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家三兄弟(一)
大雪下了整整一夜。第二天天刚蒙蒙亮,辛光明就睡不着觉了。慌忙起床,推开房门一看,被眼前的雪景惊呆了,大雪封门了!
门外全是白皑皑的雪,平均得有六十公分深,院子里的东西全被大雪盖住了。
雪还在不停的下,韩英的爸爸、妈妈还有魏财旺他们早已起床,正冒着雪在院中打扫道路。通往厨房的路已经给打通了,辛光明也慌忙上前帮忙。
魏财旺看到辛光明,笑着说到:“一人有福,托到满屋。贵人这一来,把大雪给带来了,几十年没下过这么大的雪了。瑞雪兆丰年,今年又是个好兆头。”
辛光明忙说:“下这么大的雪,这活是没法干了。”
韩英她爸接过话茬说到:“不只是现在不能干,看这阵势,十天八天也不能干!”
他们把院中的道路清理完,韩英她妈也把早饭做好了。
大家坐到炕上一起吃饭,一顿饭的话题全是讨论这场雪。
韩英她爸说:“这场大雪真是罕见,几十年都没下过这么大的雪了。”
韩莲说:“这雪今天还得下一天,昨天晚上从电视上看到天气预报说,这一周还会有一次强降雪。”
魏财旺接着说:“就现在这场雪,你们家的活最少得停半月,如果再下一场,二十天或一个月都无法干,等道上的雪融化了路也不能走,必须得等路干了才能运料。料运不上来,咱这活就没法干。”
辛光明一听,心中犯了愁,在这里呆上一个月不干活,一天三遍的吃饭,天天麻烦人家,多不好意思。
想到这里忙问:“哪咱们就在这里等一个月?”
韩英说:“咱们不能等,明天过一天,后天咱们就返回。”
郝岐不爱说话,听了这句话忍不住的问到:“后天走?这么大的雪把路都给封了,怎么通车?”
她们一家人都说:“别看今天的雪这么大,明天下午就能通车。”
辛光明不解的看着他们。
这个时候,大家都吃过饭了,韩英她妈收拾了碗筷,众人坐在炕上,七嘴八舌的讲起了能通车的理由。
这事还得从头说起。
郭集镇有一家姓孙的人家,兄弟三个。老大孙得江,老二孙得湖,老三孙得海。
老大、老二都当过兵,老三是个大学生。
都说军队是培养人才的地方,这话一点都不假。孙得江孙得湖哥俩都在部队锻炼几年,复员后回家务农。
孙得湖知道,后台有人的可以找个好工作,有本领的可以下海经商。
他们家也没有人也没有本领,只能靠自己。
他日思夜想,终于想到了一个好门路,用退伍的按家费加上在亲戚朋友那里借来的钱,买了一辆中巴客车。
他想跑秦安至郭集这条线。他有个战友在运输公司当领导。
等车买来后找到了那位战友,那位战友说啥也不让他的车进站。
他就对他战友说:“你不让我的车进站可以,我不进站,我在半道上拉客。不过你可不能查我的车,既然我的车不进站,我就不属于你管。得让我的车超员,我想拉多少人就拉多少人。”
那位运输公司的领导认为,客车不进站就拉不到顾客,他也超不了员,就满口答应了他的要求。
到后来知道孙得湖每班车都超员,也只好睁只眼闭只眼,毕竟是他说过的话。
干了两年,也挣了不少钱。
有一次他到山套里去走亲戚,无意中发现许多老百姓步行到镇上办事,既吃力又耽误工夫。他想:我的客车如果能开到他们村,那可就能给村民带来很多方便。
回到家他就把这个想法告诉了老婆。老婆说:“车可以通,只是没有路。”
他对老婆说:“没有路咱两个人去修路,咱每天少跑一班车,抽出时间去修路,咱天天去修,总有一天会修通。”
老婆以为他开玩笑,就满口答应。没想到第二天末班车真的不干了,拿起镐头铁掀,推着独轮车走出郭集镇,向大山套修起路来。老婆一看他动真格的了,只好跟着帮忙。
他说:“愚公都能移山,我就不能修路?”
他在原来的小路上向两边加宽。每天上午出车,下午修路。
很多过路人见了都耻笑他,说他想发财想疯了,把路修通他可以多拉人多挣钱。
他听到假装没听到,只顾埋头苦干。
工夫不负有心人,从郭集镇到第一个村庄有三里多路,两口子用了三个月的时间,修通了。客车开进了第一个村,村民们出门就能坐上汽车,很高兴。
人们都在想:路是两口子修的,没有一个人给帮忙,坐他们家的车恐怕得多要钱。
当人们坐上车交钱的时候,孙得湖说:“这段路不收钱,我不是为多挣钱修这条路,我是为了村民们能去镇上方便。
现在你们村得利了,我们两口子再往后面村里修。什么时候把这个山套的路修到头,就不修了。”
两口子又开始向后面的村庄修起路来。
老大孙得江复员后在家种地,老二两口子把客车通到第一个村,他知道后很高兴,就到老二家对他两口子说:“现在生意买卖都不好做,靠种地收入也不高,你们两个人修路太辛苦,不如我和你嫂子也帮你们去修路?”
孙得湖一听,忙说到:“我看不如这样:你也买了辆客车,咱兄弟俩边修路边拉客,也可以一人一天轮休。”
孙得江说:“我也想买车,可是我没有钱!”
孙得湖说:“没有钱我可以借给你,不过咱得说好,咱修路是为大家方便的,无论这条路修多远,无论路过多少村庄,咱不收他们的钱。
咱白跑油,让他们白坐车,只许从郭集到秦安这段路收钱。如果你感觉行,你就干,不行你就不干。”
孙得江回到家中一商量,老婆一听非常高兴,于是,孙得江也买了辆中型大巴车,参加了孙得湖的队伍。
他们每天边拉客边修路,哥嫂二人一加入,路就修的快了一半。很快,第二个村庄通了车。
村民们坐上不花钱的车,心里很高兴。总是坐车不花钱,村民们心中也过意不去。进城赶集买来的水果、点心下车的时候就想给他们留点。
可是兄弟俩立下了规矩,谁也不能违约。村民们没有办法,只好把留下的东西再拿走。
兄弟俩奋斗了二年,客车开进了第五个村庄。
通车的第一天,村主任带领全村人堵在道上不让通车。
孙得湖、孙得江兄弟俩上前与他们讲理,被村主任给将了军。
孙得湖理直气壮的说:“这条路是我们修的,你们又没修路,为什么不让我们走?”
村主任不甘示弱的说到:“如果你们照常收费,今天就让你们通车,我们村的人都坐车。如果不收费,这条路就不让你们走!
我们都知道,你们往这个山套通车二年多了,从没多收过大家一分钱,你们的心情大家都明白。不过你们的车跑起来是烧油,它不是烧水,油是你们花钱买来的。”
村主任还没说完,人群中有人说到:“别给他们废话,今天收钱就通车,不收钱就免谈。”
最后,孙得江和孙得湖把村主任拉到一边,进行讨价还价,经两家商量决定,凡是在村头上车的,每人票价三元。
从郭集镇到秦安的票价三元,意思是说只要上车,无论你是到郭集还是到秦安县城,一侓三块。
如果去郭集镇就是三块钱的票价,如果是去秦安县城,从村头到郭集这段路算免费。
这样兄弟俩也不丢面子,村民们也觉着占了理,这才让他们通车。客车通了,他们继续向后面的村庄修路!
就在这个村庄通车大约有三个月的时侯,出事了。
有一天,有一位老太太挎着一篮子鸡蛋要到镇上去卖,上车的时候没说话,跟着人群挤上了车。
那辆车正是孙得江开的,他老婆跟车售票。
等全车人售完票,数一数钱,差三块钱。再数一数人,怎么都差一个人的票。
虽然说只是三块钱,但是对于一个售票员来说,这是她的失职。于是,她就从头至尾的挨个儿盘查。
当查到老太太的时候,老太太也承认她没有买票。她说她腰里没有钱,等到镇上卖完鸡蛋回来的时候,她再买两张票。
因为家中等着卖完鸡蛋好买盐吃,怕上不去车,一直没敢说,没想到最后还是给查出来了。
孙老大媳妇让她交钱,她没钱交,孙老大媳妇就生气了,跟老太太吵了两句。
没想到老太太是个暴脾气,还没吵几句,两只手拿着篮子往空中一扬,猛的把一篮子鸡蛋摔倒了客车的走道上。
边摔边问:“这回能够你的车票钱了吗?”
她这个举动惊动了全车人,都说孙得江老婆有点过愤。
孙得江正专心的开车,听到车上是老婆的吵架声,不由自主的分了神。
就在这一刹那,出事了。客车向右一扭头,开进右边路边沟里了。多亏了这是个浅水沟,没有出大事。
等车一停稳,老太太哭着跑回了家。
众人都没有离开,慌忙帮忙推车。
一直等到孙得湖那班车来到,车上的人都下来帮忙,才把车给推上来。
当孙得湖了解情况之后,对他的家人说:“说你们头发长见世短,你们还不承认。今天多亏了是在那个地方,没出大事。
如果再往前一点,客车掉进大深沟里,这一车人不知道得有多少人伤亡?只是因为三块钱,我们将会闯下多大的祸?”
他嫂子在一旁解释:“我也没想到老太太脾气哪么犟,如果知道这样,我就不向她要钱了。”
孙得湖说:“行了!事情都过去了,别说了。本来我们是想为百姓多做好事,被你这一整,意义就相反了。
这样:从今往后车上不要售票员,我和我哥每人开一辆,在前面放个箱子,客人想放钱就自动放。
你们两个娘们天天去修路去!”
他嫂子想说啥,还没等她张口,老二又说到:“如果你同意,就这么干,不同意明天就在家歇着,别干了。要是闲挣钱少,把我车上的钱全给你!”
哥嫂都知道他的脾气,他是说到做到,只得答应。
到了第二天,孙得湖领着哥嫂,拿着东西,到老太太家里来陪礼,老太太更是感动。
她说当时是她错在先,最后两家和好,听说还经常有来往。
从此之后,客车上就没有了售票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