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战场上最不能低估的就是敌人的决心。
在溃兵收容完毕后,丧心病狂的清军指挥官又派出了今天的第四波冲锋队伍。在这支人数大约为一千多人的队伍的不懈努力下,东岸人最后的障碍物也被清除或破坏掉了。看着那些在熊熊火光中燃烧的木桩,双方都知道,接下来就是真正的攻城战了。为了获得这个攻城战的资格,清军这几天内一共损失了近两千名士兵以及三千余名夫子,让人不由得不慨叹烟台堡的这个弹丸之地的血腥程度。它就像是一个吞噬生命的怪兽、一个血肉磨坊,不断将投入进来的新鲜人类绞成各种各样的尸体,再是神经粗大的人面对这样的伤亡也不可能无动于衷的。
这些日子以来清军指挥官们是尴尬的,因为他们很可能还没能杀死哪怕任何一名东岸士兵,但他们却已经付出了两千人的伤亡代价。虽然死的都是炮灰,但大家脸面上依旧很是无光,而且对这场战斗的前景也从之前的较为乐观变得不是那么乐观了。这个小小的城堡到底还要投入多少人命才能够将其征服?这股人是从哪里来的?他们的火炮为什么打得这么远、这么准?炮子的种类为什么这么多、杀伤力这么大?没人能够回答。
很多人一想到他们甚至连一直在极为高效地杀戮着他们的敌人面孔都还没见到,他们就不由得沮丧起来。即便是那些担任督战队的满八旗、汉八旗战兵,他们这几天虽然没有死伤一个人。但士气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影响。
在连续发起四波攻势被击溃后,清军的士气也为之一挫。再加上时近中午,众人腹中都有些饥饿。双方便极有默契地停止了战斗。清军撤回了营寨,东岸人的大炮也停止了射击。天大地大,填饱肚子最大,东岸士兵们分批到公共食堂内就餐,那里有麦饼、咸鱼以及作为战时加餐的土豆烧肉。而军官和老资格的士官们则可以到军官餐厅内就餐,这里有新鲜的蔬菜,有从冰窖内取出来的驼鹿、狍子、野猪、大马哈鱼肉。有红酒和啤酒,甚至还有少量咖啡豆(仅限少尉以上军官取用),条件还是相当不错的。
至于他们的对手清军。因为是战时,因此他们也将得到一日三餐的良好待遇,不过他们的主食是掺了沙子的粟米饭、喂马的黑豆,另外还将有极少量的酱菜以补充盐分。而就这种东岸人看到后会将他们的后勤参谋送上绞刑架的粗陋食物。对那些投降的明军士兵而言。已经是不可想象的高级待遇了,他们以前可是连饭都吃不饱的。
就这样,战场上再次寂静了下来,寂静地似乎这就是一个普通的早春晌午罢了。
中午的时候,天空飘起了细密的小雪,北风也渐渐大了起来,不过这却挡不住烟台地区双方数万人之间火热的战斗激情。
吃过午饭后,清军便展开了新的攻势。显示出了他们急迫的心情。他们这次出动的兵力大约为一千五百人,扛着几架云梯。走在最前面的是一些刀盾手,他们举着厚厚的盾牌,这是为了防备弓箭射击,不过却防不住火枪发射的铅弹。
赞帕里尼所在的陆军第104连驻守在南城墙甲城楼处。这是一个不规则体的突出部,面积不是很大,去掉安放的六门火炮的面积,最多只能再容纳四百人。此刻陆军第104连也只派了120名火枪手上了甲城楼,此外这里还集中了挺身队第一大队第5中队的250名士兵。而在乙城楼上,则部署着104连的另外120名火枪手,以及挺身队第4大队250人。而在城墙正中段,兵力较为雄厚,除了150名补充连火枪手外,还有由挺身队一大队队长儒尼奥尔率领的3、6两个中队500人。
另外,一大队副队长裴钦则带着从芝罘岛军营抽调过来的7-10四个中队在城下待命,陆军第105连、八旗新军第1营、烟台炮兵连则在军营内待命。现在这个“小场面”还暂时用不着他们,他们只需要养精蓄锐以便随时有体力上城头进行轮战。
120名陆军士兵以排为单位安静地靠坐在城墙边,他们的连长茅德胜去了乙城楼指挥,这里带队的自然就是副连长高善了。高善在城墙上走来走去,不时透过城墙上方的观察孔看向城外的清军动向。这个城楼上的部队除了炮兵外暂时全部归他指挥,包括挺身队5中队队长高萃环带着的250人。
两门对着南方的大炮早就开始射击了。满头大汗的炮手们忙得不亦乐乎,不过脸上却带着轻松的神情,他们的大炮一如既往地在敌人阵列里制造着恐怖的杀伤。而挺身队的士兵们则有些紧张,他们的中队长高萃环正在训斥着那些因为害怕而身体僵硬的朝鲜士卒,而另外一些山丹人或者顺军老兵则用轻蔑的眼神看向那些脸色有些发白的朝鲜人,心里暗自嘀咕朝鲜人只配当军夫,当战士他们还不够格。
“他们上来了!高中队长,按照计划行动!”104连连副高善猛地大吼一声,朝高萃环下令。高萃环一听立刻开始给自己手下的小队长们下令,只见一个弓箭手小队(50人)立刻上前,他们将步弓从肩头取下,然后将弓箭搭上弦,对准右前方。
清军已经冲到了距城墙约一百米处。城头上的长管炮已经放弃对他们的打击转而继续轰击正前方,在那里第二波清军一千多人正潮水般地涌出土墙,似乎要进行连续不断的攻势。对着右前方的两门短管榴弹炮已经换装了葡萄弹,此时他们也无需瞄准或者费神修正弹道了,只需对准直射便是。
四散的葡萄弹打在清军的人群中,立刻便造成了不小的杀伤。一些倒霉的刀盾手连人带盾被整个劈开,血腥的场面让人震撼。但清军仍在继续冲击,他们已经进入到了五六十米的区域内,此时正面城墙上的朝鲜火铳手已经打响了自己手中的鸟铳,一些臂力过人的山丹弓箭手也拉开了步弓,将一枝枝重箭射向前方。
在他们射击后,两侧城楼上的挺身队弓箭手也纷纷将箭枝射向了城下。此时他们也无需瞄准了,事实上他们中大部分人的箭术都很差劲,很多人都是临时学习如何拉弓的,准头怎么样可想而知。但是清军的人群较为密集,他们只需将箭枝大略射向清军人群处,基本上都能有所斩获。
就这样,在三个方向六门榴弹炮以及约三四百名鸟铳兵、弓箭手的打击下,这股约一千五百人的清军在很快就坚持不下去了,还活着的人几乎精神崩溃地逃往了后方。他们在战场上前后遗尸近六百具,但换来的也只是刚刚有机会把云梯搭到烟台堡的城墙上而已。他们中的少数弓箭手进行了有限的反击,给城头上的东岸人造成了数人的微弱伤亡。伤亡如此轻微的主要原因还是防守的挺身队的士卒们都临时分配到了一件胸甲,清军弓箭手仰射而上的弓箭根本无法有效击破高强度弧面钢甲的防御。因此,只要不是被射中面门和手臂的倒霉蛋,基本不会有人在和清军的对射中伤亡,而这无疑极大地增加了挺身队官兵们的士气。
不过这也就是东岸人才能这么奢侈。要知道在这个时代,纯靠手工打制的盔甲的成本是惊人的,任何一只部队如果有两三成的人拥有铁甲的话就堪称精锐了。而这多半还是一些锁甲,如果是东岸这种轻便的全身板甲的话,在欧洲也只有贵族和骑士才玩得起,而且质量上还多半不如东岸人的。在这个时代,也只有东岸共和国拥有的强大生产力才能给前线士兵们配备上如此奢侈的装备,这就是科技的力量!清军必须用血肉才能填平的科技的力量!
战斗就是如此轻松!104连的副连长高善原本一直紧绷着的精神也略微放松了一些,任何冲到城下的清军都要面对左右以及前方三个方向的打击,而城下又没有任何能够隐蔽的地方,因此很快就死伤殆尽。东岸陆军甚至都没出手,光靠炮兵、挺身队的那帮刚刚学会射箭没几天的蹩脚弓箭手以及部分鸟铳手就将清军击退,实在是太轻松了。
第二波清军与溃退的清军迎头相撞,他们在狭窄的正面战场上顿时乱成了一团,被东岸炮兵们逮住机会一顿猛轰。在给予他们重大杀伤后,这两波清军干脆并做一波,一起向后溃退了,让城头上的东岸人看了哈哈大笑。
清军在这次攻势中前后共死伤了约六百人,而作为他们对手的东岸人的伤亡呢?除了五人被清军弓箭击中外(两人死亡),就只有一个因为使用了劣质火铳炸膛而重伤的士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