选择。
想到这里,汉弗莱伸出了手:“合作愉快。”
6个小时之后,汉弗莱向所有还能联系上的英军发了电报,要求抽调精锐乘船前往埃及。
为了防止被埃及的海军堵在红海里偷袭,所有人要在阿莱姆港登陆,然后迅速向阿斯旺地区移动,顺着尼罗河北上直捣开罗,平定叛乱。
伴随着电报的,还有详细的行军路线图和集合地点。
看起来似乎并没有什么问题,也很符合目前的实际情况。
但如果有人拿着地形图和他们手中的路线图进行对比,他们就会发现,他们的集合地点是一片狭长的谷地。
因为时间紧急,再加上汉弗莱在电报中措辞严厉,使用了帝国成败在此一役的口号。
各地驻军在人手捉襟见肘的情况下,还是咬牙抽调了精锐力量,乘坐着各种船只向阿莱姆港进发。
先头部队抵达阿莱姆港口后,为了给后续的部队开辟登陆场,趁着夜色从滩头登陆,然后冲进了阿莱姆城内。
攻击比他们预想顺利的多。
几乎没怎么用力,守军就仓皇而逃。
让他们轻松的占据了阿莱姆。
“果然是土着,天兵一到就落荒而逃,看来收复埃及指日可待。”
很多英军士兵心中升起了类似的想法。
比较遗憾的是,他们在城中并没有找到被关押的英国人。
看起来,应该是被运走了。
登陆的英军向汉弗莱报告了行动经过,请示下一步行动计划。
汉弗莱立刻批示,按照预定计划大部队登陆。
后续的英军主力部队立刻乘坐各种船只登陆了阿莱姆港口。
而之前的先头部队,也开始进军,向着预定的集结地进发。
按照汉弗莱的计划,这一路进军路线太过漫长,所以沿途需要在隐蔽位置修建营地,作为战略节点和物资转运中心。
这些营地就是整个攻略埃及的战略支撑点。
进可以借助这些营地作为跳板进行进攻。
退可以依托这些营地进行防守。
属于殖民者入侵的标准操作。
这个计划虽然看起来中规中矩,没什么出彩的地方,但胜在有大量的经验,可复制性极强,前线的指挥官也没什么异议就这么执行了下去。
先头部队来到了地图上标注的预定地点开始设立营地。
当他们来到预设地点的时候,露出了不解的神色。
因为,他们预定的建设营地的位置居然是一条狭长的山谷。
看到这里的地形,一个士兵有些担心:“万一下雨了怎么办?万一河流改道这里,我们岂不是要完蛋了?”
“想什么呢,这里是沙漠,哪来的大雨。”
其他从中东调来的士兵不以为然。
中东地区,除了沿海地带外,只有少部分有水源的区域会有绿洲。
剩下的都是广袤无边的戈壁和沙漠。
与其在这里担心降雨,还不如担心水源补充不上,会不会被渴死。
降水在这里可是珍贵的资源,高兴都来不及呢,怎么可能会担心。
“那为什么不在山坡上建造营地呢?”
那个士兵还是想不太明白。
“不都说为了行动的隐秘性了嘛。当然是防止被发现了。”一个士兵解释道。
“建造在山坡上,远远的就能看见,但如果建造在山谷里,如果不靠近仔细查看,都未必能发现,我们这么做也是为了行动的隐秘性。”
一个自认为见多识广的士兵开始给大家科普建造在山谷里的好处。
这一说法得到了很多人的赞同。
毕竟他们常年在中东等干旱地区服役,习惯性的忽略了暴雨之类的灾害。
虽然还有一些士兵心中有疑虑。
但上面的命令要他们做什么,他们就得做什么。
根本就没什么讨价还价的空间。
所以,尽管一部分士兵并不太理解命令,但他们还是按照命令修建了营地。
毕竟,大本营那边发出令人难以理解的命令也不是一次两次了。
那些脑满肠肥的政客一拍屁股做出的决定多了去了,很多时候,他们已经习惯了去遵从。
随便应付应付对得起那几英镑的工资就得了。
一个月几英镑卖什么命啊。
在英国这个神奇的体制之下,这个看起来有些不合理的决定被坚决的贯彻了下去。
一个巨大的物资转运营地被修建了起来。
这个物资转运营地几乎占据了大半谷地,各种临时仓库鳞次栉比。
规模足够支撑十几万士兵的作战供应需求。
营地初步竣工之后,先头部队立刻给海军大臣汉弗莱发了电报,报告营地已经修建完毕,大军随时可以进驻。
得到消息之后,汉弗莱深吸了一口气。
他知道现在到了最关键的一步。
英国最后的命运已经落入了他的手中。
但事情到了如此的地步,怎么选择已经由不得他了。
汉弗莱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发布了命令。
剩余主力立刻开拔,携带物资进入转运营地。
接到命令后,十几万大军浩浩荡荡的出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