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一点一点过去
以原始宇宙,以苍茫无尽的宇宙海为蓝图的背景下,时间是最为渺小的东西。
一个纪元的流逝甚至还比不上地球上普通人类生活的一毫秒。
转瞬即过
毫无感觉
曹兵的野心很大,在宇宙海的远古时代,成为真神一共有两种路线。
第一种那便是较为普遍的走法则路线。
将法则感悟到极限,然后从中领悟到属于自己的宇宙法则,走出自己的流派。
第二种则是神力路线,之前提到过一共分为四个层次。
三万倍到六万倍,便是第一个层次。
六万倍到六万倍便是第二个层次。
九万倍到无限接近于十万倍是第三个层次。
而最后一个层次则是十万倍生命基因层次,也是最强大最圆满的层次,一旦达道真神便可以返本归源,回归真正的原本生命。
在原着里罗峰就是以十万倍生命基因层次达到的真神级别。
实力恐怖一出关就几乎达到了横压无敌的程度,甚至在突破的时候牵引来了至高法则的降临。
当然罗峰这家伙在成为真神的时候其对法则的领悟程度也达到了相当恐怖的层次,只不过对方没有采用法则路线突破而已。
对于十万倍生命基因层次突破真神,曹兵自然是相当渴望的。
只不过曹兵的野心远远不止于此。
既然这世界上存在着两种突破到真神层次的路线。
曹兵觉得法则路线未必就比神力路线差到哪里去了。
就比如神力路线还分成了三六九等四个层次。
法则路线估计也大抵如此。
众人以神力路线突破成为真神层次,估计也就如神力路线的第一个层次一样。
因此才显得法则路线的赢弱。
曹兵的野心便是早参破法则路线的真谛。
单纯将法则感悟参悟到极限不够的话,那就继续参悟。
直到突破十大法则的极限。
毕竟十大法则也只是在原始宇宙框架下的法则。
在原始宇宙之上还有着法则的延伸。
又或者称之为规则之力。
毕竟永恒真神层次不就是要求领悟出一丝宇宙本源奥妙,悟出规则本源之力。
罗峰突破的时候至高规则还降临可不是吗!
法则的本质不够高那就一窥规则的韵律。
十大法则不够全面那就尝试领悟更多的法则之力。
金、木、水、火、土、风、雷、光、空间、时间、生命、毁灭、力量、速度、灵魂等等皆有其对应的法则。
曹兵想做的是将这些法则领悟到去神力路线的十万倍基因层次那边。
当然这还不是全部此外还有意志这才是曹兵修行的根本,也是曹兵最为强大的力量。
他的刀心之力已经达到了极为恐怖的层次,全力施为之下甚至可以达到永恒真神的层次。
甚至有那么一线希望斩杀永恒真神。
但是这还不够,意志化圣才是曹兵的最好追求。
没错曹兵并不打算以任何单一的路线去突破真神。
他打算神力,法则,意志三种方向同时晋级。
当然曹兵也很清楚以这种方式晋级真神极难极难。
但是曹兵并不着急。
毕竟现在距离这一轮回时代结束还有着无比漫长的时间他有着足够时间去一一修行。
至于界兽危机哪怕曹兵不去处理还有罗峰那家伙在。
根本不用曹兵去操心。
就这样时间一点一滴的过去。
前一千个纪元
人类诞生出了第三位宇宙最强者,彭工之主成功晋级,成为了彭工真神。
同时曹兵的体内世界之中也诞生了第一批能够自我繁衍的生命。
虽然这些生命尚且还极其渺小,哪怕是成年后也只有着学徒五级的实力,但是这也依旧是曹兵的突破。
第一万个纪元
随着人族的疆域持续扩大,原始宇宙之中人族早就成了最强大的霸主,剩下的几大巅峰势力早就让出了最核心的区域跑到了宇宙边缘苟延残喘。
人族没有继续压迫他们的生存空间。毕竟那么大的疆域也需要开发利用。
而随着人族势力的快速膨胀再加上曹兵等人带来的巨大利益,人族强者的诞生速度也快速提升起来。
仅仅一万个纪元就诞生了两位宇宙之主让人族愈加强大。
同时曹家,罗家这些地球势力也在逐步的发展。
曹兵的妻子南心正式成为了一名宇宙尊者,让曹兵格外惊喜。
唯一可惜的是曹兵的几个孩子修行速度慢了一些,如今还只有不朽层次,最强大的一个也只有封王级不朽。
距离成为宇宙尊者还差了些。
第一百万个纪元
人族宇宙之主持续增多唯一可惜的是并没有宇宙最强者的诞生。
同时曹兵体内世界之中被他所创造出来的生灵也愈加强大,最强的一批种族潜力已经达到了行星级。
曹兵对法则之力的参悟再次得到了突破,尤其是时空法则,已经达到了一个不可思议的地步。
甚至曹兵单一时空法则之力就可以轻松的将彭工真神这种普通真神玩弄于股掌之间。
第一百五十万纪元,人类族群诞生了第四位真神-黑暗真神。
第一亿个纪元人族第五个真神诞生。
荒鉴真神
与此同时曹兵对法则之力的研究和对神力路线的研究双双突破。
唯有刀心之力进境仍然缓慢。
第七亿纪元,人族东青之主和罗峰的弟子火穹双双突破成为真神。
而曹兵的研究缺陷入了瓶颈。
最终曹兵选择改变方法不再一味地闭关研究,而是分化无数分身走遍原始宇宙以及宇宙海的各个角落寻找那一丝感悟。
同时曹兵宣布自自当日起每一纪元开启一次讲道,任何种族达到不朽级以上的强者都可前来听道,每次讲道维持百年。
同时任何种族的不朽级强者都可将自身对修炼的见解,困难提交给曹兵。
没错曹兵打算以万族之道完善自己的道。
既然原始宇宙演化万族那么万族强者所参所悟当有所不同,哪怕及其细微皆是所得。
不应该因为个人实力而忽略。
万族之道或有所长或有所短。
各补其长短当有所得。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