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明末之白衣天子 > 第630章 崇祯皇帝的末日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630章 崇祯皇帝的末日

崇祯十七年三月十七日

不知道李自成是怎么想的,或许是他觉得北京城看上去固若金汤,对于打下北京城没有信心;

或许是因为在宁武关城下受损太大,令他心有余悸。

总之李自成在外人感觉胜券在握的情况下,选择了派遣投降的太监杜勋,进城劝降。

杜勋听到李自成的要求后,连忙跪下请求饶命道:

“陛下,您是不知道啊,崇祯皇帝刚愎自用,是万万不会投降的,奴实在是不敢进城。”

“哎,君非甚暗,都是为奸臣所误。你进去谈判,告知只要朝廷愿意将西北割让给我,并且每年支付两百万军费,我愿意为崇祯皇帝披坚执锐,征伐不服。”

李自成出口说道。

旁边的牛金星想要阻拦,但是李自成的话已经说出口。更令牛金星失望的是,旁边的将领,无论是刘宗敏、谷可成还是其他大将,都觉得李自成所说的话,是非常有道理的。

李自成这样的态度只能说明一件事,那就是大顺的进军实在是太过于顺利了,完全是在大量带路党的带领下,才在数月时间就来到了京师脚下。

很多人都觉得这是李自成的缓兵之计,但是实话实说,李自成完全没有必要实施缓兵之计,因为他的士兵很明显非常占优,而大明才是那种内无粮草、外无援兵的局面。

所以李自成的说法,极有可能是他的真心想法,当然了也可能是他的一种试探说法。

李自成一直以来,从来都没有说过崇祯皇帝朱由检的太多不是,更多的都是对于下面各级贪官污吏的厌恶和指责。

如果真的能够如李自成所言,崇祯皇帝成全李自成,让李自成实现裂土封王的想法,然后以此为缓兵之计,再果断从海路,迁都南京的话,最后的胜败也未可知。

但是这样的假设毫无意义。

因为崇祯皇帝是绝对不会同意的。

当杜勋来到崇祯的面前时候,崇祯皇帝拔出了宝刀,架在了杜勋的脖子上:

“狗奴才,背主之贼,你还敢回来?”

“崇祯皇帝明见,臣如今是大顺永昌皇帝的钦差大臣,并非是返回大明,而是前来谈判的。”

杜勋不愠不火的说道。

“狗奴才,想逞口舌之能吗?你找死!”

崇祯皇帝作势就要砍了杜勋,与杜勋的关系很好的司礼监太监王德化,连忙拉住了朱由检,口中大叫道:

“陛下息怒啊,两国交战不斩来使,陛下万万不能干出来,让万世耻笑的事情来啊。”

王德化的话说进了崇祯皇帝的骨子里,一直以来,从他支持东林众臣开始,就开始背负着大量的道德包袱,加上他本身细腻敏感的性格,非常在意别人对他的看法,更何况是身后世的看法。

崇祯皇帝朱由检的最大的问题,说白了,就是脸皮太薄,而脸皮太薄是从政者的大忌。

没有一个睁眼说瞎话的能力,还是不要从事政治活动,否则一定会在政治斗争中败下阵来。

听完了王德化的话,崇祯皇帝镇定了下来,把宝剑插入了剑鞘,杜勋立刻就明白自己的命是保住了,连忙跪下道:

“陛下圣明!其实大顺主人也只是想要裂土封王,并没有称帝的想法,如果陛下能够满足大顺的意思,大顺主人完全可以取消帝号,仍然奉陛下为主。”

杜勋也开始把姿态放低,然后把李自成的原话再重新说了一遍,没有想到崇祯皇帝听完以后,大怒不已,狂叫道:

“他李自成是痴心妄想!我大明经历近三百年的历史,从来没有一个被人逼迫成这个样子的。大明京师固若金汤,关宁军近在咫尺,到时候前后夹击,闯贼必定死无葬身之地。”

现场的王德化和杜勋都惊呆了,这都什么时候了,还在做梦呢?

尤其是王德化,别人不知道,但是他是知道的,整个大明京城里,哪里还有多少能够作战的将士?

王德化于是把杜勋拉了拉衣服,然后向崇祯皇帝下跪后告退。

杜勋在路上趁机拉拢王德化,王德化禁不住杜勋的劝说,更为重要的是,王德化对于守住这大明京城实在是没有任何一丝一毫的信心,决定向大顺朝投降。

崇祯皇帝最为信任的内臣王德化投降了,那么只能指望最为信任的外臣张缙彦了。

只是张缙彦派出的侦查人员将王德化正在与杜勋私聊的情况报告给张缙彦后,张缙彦的内心发生了巨震,居庸关的情况,他早已经知晓,唐通就是因为太监杜之佚率先打开了城门,而导致关城陷落的。

如今王德化如果被杜勋所策反,那么自己岂不是非常被动?

张缙彦为此非常烦恼,绞尽脑汁思考了半个晚上,在凌晨时分,终于被他想到了一个好计策:

在王德化之前打开城门投降。

如果投降,那么他张缙彦也要作第一个投降的大臣,将来在新的大顺朝,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可怜的崇祯皇帝还在心念念大臣们奋勇杀敌,结果三月十八日,顺军经过一日激战,顺利地攻占了大明京师的外城。

三月十九日上午,朝阳刚刚照在南面的正阳门上,直接负责内城正阳门防守的兵部尚书张缙彦,在众多将士震惊的眼神下,命令自己的亲信打开了正阳门的大门。

因为事发突然,顺军以为是圈套,一时之间不敢进城,张缙彦只好命令亲信大呼“顺军到啦。”

顺军中将领魏大亨,本来在陕西为明将的时候,就认识曾经在陕西同州当过知州的张缙彦,知道张缙彦的品性,因此率先带着亲兵,冲进了正阳门,解除了正阳门明军的武装,占领了正阳门,并在城头插上了大顺军旗。

刘宗敏当即指挥主力人马冲入城,并且不断向城内突进。

南面的正阳门率先打开,令西面阜成门的守将王德化气急败坏,把大腿都拍肿了,急忙如法炮制,下令打开阜成门城门,放顺军张鼐所部进城。

如此一来,尽管还有明军在拼死作战,但是大明京师还是在两天内陷落了。

崇祯皇帝朱由检委派巡逻的王承恩,曾经组织近四千净军(公公组成的武装),希望能够将顺军打出去,但是备受崇祯皇帝信任、施恩深厚、负责统帅净军的大太监高起潜却恬不知耻地临阵脱逃,逃到天津后又抢劫民船,从海路逃到了南京。

群龙无首之下的净军一片混乱,寡不敌众,很快四千净军就宣告全军覆没。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太监都像高起潜和王德化那般无耻,净军的各级将领,包括太监褚宪章、高时明、李继善、王家栋、马鲸、张行素、马文科、李迁弼、徐养民、郝纯仁、宋辅臣、严弘同等人,先后战死或者自焚而死。

死前备受崇祯皇帝所怀疑的太监王之心,给自己的堂弟王之仁写了一封亲笔信,嘱咐他务必尽忠报国,随即自缢死于家。

王承恩心急火燎的前来报告崇祯皇帝,崇祯皇帝还以为自己听错了,情急之下,急忙下令敲响皇城令鼓,让京城内的所有大臣前来护驾,结果令他非常失望,一个来的也没有。

直到不远处的皇城城门出现大火,崇祯皇帝这才完全相信,顺军已经攻进来了,情急之下,他首先来到了皇后周皇后的寝宫,逼迫周皇后自尽。

周皇后哭着说道:

“陛下,臣妾与你成婚近二十年,你从来没有听过臣妾一句话,以至于今日。臣妾身为皇后,国破家亡,不得不死。愿陛下好自为之。”

周皇后很快在崇祯皇帝面前上吊自尽,崇祯皇帝还招来自己的孩子,将公主砍杀或砍伤,将三个儿子叮嘱后,派太监领着放出宫外,但是很快均被崇祯皇帝所最为信任的外戚送给了李自成。

崇祯皇帝处理完后代的事情后,拿着宝剑像发了疯一样,到处滥砍滥杀,最后还是王承恩哭着劝说道:

“陛下,到时候了。”

崇祯皇帝便带着王承恩,来到了煤山,这是一座因为挖湖取泥堆积而成的小山坡,在一棵歪脖子树下,崇祯皇帝临死前写下了一份血书遗诏:

朕自登极十七载,三邀天罪,致虏陷地三次,逆贼直逼京师,皆为诸臣误朕也,朕无颜见先皇于地下,将发覆面,任贼分裂朕尸,可将文官尽行杀死,勿坏陵寝,勿伤我百姓一人。

写完这篇充满了太多自责、悔恨、怨恨、诅咒甚至担当的血书遗诏后,崇祯皇帝朱由检,就在王承恩的伺候下,在歪脖子树下,结束了自己纠结的一生。

王承恩则是在崇祯皇帝的旁边树上,选择了自尽,以自己的忠诚,在青史之上,留下了厚重的一笔。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