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都市言情 > 世有弦月 > 第四百二二章 流言四起,阵前换将(十三)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四百二二章 流言四起,阵前换将(十三)

朝市开启的朝晨,青石道两旁的铺子都打开了大门,等待着客人上门。各家铺子陈列的东西,堪得上是琳琅满目。

只是各家铺子,都有些忧愁。门外那些个走街串巷的摊位,围绕着他们的铺子不提,还占了不少客人,早些年意在驱赶。

可是为了生活的百姓,哪里顾了得这许多,怎么也驱之不尽。

铺子的管事或者跑腿之人,只能看着那些人为了省几枚刀币,昩下主家给予的采买银钱,去更为便宜的摊位上去挑挑捡捡。

青石道转角处,有一株极大的柳树,下有朝市卖早点的小贩,各种吃食的味道混在一处,极俱诱惑,许多人故意在家中赖床至最后一刻,只是为了出来在此处用朝食。

虽说春日里,那些个体弱的人不爱在此处玩耍,不小心便会染上些喘不上气的毛病,可是那株柳树极有年头,有些会儿点笔墨之人,便爱在此处,寻找下笔的源泉。

朝霞升起,将天空下的这一片天地笼罩在其中,为清冷的朝晨,增添了几分柔和蜜意。看似杂乱无章,实则井然有序的郢都城主街之上,一派生机勃勃。

远处绝尘奔来一个黑点,由远及近,众人见着是一人一马,马上之人,口中还喊着:“闪开,闪开,速速闪开。”

嘴里叨着包子、饼子等朝食,或者担挑背扛着一些货物者,皆着急闪避,还有推在车在青石道中行走之人,瞬间便将车推至道旁,歪歪扭扭的停下。

待那一马高头大马,离开许久,受到过度惊吓的众人方才回过神,交头接耳起来。

“哎,你们说出了甚大事了呀?”一位少年好奇的问道。

“是啊,马骑成这样,来不及瞧清上头的人,就飞过去了。”另一位方才险些被撞到的人,拍拍心口,心有余悸的说道。

一位年纪稍长,朝食铺子卖点朝食的老者,神情凝重,长长吁短叹的说道:“这样的情况,老丈见过几次,每回皆无好事。”

老者这话,将四周人的注意,都拉拢了过来。显然对于话中之意,十分好奇。老者心中长叹一气,虽有意以此吸引来客,可确是为真。

当下只能每日多赚些银财,好早做准备了。

只是可怜了这些个无辜又无知,且生机灵动的晚生啊。

......

那一骑绝尘者,至赵国王宫城外,勒住了大马的缰绳。

守将将士瞧着这人,一同乌丝如同群魔,空中乱舞着。衣裳亦不甚整洁,面容亦不甚清楚。欲上前拦住,来人拿出了一牌子,守城将士定睛一看,恭敬低下了头颅。

人渐行渐远之时,一齐守城的另一人,借机上前攀谈,道:“这人是谁啊?来头这般大?浑身上下不修整,一身气势却不低于你我。”

检查牌子的那位守城将士,此时的心口仍跳动不停,显然方才吓着了,他低声呵斥道:“那是宫中侍卫统领甲子大人,王最亲信之人,你不要命了,可不要带着我。”

问话之人,同样后怕不已。

至此,甲子经过的朝市、城门口,又恢复了原状。

赵王盍那处,却掀起了惊涛骇浪。

他不敢置信的问道:“甲子你方才所说,可是为真?”

甲子直面赵王盍,极为肯定的回道:“确是为真。去之时便听闻廉颇将军,年老体迈。亲眼得见后,方才得知,所述十不足一也。”

虽说心中早有了准备,赵王盍仍觉得受到了惊吓。甲子所说,口中蹦出来的每一个字,他赵盍都识得,可放在一处,为何觉得有些天方夜谭。

不放心的问了一句:“甲子如何得知,廉颇将军当真老了?”

甲子回道:“甲子赶赴长平之后,道出王命,前去关心长平战事,最重要的则是瞧一瞧廉颇将军的身子骨,是否能撑住长平战事。”

赵王盍闻言不住的点头,甲子所言所行,确是他所授意,并未问题。

甲子又道:“廉颇将军知甲子的去意,意在甲子面前展示自家老当益壮的一面。可惜天不遂人愿。”

接着将廉颇在甲子跟着特意吃了一斗米,十斤肉,披甲上马,弯弓耍剑,与年轻之时的矫健身姿无异。

赵王盍不愿在此时自毁将士心骨,毕竟廉颇十分得长平军士的人心,极是矛盾的问道:“既如此廉颇将军的身子骨,倒是极为硬朗的,想来与秦国之战,定会得胜归来。”

甲子听罢连连摇头,他道:“廉颇将军虽能,一顿饭斗米,肉十斤,披甲上马,然一饭三遗矢。”赵王盍一颗心瞬间凉透了。

赵王盍问道:“甲子可知有何人可与赵国一战?”言下之意,不言而喻。

甲子作为宫中侍卫统领,又是赵王盍的心腹之人。自不会那般没眼色,手也不会伸到不应该伸的地方,此时得赵王盍问,只是摇头。

赵王盍也未曾指望甲子能给出答案,方才不过是顺嘴问上一句而已,遂挥退甲子,欲一人冷静一会儿。

甲子即将退出政事厅时,复又抬眼望去,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

赵王盍见状,有些无力的说道:“甲子还有何话?一并说了罢。”

甲子道:“王,甲子当初在出城之前,便隐有听城中传闻,王可遣去听一听,或可解此中疑难。”

赵王盍点了点头,道:“本王记下了。”一副没放在心上的模样,不过一个传闻,哪里能解决他赵国当下的困难。

山不来就我,我便去就山。

赵王盍未曾放在心上的传闻,却愈演愈烈,甚至直陈其案头。

对于这则传闻,赵王盍总算是放在了心上,甚至有些后悔,未早些听取甲子的话,去探城中的传闻,如此,亦可早些解决。

将这则传闻摊在赵王盍跟前的人,此刻长跪在跟前,也教赵王盍有些难办。

案前下跪之人乃是一妇人,妇人则是传闻中那人的生母,此时正匍匐在地,求赵王盍放过其子。

赵王盍想着那则传闻,陷入了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