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都市言情 > 无敌山村小农民 > 第七章:老弱病残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安叔应声从房间里走了出来,他那这一杆烟枪,轻轻的敲着里面的烟草灰烬,“小辰,你怎么这么快就回来了?”

杨辰急忙从怀里拿出那个小袋子,然后从里面拿出了一大叠的毛爷爷,直接放在了桌上,“安叔,十万块我已经拿回来了,不能嫁安晓了。”

“我的天。”安婶一屁股直接坐在了地上,她拿见过这么多钱啊,一张张放在桌上,一大推的毛爷爷,直接让她吓了一跳。

“杨辰哥,你真的把十万块拿回来了!”安晓兴奋的扑进了杨辰的怀里,像一只柔软的小妖精一样。

就连安叔都安奈不住情绪了,他颤抖着手里的烟枪,赶忙说道:“小辰啊,你这钱是哪来了的,可不能为叔做犯法的事情,我一老头子死了没事,你还这么年轻,我不能毁了你的大好前途。”

杨辰摆了摆手,道:“放心吧叔,这笔钱是我爹妈留给我的东西,然后被我带到县城里去给买了,这钱都是干净合法的。”

杨辰这么一解释,安叔和安婶顿时没了话语,杨辰他爸妈在世的就是沿山村的村支书,特别是他爸,还上过大学,可惜的就是走的早,不过能留下点东西,也不值得意外。

“可,这是你爹妈留给你的钱……我怎么好意思用……”安叔叹了一口气,表情尽是复杂。

“安叔,钱是死的,人是活的,钱没了还可以再赚,你就不要在推脱了。”杨辰笑着说道。

“真是……好孩子。”安叔惭愧的低下头,那表情复杂的很,可以看出他对杨辰的感激,还有那一抹愧疚。

杨辰傻傻的笑了笑,然后说道:“安叔,安婶,这来往县城的赶,困死了,我先回去睡觉了。”

说着,杨辰便离开了这儿。

安晓看着杨辰离去的背影,眼中闪着一抹异样的情绪,是柔情,是爱慕,是青春。

而安叔和安婶则是将目光看向了桌上的那堆钱,特别是安婶,则更是如临雷击。

不过,杨辰并没有看见,此刻他已经倒在了床上,之前还没有困意,可是将钱带回来之后,杨辰便像是死猪一样,直接瘫在了床上。

等到他醒过来的时候,太阳已经从东方升起了,天地间一片明亮,杨辰忽然闻道一股香气,随后从床上下来,正看见桌上放着一碗热气腾腾的面条,想都不用想是,肯定是安晓准备的。

稍稍深吸了一口气,此刻肚子也是饿的咕咕响,于是便三五下解决掉了。

出门的时候,安叔还有安婶都已经下田里干活了,毕竟要养活这个家,只能靠那几亩田了。

杨辰看了一眼葫芦,里面的灵液恢复了一点,只是不多,但总算是有些恢复,只要时间长了,自然就会积累成多。

完成了一件大事,杨辰也没有什么事了,便出了门,在田间小路开始转悠起来,山里的清新空气比县城的实在,空气中都带着一股甜味,一排排田地鳞次栉比,绿意孟然。

转过弯儿,杨辰看见了正吃力背着一个木篓的郑大爷,朝着田地走去,郑大爷是村里的一个留守老人,有一个儿子,媳妇难产死了,儿子现在在外面拼搏,就逢年过节回来一下,他以前当过兵扛过炮,还杀过鬼子。

因为打仗的时候,腿脚烙下了毛病,便留在了村子里,这一呆就是二三十年,除了在外打拼的儿子,可以说是无依无靠,儿子也想过接他出去,但郑大爷就是一个执拗的脾气,不愿意动。

眼看着郑大爷步履蹒跚脚步不稳,杨辰急忙扶助了郑大爷,道:“郑爷爷,有什么事儿你喊我一声就行,你腿脚不好,万一摔着咋办。”

郑大爷笑呵呵的说道:“小辰,你也太小看爷爷了吧,想当年我杀鬼子的时候,那是炮火连天,咱们排三十多名战士……”

“好好好,我知道了,郑爷爷你们当年是英雄……我先帮您把这个背上去吧,你歇着点。”杨辰赶忙阻止讲下去,因为老人一讲到这个就放不下,要是放任他这么说下去,一天都不够他说的。

“哈哈哈,你个小娃娃。”郑大爷笑了起来,然后跟着杨辰一起去了田里。

山里其实并不适合用种田,山里土壤碱性高,种出来的粮食产量也差不多就够自家吃的,挑到镇上去买的话,得组织大伙一起,大家都拿出粮食来卖,这才能勉强赚一点生活费。

可这样根本赚不到什么钱,村里大部分人的条件都不比安叔家好,甚至不少人家里条件比安叔家还差。

忙活了一早上,杨辰总算是将地里施上了肥,随着初夏的太阳,此刻他正擦着汗站躲在树荫下乘凉。

“小辰啊,这次多亏有你了,来颗梨吧。”郑大爷从一旁拿过一颗梨,递给了杨辰,

“谢谢郑爷爷。”杨辰接过去大口吃了起来。

“小辰今年十八岁吧?”郑大爷笑呵呵的看着杨辰问道,

“嗯。”杨辰点了点头。

“像你这么聪明勤劳的娃,不上学可惜了,不过咱们沿山村穷啊,自家娃都供不起。”郑大爷垂头丧气的靠在树下,叹了一声。

杨辰摆了摆手,道:“郑爷爷,读书也不是唯一的出路,咱们这边山好水好,山货也不少,就是没发展起来。”

“是啊,咱们这里确实是一块风水宝地,只可惜你父母走的早,那时候他们也是励志想要带领你咱们脱贫。”郑大爷叹了一口气,又道:“不说这个了,还有李大娘那一块田没施肥,她年纪大了,子女也不再身边,咱们帮衬一下吧。”

杨辰点了点头,他眺望了一下正片稻田,沿山村哪都好,就是不太适合中水稻之类的植物,没有江南水乡那些土壤肥沃的地方的好。

不过,经过施肥,自己吃在屯一点是够了,可这也只是勉强够了,一整年下来的亩产,还有没有别的地的一季的多。再说种田是一个累活,留下的都是一些老弱病残,青壮年都出去打工了,总的来说还是太穷了。

最快更新阅读,请访问 请收藏本站阅读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