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都市言情 > 长在春风里 > 第1章 请回答2002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2002年的六月,一个注定让人疯狂的夏天。

中|国队小组出线,杀进了韩日世界杯决赛圈。

这是中|国男足,历史上第一次杀进世界杯决赛圈,一时间举国欢腾,仿佛中|国足球即将崛起,走向巅峰。

在这个火热的夏天,作为球迷的陆远,也松开了青春的尾巴,正式从大学毕业,回家待业。

他们白天听着周杰伦的《爱在西元前》,哼着嘿嘿哈嘿的《双截棍》,晚上喝着啤酒,看着韩日世界杯,无时无刻不替中|国足球捏着一把汗。

尽管在世界杯征程上,神奇教练米卢不再神奇,没有挽救住国足的颓势,中|国男足连番失利,气得陆远他们边看边骂娘。但骂归骂,始终不影响陆远他们对中|国足球的热爱,不影响他们对中|国队的脑残。

用陆远的话讲,“门神卡恩真牛逼,罗纳尔多是我的偶像,但老子永远支持中|国队!”

……

……

当比赛进行到了1/8决赛,中|国男足也已经早早回家,世界杯的热度稍稍降了点温。

算算日子,陆远大学毕业后,也在家待业了足足半个月。

今天他一早就起床,老妈给留了早饭,还写了纸条,让他今天出门的时候记得把熨好的衬衫和西裤穿上,不要总穿着拖鞋T恤大裤衩。

因为今天是陆远去“杭三棉厂”报道的日子。第一天报道上班,要穿得正式些,稳重些,不要给领导留下轻浮不务正业的印象。

杭三棉厂,全称杭州第三棉纺织厂,是杭州的国营棉纺厂之一。论历史悠久,杭三棉厂比不了杭一棉厂,杭一棉在建国前就已经是杭城最大的纺纱厂,后来公私合营后进行扩建和增机,才有了杭一棉的规模。

论纱线和胚布的产量,杭三棉厂也比不了杭二棉厂,毕竟杭二棉厂光是车间量和建厂占地数,就是杭三棉的两倍之多。

但杭三棉厂也是老牌的国营棉纺织厂。九十年代那会儿,杭三棉还因为引进气流纺纱技术,增设了气流纺车间,成为全省纺纱行业的科技创新标兵。一时间,风头还盖过了杭一棉、杭二棉。说起这个,杭二棉的人腰杆子挺得特硬气。

尤其是在浦沿这边,杭三棉绝对算是一顶一的大型国营厂,很多人削尖了脑袋想往里进,都不一定能进来。要在90年代那会儿,在杭三棉上班的,绝对不愁找对象。

小时候陆远经常听人说,一辆二八大杠,一件杭三棉的工服,啥样的姑娘都娶得上。

陆远的爷爷也是老“杭三棉人”,在陆远三岁那会儿过世了。他老爸陆青山是接替了他爷爷的班进了杭三棉,成为了一名光荣的、有正式编制的国企人。他老妈虽然没有杭三棉的国企编制,但自从嫁了他父亲之后,厂里就给解决了工作,安排在了杭三棉厂下属的劳保用品服务站上班,虽然是临时工,但工资和补贴什么的,从来没少拿,关键是在劳保用品服务站清闲的很,陆远从小到大就没见他妈是晚点下过班的,更别提加班这种事了。

作为杭三棉的子弟,陆远的幼儿园读的是杭三棉子弟幼儿园,小学是杭三棉子弟小学,小时候感冒发烧生了病,他都没进过市医院,基本都是在杭三棉自己的医院解决的。

就像他父亲陆青山讲得,一天是杭三棉的人,一辈子都是杭三棉的人,生老病死,杭三棉都给解决了。

虽然说现在响应中央号召,很多国企纷纷都在改制,什么子女接替父辈上岗继续铁饭碗这种好事,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但在陆青山这种老国企人看来,外面世界再好,也没有在杭三棉这种国营厂里稳当,有保障。

所以前些日子,陆远大学还没毕业,陆青山就找了车间主任帮忙,托了厂人事办主任的关系,想把陆远招进杭三棉厂来上班。

作为杭三棉的子弟,又是堂堂大学毕业生,陆远的工作还是很好的得到了解决。

等了半个月,也就是昨天,厂人事办终于来电话了,让陆远今天一早带上材料,来厂人事办报道,办理相关入职手续。

虽然不是国企编制,但走的杭三棉正规流程入职,属于正式合同工。工资、补贴、保障什么的,一样不都不少。

陆青山也觉着时代变了,要是当年,儿子大学毕业进杭三棉纺厂,那就是国家干部了。现在倒好,成了合同工。他打心眼里想让儿子将来也接了自己的铁饭碗,但国家政策已经不允许,那只能曲线救国,先让陆远进杭三棉再说,至于其他的,等以后再想办法了。

对于父亲的安排,陆远倒也不太抗拒。这半个月他跟几个大学死党天天约着夜里看球,对他们几个近况也是了解的。

像潘大海还好,反正过些日子就回北京啃老了。马佐治投了半个月简历,都是石沉大海没有消息,所以暂时为了省点钱,只能继续住在学校宿舍里,等着学校什么时候赶了再搬。

邵刚倒是找了份工作,岗位也挺好听的,叫什么储备干部,但是家私营公司,有三个月的试用期,除了工资八百,啥也没有。邵刚每月交了房租,估计一日三餐都要省着点吃了。如果像他在学校的食量,陆远都已经做好了时刻接济他的准备了。

至于高思悦那丫头,陆远摇摇头,算了,不去想她了,自从毕业那晚喝大了哭过闹过之后,这妮子就再也没有音讯了,白瞎大学几年当她是好兄弟了。

……

吃完了早饭,陆远换了老妈早就熨好的衬衫和西裤,又照着镜子拿着摩丝梳了个时下流行的贝克汉姆“胭脂鱼”发型。

他经常运动身材保持得适中,一米七八的个头,皮肤白皙,这么一捯饬,还真有几分小帅。

厂人事办约得是十点,时间不早了,他去房间里拿起资料袋,匆匆下了楼。

他们家的房子是杭三棉厂早期的福利分房,在杭三棉厂家属楼二区,虽然都在杭三棉厂的范围,但杭三棉厂大啊,现有职工算上厂办下属各个单位的工作人员就足有三千多人,厂区占地面前就占了十五万平方米,这规模都可以媲美一个小型乡镇了。

所以陆远从家属楼二区到厂人事办,要先骑车穿过杭三棉厂的生活区进入工作区,光是骑自行车都要十几分钟。

陆远骑着二八大杠,穿梭在林荫遮蔽的小道上,路边的理发店里循环着《爱在西元前》、《双截棍》还有《半岛铁盒》,没有办法,周杰伦实在是太火了。

到了厂区门口,跟门房秦大爷打了招呼,都是杭三棉厂的子弟,秦大爷也认识陆远,直接开了伸缩门放他进去。

厂办大楼他知道怎么走,进了厂办大楼稍稍一打听,就找到了厂人事办的办公室。

在三楼。

办公室门上的门牌标着“厂人事办(一科)”,昨天打他家里电话说的报道地方,就是厂人事办一科。

陆远敲门进了办公室,发现这是一间四个人的办公室,都是厂人事办的工作人员。人事办主任有独立办公室,不跟这儿大众办公。

接待他的是个戴着眼镜的女人,大概三十七八岁,是厂人事办一科的科长,叫戴红梅。陆远将自己的材料交给了戴红梅。

戴红梅简单地翻阅了一遍他的资料后,说道:“小陆,是吧?今年我们杭三棉的招新名额都已经定额完了,不过你也是咱们杭三棉的子弟,咱们人事办吴主任也亲自交代过,所以临时又给你增加了一个名额。”

陆远知道这女的说的这些都是场面话,不过昨天老爸老妈在家里千叮咛万嘱咐的,不要得罪人,所以嘴上还是不迭地说着感谢,辛苦戴科长的漂亮话。

“原来你是杭师院毕业的?”戴红梅看着陆远的简历,诧异地看着说道。

陆远一听这话,问道:“戴科长也是我们杭师院毕业的学姐吗?”

“我倒不是,呵呵。”戴红梅被陆远这小嘴甜的微微一笑,态度变化了不少,说道,“只是今天早上听咱们人事办吴主任说起,你们杭师院的一位学长,搞了个互联网公司,昨天他来咱们杭三棉厂的销售办,说是让我们杭三棉厂在他们那儿花钱开通个什么信通,以后纱线和胚布也放到网上卖,愣是把销售办的郑一鸣主任给说糊涂了。小丽,你们年轻人懂那个互联网,郑主任说那个公司叫什么来着?”

戴红梅对面是个一脸雀斑的年轻女孩,手上正翻着一本《知音》杂志,听戴科长一问,想了想,回道:“吴主任说那个公司叫阿里巴巴,听着跟四十个强盗似的,咯咯,那个人说让销售办花几千块钱去他们阿里巴巴网站注册个诚信通,以后在他们网站上卖咱们杭三棉的胚布和纱线,咯咯……咱国营厂的产品哪里要这些销路?我看呀,销售办的人不把他当骗子才怪!”

“阿里巴巴?互联网公司?我知道您说的是谁了,我们这位学长是我们杭师院的风云人物,读书那会儿是我们杭师院的学生会主席,还是杭州市两届学联主席,在我们杭师院可有名了。”

陆远虽然目前对互联网的了解,仅限于去网吧打会儿星际,上聊天室里偶尔天南地北海侃一番,但现在网费死贵,他上网次数也不多,前几天马佐治跟他说有款游戏叫《传奇》,超级好玩,他倒是有过念头,奈何兜里没啥钱。至于戴红梅说得这位学长,他听说过,也听导师讲过,陆远对互联网涉入不深,但是对这位学长读书期间的传奇经历却是极度佩服的,尽管他不知道他这位学长,将来可是一遇风云便化龙的人物。

“看来你们杭师院都出能人啊,这样吧,小陆,”戴红梅在陆远的简历上轻轻拍了拍,说道,“你的人事档案呢,今天就会给录入进咱们杭三棉厂,你明天去销售办报道,好好发挥一下你大学生的优秀才干,争取早日成为咱们杭三棉厂的销售骨干!”

“啊?”

陆远微微一诧,暗忖,昨晚老爸不是说走了关系,让我去后勤办吗?怎么又变成销售办了?

不过既然人事办都这么安排了,显然不是他现在能更改的,只有晚上等老爸下班回家了,再问问情况了。

不过陆远觉得,去后勤办也好,去销售办也好,无非都是个岗位,到哪儿不是上班。

随即,他站起身来,捋了捋有些褶皱的衬衫,冲戴红梅点了点头,道:“谢谢戴科长的关心,我会努力的。”

“好,我这就给办相关手续,小丽,你别看杂志了,告诉小陆,表格怎么填。”戴科长将几张表格交给了陆远让他填。

很快,填完了表格,办了相关的入职手续之后,陆远看了看时间,快到午饭点了,反正明天才开始正式上班,不如约上邵刚、马佐治他们搓顿午饭,庆祝自己成功入职杭三棉,顺便帮他们几个改善一下伙食,貌似几个人里,就自己这个本地人过得比他们几个富裕点。

随即,他跟戴红梅打了招呼,先行离去。

陆远前脚跟一走,一脸雀斑的小丽就把办公室门赶紧关了,走到戴红梅身边,低声问道:“科长,主任昨天不是交代,让这个新来的大学生去后勤办报道吗?怎么就改去销售办了。这虽然都是入职,但是去的地方不一样,差别可就大啰。”

“就你聪明是不?我能不知道后勤办日子清闲油水足?我能不知道销售办整日东奔西跑,早出晚归?”

戴科长白了小丽一眼,皱着眉头说道,“早上关副厂长特意打电话,让把后勤办的名额留出来,他外甥女今年也在咱们招新指标里。懂了吧?”

“关副厂长的外甥女?”小丽轻轻捂了一下嘴,窃笑道,“那只能说这陆远运气不好,跟领导家的孩子排一批了。不过科长,这次销售办的名额人选不是已经定了展鹏飞吗?”

戴科长说:“销售办这种地方,再增加个名额,也没人盯着,郑一鸣不是天天喊着要增加人手吗?正好遂了他的心愿,回头让他请咱们一科的人下馆子。”

“那敢情儿好,”小丽一脸小雀斑笑得都成麻子脸了,在人事办就这点好,谁都要给二分面子,哪怕是郑一鸣这种销售办的主任。

不过她还是有些疑惑,问道:“科长,往年如果人排不了,都会往下属单位安排的啊,不行就给这陆远安排去食堂或者劳保服务站呗,反正都是安排。”

戴科长又把陆远的简历拿出来翻了翻,递给小丽,说道:“这么好的大学生,你往食堂送,给你们一群中专毕业的打饭打菜啊?你想什么呢?再说了,这小陆长得干净利索又精神,小嘴甜巴巴儿的,我看就是块做业务的好料子。断了人家去后勤办的肥差,就挺不仁义的。总不能还把人小伙儿往绝路上赶吧?去销售办,就这么定了!”

“嘿嘿,成,科长说的是,你看,跟在科长身边,我又学到了做人做事的道理。”小丽笑得灿若鲜花,不迭恭维着。

此时,陆远骑着自行车出了厂区,到了门卫室停了下来,对门房秦大爷招呼道:“秦大爷,我借个电话使使!”

“使吧”秦大爷摇着蒲扇,伸了伸手。

陆远进了门卫室,准备给邵刚、马佐治他们打个电话,约着吃午饭。打开电话匣子正要拨号,发现桌上有份今天的《杭州日报》,第一版面的标题上醒目地写着:我国第一批“80后”大学生即将迈出校门,80后,来了!