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余生请笑纳 > 第14章 先生上门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余生请笑纳

第一卷

第十四章 先生上门

014

三个人又开始了上午上山,下午在家读书绣花的日子。

大奶奶家不要久时去帮忙,道:“那么点田,要什么帮忙,几天就做好了。”

杏子绣的佛经没有多少字,几百个而已,但她很谨慎,每每洗过手,一坐就是一个时辰,到了四月上旬就绣好了。

她仔细地用布包裹收起来,不论什么绣品,都不能有一点脏,不能有一点勾丝,所以绣娘的手很重要,她现在只要上山就带着手套,睡前一定用自己制的护手霜涂抹。

面霜她做了200瓶,全是桃花霜,美白霜材料都集齐了,可惜没有多余的小瓷瓶。

护手霜的材料简单的多,她做了一大罐自己用,罐子不好看,但实用就好,暂时没打算卖。

小汪清的字已经写的能看了,虽然还是歪歪扭扭的。

“今天终于下雨了,可惜雨不够大。”

夏久时笑道:“多下几场这样的雨也行啊,今天一天都准备抄书。”转眼来这里快两个月了,做梦一般,三个孩子成了一家人,如今像亲人一样。

“久时哥哥,下午我们还捞鱼好吗?”

“看你今天的表现,中午我要检查书背的如何,字写的如何。”

“我知道了,我现在就背去。”三字经已经背的差不多了,只是后面的有些磕磕碰碰。

家里养了20多小鸡,加上原来的六只大的,每天喂鸡是小汪清的事,喂蚯蚓的鸡就是不一样,五个老母鸡基本都是一天一个鸡蛋,小鸡也是一天一个样。

空间大坛子里已经存了100多个鸡蛋了,杏子打算下次去县城多买一点,明年这个时候鸡蛋10文一个也买不到。

院内院外的菜地都养的挺好,如果能一直这样下去就好了。

杏子绣起了帕子,还有十几张帕子没有绣,三五天就行了。

院门被人敲响,这时候谁过来了?

院外停着一辆车,原来是王秀才夫妻俩,落水后第二天久时带了20个鸡蛋和一条肉过去看了,确实如杏子说的,肺里有些积水,人有些受寒,休息这些天已经好的差不多了。

“王先生,王太太,快请进来坐。”

几人刚进门,夏久时就从房间出来:“先生,您怎么来了,好些了吗?师娘来了?”

王太太万分羞愧,后来的大夫跟她说,实实在在是捡来了一条命,已经死了好几分钟还能活的人,整个大启都没有,真是遇上了贵人。

而她还把贵人的手咬伤了。

“没事了,久时,这次幸亏遇上了你,不然为师就没命了。”

“去年我在山上无意中救了一位老大夫,他教了这个法子,溺水的人只是一时间断了气,但如果不及时排了胸腔里的水,再度气给他,人也就没了,先生,你那天确实凶险。”

“是啊,如果那天没了,你师娘带着两个孩子如何过?”

王秀才三个孩子,大儿子16岁,二儿子13岁,小女儿才8岁,前年母亲走了,家里这两年才好一些。

“先生福气在后面呢,杏子,你去做两个菜,今天请先生师娘在这里吃饭,不过是素菜。”

“哎,你陪先生用茶。”

杏子整了四菜一汤,煮了大米饭,师生两个谈的兴起,王秀才又考了夏久时的学业,如今的他比之前不知道强多少,字也漂亮许多。

一家三口,大的才14虚岁,小的才6岁,一边劳作一边苦读,真是让他心疼的不知道如何是好。

“久时,你得在家守孝一年,明年三月份刚好县试,接着府试,你肯定能行的。”

“先生明年考吗?”

“乡试在后年,为师肯定要去的。”

王秀才走时,杏子拿了两只野鸡给他们带回去,当然他们也带来了礼,是他自己抄的四书五经,也很是珍贵,刚好是夏久时要用的。

“我今天也给先生提了醒,说天气太反常,粮食还是多备点,不过先生有些不以为然,说今天就下雨了,刚好春耕春种。”

杏子笑:“久时哥哥,你提醒的时间不对,刚好今天下雨,不管怎样,你该做的做了,真正的大灾是明年,过几个月你再提醒一次。”

夏久时点点头:“我知道,只能悄悄的提醒,万一知道的人多了,引起恐慌,我就得做牢了,我去看会书,等下带你们出去捞鱼。”

“久时哥哥,我今天就不去了,你等下去四爷爷家多买几个竹匾,不大不小的那种,背篓也买几个。”杏子扬扬手中的帕子,“这个绣好,我打算去地边把玉米种了,从大奶奶家拿了不少的玉米种。”

“行,回头我自己把鱼打理好拿回来。”

院外的菜地主要种的是红薯土豆,小部分是蔬菜,杏子把院子四周的荒地也没有放过,各种各样的蔬菜都种了不少,到时候可以晒成菜干。

菜地边的河沟两个人趁早晚时间掏大掏深了不少,成了一个天然的蓄水池,半下午雨就停了,夏久时去村里夏老四家买来了许多竹制品,接着带清儿拿了鱼网木桶出了门。

夏老四家的手艺真正好,竹编相当好用,这次买了不少,也收了一些筐进了空间,等蔬菜上市,要晒的东西就多了。

杏子一个人在地里,玉米种的很快,她每天都抽空打理,地里也没什么草。

八年的时间还是有些久,她努力回忆着上辈子的一些事,其实上辈子的这一年她也只在村里住到夏天,明年五月就跟沈家去了府城。。

对了,明年春沈家几个少爷带着家丁去东山打猎,听说在断石涯下找了好几个人参,其中最大的已经百年,就在夏家村的东山上。

这一个月,她和久时哥哥去的都是西山,因为西山方便,且不用进村。

杏子的小手激动的颤抖起来,人参多么珍贵,她已经迫不及待地想告诉久时哥哥,明天就去,既然知道具体位置,应该很容易找到的。

买了人参,明年春趁价格低的时候去府城买一个大庄子,府城吴家的庄子离城门口只有十几里路,赶骡车不过一刻钟,那个庄子好像明年四月份就开始卖,直到六月份才被沈家买了,到处大旱,地不能种,价格压下来许多,原本值2000多两的庄子,最后只卖了1200两。

可就是卖了人参也没有1200两呀,家里现在只有8两存银。

1200两不是那么容易存的,但那个庄子真的好,如果买了那个庄子,久时哥哥和清儿读书就可以天天早出晚归,不用住城里。

还是得多绣东西,多备粮食,仔细筹谋应该差不多。

那个庄子有一百多亩田,二三十亩荒地,最好的是有两个小山头,沈家就是在那里种药材,她和师傅有一半的时间住在那里。

庄上有六七家庄户,二十多个人,都是勤劳朴实的人,如果要买那个庄子,回头就得多备些陈米碎米,沈家接手的时候,那些人一天只吃一点粗粮,人已经饿的差不多了。

最主要的,是不是刚好可以把师傅一家一起买下来?

师傅一家是不是就是连庄子一起买的,她现在不是很清楚。

庄上最好的就是有好几个井,庄外的大山于庄内的小山是连着的,生生地围了一个高高的院墙,但山上有山水下来,庄里形成一条不大不小的河流,最干的时候听说河底还有点水,井也没有真正干枯。

不过也仅仅是二十多人勉强喝用,地是种不成的,最多只是庄户用过的水种了一些菜。

淮北府常州府干的最厉害,今年秋逃荒的人就多了,大多往京城跑,淮南府也干的很,但今年还能收一茬,下半年基本不能种什么了。

夏家村人听说是明年春逃的荒,沈家是明年四月去的淮南府,淮南府虽然没有干透,但用水也特别紧张,六月份主子们基本都下了江南,只留下了一部分人,包括她和师傅。

真正好一些要到后年秋,也就是两年没有任何收成,死的人不计其数,好在衙门尸体处理的快,两年多的灾年,瘟病的地方不多,且很快压了下来。

瘟病方子她还记得,对了,那方子上的药得多备点,好在药不贵重,很平常的药,苍术桔梗细辛附子,如何配她都记得。

金银花和菊花多喝些好,回头得多配些简单的解毒丸,成本小,一个村的人总不能不管,何况还有大爷爷家,久时哥哥是夏家人,整个夏家村二十多户基本都是一个族,他不可能丢下他们独自逃生。

更何况,大灾年,到处是流民,三个孩子没有族人,被吃的骨头都不剩。

每天早上的练功一定得坚持下去,清儿如今身体也好多了。

杏子再一次为自己及时来夏家感到庆幸。

晚上煮的是稀饭,粮食还是要省点,炒一碗干笋丝,一碗青菜苔,清儿另外一小碗卤猪肝。

自家天天是一日三餐,已经比村里人好了许多了,来到夏家,粗粮都没吃过,日子好的跟做梦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